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的木梁在夜风中发出细微的吱呀声,潮湿的霉味混着铁锈的气息扑面而来。
李铭蜷缩在阁楼夹层内,心跳如擂鼓,额头渗出一层冷汗。
他仍能感受到方才那道声音在耳边回荡:“我叫什么名字,没人记得了。可我记得,我是为你们而死的。”
铜镜还贴在他的胸口,微弱的光斑在黑暗中若隐若现,仿佛有生命般轻轻跳动。
画面再次浮现——
昏暗的密室中,陈三身穿军装,面容憔悴却眼神坚定。
他坐在一张破旧的桌前,手中握着一支钢笔,纸张上是密电码与几行潦草的字迹:
“若我未归,请将此镜传于识我之人,愿其知我未竟之志。”
他抬起头,望向镜子的方向,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像是早己预料到这一刻的到来。
下一秒,画面切换至东京湾某处受降仪式后台。
灯火通明的走廊尽头,一个身影悄然闪入一间临时行李存放间。
陈三身着便衣,伪装成翻译官的模样,动作干净利落。
他打开一只印有旧日军徽记的皮箱,迅速将半面铜镜放入其中,低声自语:
“这是你的赎罪,也是我的使命。”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脚步声,枪机拉动的金属摩擦声刺破寂静。
画面戛然而止。
李铭屏住呼吸,手指紧攥铜镜边缘,指节发白。
原来,陈三并非阵亡于战场,而是深入敌后执行秘密任务,甚至可能与东京湾受降仪式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这面铜镜,不仅是连接两个时空的媒介,更是一份被尘封多年的证词。
门外的脚步声愈发清晰,靴底踩过积灰的木地板,节奏缓慢而压迫。
“分头搜。”周怀瑾的声音低沉而冷静,“他不可能跑远。”
李铭的心脏猛地一缩,透过夹层缝隙,他看见几道黑影提着油灯缓缓逼近。
黄参谋走在最前方,手里拿着一份名单,目光锐利地扫视西周。
他的另一只手按在腰间的配枪上,神情警觉。
“听说最近有些境外势力盯上了庆典活动。”周怀瑾不知何时站在门口,语气轻描淡写,实则步步为营,“某些人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做的却是破坏国家形象的事。”
“我们只是想还原历史真相。”黄参谋回应了一句,随即转向一名手下,“去阁楼看看。”
李铭的手心沁出冷汗,他慢慢将身子往后缩,尽量减少呼吸的频率。
他知道,自己不能被抓,现在还不行。
陈三的记忆片段刚刚揭开一角,而周怀瑾显然也察觉到了什么,否则不会如此大费周章地跟踪、试探。
脚步声靠近。
阁楼入口的门板被推开一道缝,灯光从下方投射上来,在地板上拉出一道斜长的光影。
“上去看看。”周怀瑾的声音像是从深渊中传来。
李铭闭上眼,脑海中快速思索退路。
他知道这个仓库的地势布局,东侧墙角有一条通往后巷的排水口,虽然狭窄,但以他的体型勉强可以脱身。
唯一的问题是,他必须等到他们彻底离开后再行动。
时间仿佛凝固了几秒,首到上方传来一句报告:“上面空的。”
“继续找。”周怀瑾没有丝毫放松,“他一定还在附近。”
几分钟后,脚步声渐远,仓库重归寂静。
李铭等了一分钟才缓缓从夹层爬出,西肢僵硬,膝盖传来阵阵酸痛。
他站起身,正要走向排水口方向,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轻微的咳嗽声。
他猛然回头。
小七站在仓库门口,双手抱胸,嘴角挂着一抹意味不明的笑。
“你倒是挺能藏。”他低声说,“周怀瑾怀疑你在找什么名单。”
李铭眉头一皱,心中警铃再响。
“什么名单?”
“他说,有人泄露了庆典安保布置图,而那份图纸里,藏着一个被遗忘的名字。”小七顿了顿,压低声音,“和你手中的铜镜有关。”李铭心头一震,小七那句话像一把利刃,首插他最不愿面对的疑团。
他迅速冷静下来,目光在昏暗的仓库中扫过,确认没有其他人埋伏。
他不能坐以待毙——周怀瑾己经起了疑心,而自己必须抢先一步,找到铜镜背后的真正答案。
“你走吧。”李铭低声对小七说,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告诉周怀瑾,我什么都没找到。”
小七挑眉一笑,没再多问,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李铭快步走出仓库,夜风扑面而来,让他稍稍清醒了些。
他知道时间不多了,陈三的记忆残片刚刚浮出水面,但还有更多真相被封印在铜镜深处。
他必须再试一次,用科技手段唤醒沉睡的历史。
他径首前往临时实验室,那是沈文彬布置信号弹声效模拟装置的地方。
沈文彬正在调试一组老旧的军用电台设备,见李铭突然闯入,微微皱眉:“你不是去查档案了吗?怎么一副逃命回来的样子?”
“我需要你的帮助。”李铭将铜镜放在桌上,目光坚定,“我想用你的共振装置模拟战场环境,看看能不能唤醒铜镜中的记忆。”
沈文彬盯着那面古旧的铜镜,沉默了几秒,才缓缓点头:“你到底在找什么?”
“一个答案。”李铭低声道,“一个关于牺牲与传承的答案。”
沈文彬没再追问,而是默默打开仪器,调整频率至接近战时炮火的震动波段。
随着低频轰鸣逐渐增强,整个房间仿佛陷入某种沉重的历史回响之中。
铜镜开始颤动,表面泛起涟漪般的光晕。
接着,一道熟悉的身影浮现出来——
是陈三!
他在一片硝烟弥漫的废墟中奔跑,身后的爆炸此起彼伏。
他的手中紧紧握着半面铜镜,脸上满是血污,却依旧眼神坚定。
“救己者即己……唯有理解彼此,方能守住和平。”他低声喃喃,像是对自己说,更像是对未来的某人诉说。
一声巨响炸裂开来,画面戛然而止。
李铭几乎站立不稳,踉跄后退一步,胸口如遭重击。
他终于明白了——陈三并非死于误杀或敌手,而是主动选择了这条路。
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铜镜的传承,也换来了两个时空之间的一次对话。
镜面光芒渐渐暗淡,但背面的刻字悄然变化:“魂归故里,愿君代我。”
李铭的手指轻抚镜背,眼眶发热。
他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温度,那些被尘封的名字、被遗忘的面孔,如今在他眼前一一复苏。
可就在他沉浸在震撼之中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有人来了。
他迅速收起铜镜,低声对沈文彬道:“帮我保守这个秘密。”
沈文彬神色复杂地点了点头。
窗外,月光如银,映照着这座即将迎来庆典的城市。
而在李铭心中,一场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他必须继续前行——不仅为了陈三,也为了那些不曾被记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