1945镜刻山河
1945镜刻山河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1945镜刻山河 > 第44章 镜语烽烟

第44章 镜语烽烟

加入书架
书名:
1945镜刻山河
作者:
林江桥
本章字数:
5030
更新时间:
2025-07-02

第44章 镜语烽烟

夜色如墨,重庆城郊的废弃戏院在风中摇晃着残破的门窗,仿佛随时会崩塌。

李铭蹲在戏台中央,将一堆干柴点燃,火苗“噼啪”作响,跳跃的光影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他摊开随身带来的地图与旧档案,目光游移间落在那半块青铜镜上。

镜面冰冷,却仿佛蕴藏着某种温热的记忆。

随着火光映照,镜面突然泛起涟漪般的波纹,影像缓缓浮现——

硝烟弥漫的战场,血迹斑斑的土地,两个年轻士兵并肩而立,背靠断壁残垣。

一个正是年轻的李明远,另一个则是个陌生面孔,眉眼坚毅,眼神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如果我能活下来……”画面中的李明远声音沙哑,“我一定要回去,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白白牺牲。”

“那你得先活下去。”另一人低声回应,将手中的铜镜掰成两半,“一半给你,另一半……留给我自己。”

画面骤然一转,枪声大作,敌军冲锋的呐喊声仿佛穿透时空扑面而来。

两人迅速分开,各自投入战斗。

子弹横飞,血雨腥风中,那个陌生青年被一枚手雷炸倒在地,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襟。

他的手仍紧紧攥着半块铜镜,目光却望向远方,似乎穿越了时间,凝视着此刻正死死盯着镜子的李铭。

画面戛然而止。

李铭猛地喘了口气,心脏狂跳不止。

他低头看向手中的半镜,心中翻涌着难以抑制的情绪。

“陈守仁……”他喃喃自语,终于明白爷爷当年为何只字未提这位战友的名字。

翻开手中那本尘封的战场日志,纸张己经泛黄脆裂,但那一行字依旧清晰:

> “1945年8月16日,第三集团军第七师第十五团,在渝东防线击退日军最后一次大规模反扑。伤亡惨重,阵亡将士共计三十七人,其中士兵陈守仁于掩护撤退时壮烈牺牲,遗物中含半面铜镜。”

李铭的手指微微颤抖,脑海中浮现出爷爷坐在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讲述那段战争岁月的画面。

但他从未提及过陈守仁这个名字,也从未说过铜镜真正的来源。

“原来如此……”他低声道,“你们用命换来后人的安宁,可你们的名字却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小敏在一旁默默看着,轻声问:“你想做什么?”

“我要让更多人知道他的故事。”李铭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是我爷爷的战友,是这场胜利背后无数无名英雄的一个缩影。”

话音未落,一阵刺鼻的烟味猛然窜入鼻腔。

“糟了!”老赵脸色一变,冲到窗边一看,外面火光西起,浓烟滚滚,隐约可见数个身影在火光中来回走动,手持武器。

“沈九爷来了。”李铭咬牙,迅速将铜镜收入怀中,“他们不会让我们就这么离开。”

“现在怎么办?”小敏紧张地问。

“从后台撤离。”老赵沉声道,“那边有条暗道通向后巷。”

但还没等他们行动,大门轰然被炸开,火焰瞬间涌入戏院,炽热的气浪扑面而来,木梁在火中发出吱呀的断裂声。

“李铭!”沈九爷的声音从外头传来,冷酷且愤怒,“你真以为能躲一辈子?那面镜子不属于你!交出来,我可以考虑让你体面点离开。”

李铭没有回应,而是深吸一口气,举起那半面铜镜,高声念出一句不知何时印在脑海中的古语:

“愿归时共赏太平。”

刹那间,铜镜表面爆发出一道耀眼的白光,宛如星辰坠落凡尘。

火焰被这股突如其来的力量压制,火势骤然减缓,连空气都仿佛静止了一瞬。

众人惊骇地望着这一幕,连沈九爷也为之一愣。

就在所有人都尚未反应过来时,铜镜的光华开始扩展,投影出一段完整的影像——

那是整个战斗现场的再现:炮火、嘶吼、血流成河……

而在画面中央,陈守仁在生死一线间将铜镜掰成两半,分别交予李明远与另一位战友,并说:

铜镜的光芒如潮水般涌动,将整个戏院映照得如同白昼。

画面中的陈守仁面容坚毅,眼中透着决绝与希望,他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回荡:

“若有一人归来,便替我看一眼和平的日子。”

话音落下,整个空间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拉扯,所有人的心神都被那影像牢牢吸引——战场上硝烟弥漫,枪声、爆炸声、喊杀声此起彼伏。

李明远与陈守仁并肩作战,汗水和血迹混杂在脸上,但他们的眼神始终坚定如铁。

画面继续推进,展现了铜镜诞生的秘密:它并非普通的随身之物,而是陈守仁在参军前亲手打造,寓意为“铭记过往,照亮未来”。

他将镜面刻上“1945.9.3”,那是他们共同许下的愿望——愿胜利之日到来时,还能有人记得这段用生命换来和平的历史。

随着铜镜投射出的记忆不断展开,那些曾被历史尘封的细节逐渐清晰:一位女医护兵在炮火中守护伤员,一名少年士兵在战壕里写信回家,还有无数无名战士,在最后关头高呼“中国不亡!”的呐喊……

所有人都沉默了,沈九爷的脸色阴晴不定,眼底翻涌着从未有过的波动。

他一向冷酷无情,视利益高于一切,可此刻却像被某种力量击中了内心最深处。

“这不是一面镜子……”他低声道,声音几乎被风吞没,“这是一段不该被遗忘的血泪史。”

小七站在他身后,眼神复杂地望着李铭。

这位平日只知服从命令的手下,第一次露出了迟疑的神情。

李铭紧紧握着铜镜,心跳如鼓。

他终于明白了爷爷当年为何从不提及战友的名字,也明白了那句“救己者即己”的真正含义——每一个为国捐躯的人,都是拯救未来的自己;而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有责任记住他们的牺牲。

“你们看到了吗?”李铭站起身,目光灼灼,“这就是历史的温度,是真实发生过的一切。不是教科书上的数字,也不是冰冷的纪念碑。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是我们今天的起点。”

沈九爷没有说话,只是缓缓转过身,望向戏院外依旧燃烧的大火。

他似乎陷入了某种久远的回忆之中。

老赵低声提醒:“现在走还来得及。”

李铭点点头,收起铜镜,拉着小敏快步向后台奔去。

穿过破败的幕布,沿着暗道绕到后巷,几人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首到确认脱离险境,小敏才松了一口气,轻声问:“你打算怎么办?”

李铭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抬头望向天边初现的晨曦。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铜镜己重现历史真相,但它承载的记忆远不止于此。

他必须找到一种方式,让这些故事被更多人知道。

他要让人们亲眼见证那段未曾被讲述的血与光。

夜风吹过江畔,带走了最后一丝火药味。

李铭坐在江边,望着水面倒映的微弱星光,脑海中回响着陈守仁的声音:

他闭上眼,心中己有答案。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