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清晨,天刚蒙蒙亮,工地上的人们己经开始忙碌。林晚晴像往常一样,带着一摞技术资料来到现场。她看到老张头戴着那顶破旧的安全帽,蹲在角落里,从一个塑料袋里掏出一块冷得发硬的馒头,就着凉水一口口地啃。那一刻,她的心像是被狠狠揪了一下。
她走过去,轻声问道:“老张,早上怎么吃冷馒头?”
老张头抬头笑笑,眼神里满是无奈:“姑娘,这附近哪有卖早饭的,凑合一口就行。”
林晚晴心里不是滋味,她环顾西周,工地上一片忙碌,可没有一个像样的吃饭地方。她突然意识到,这些在工地上辛勤劳作的人们,他们的生活里好像少了点烟火气。
从那天起,林晚晴开始留意工人们的饮食。她看到大家中午要么吃冷盒饭,要么就随便买点便宜的快餐对付,晚上更是常常忙碌到只能随便吃点零食充饥。她心里暗暗发誓,要为这些辛勤付出的人们做点什么。
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里条件不算好,但妈妈总是想尽办法让一家人吃上热乎的饭菜。那些简单的饭菜里,藏着满满的爱和温暖。她想,如果能在工地上开一家小小的餐馆,让大家每天都能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那该多好。
她开始琢磨起开“三餐暖”的计划。她把想法告诉了陆沉舟,没想到他特别支持。他们一起西处打听,最终找到了那个闲置的集装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晚晴像一只忙碌的小蜜蜂,跑采购、做装修,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
她选用了环保的菌丝砖做保温层,夏天冷气不容易外溢,而在在寒冷的天气里,餐厅里也能保持温暖。她设计了折叠桌椅,方便收纳和清洁。她还亲手制作了菜单,每一道菜都经过反复尝试,确保既营养又美味。
清晨的阳光如同碎金,洒在工地的黄土路上,林晚晴请的大厨戴着一顶白色厨师帽,帽檐微微,站在一个由集装箱改造而成的小屋前。这小屋被林晚晴亲切地称为“三餐暖”。“三餐暖”三个字被她用彩色颜料画在集装箱侧面,旁边还添了朵向日葵,花瓣像是被风轻轻吹动。
集装箱原本的铁灰色外壳被她刷上了明快的暖黄色,窗户上挂着她亲手缝制的格子窗帘,随风轻轻摆动。推开门,里面是她精心布置的小天地:靠墙摆放着一张用钢管和钢板焊接的餐桌,桌上铺着蓝白格子的桌布,几把折叠椅整齐地摆放在周围。角落里堆着几个纸板箱,里面装着她从镇上采购来的食材。
工地上,老张头戴着那顶磨得发亮的安全帽,吭哧吭哧地往工棚方向走。路过“三餐暖”时,他下意识地往里瞅了一眼。只见林晚晴正系着围裙,在里面忙活。围裙上沾了几点面粉,她正用擀面杖擀着面皮,那专注的样子,像是在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老张心一软,鬼使神差地停下了脚步。
“林姑娘,今儿个吃啥?”老张的声音粗粝,带着些岁月的风霜,却也透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期待。
林晚晴抬头,露出个灿烂的笑容:“今天有手擀面,还有煎蛋!”
她说话时,老张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扫过集装箱的墙壁。那墙是用一种特殊的菌丝砖砌的。这种砖块颜色偏浅,带着点自然的纹理。是陆沉舟不知从哪儿淘来的环保建材,保温性能特别好。此刻,砖缝里还留着些施工时的痕迹,像是大自然无意间留下的指纹。
“这墙砖看着新鲜。”老张忍不住搭话。
林晚晴眼神一亮:“这可是菌丝砖,用菌丝培养出来的,环保得很!”
老张听不太懂,只是觉得这姑娘的眼睛亮得像天上的星星,仿佛这小小的集装箱就是她心中的城堡。
老张看着林晚晴把面下进锅里,那白生生的面条在沸水里翻滚。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面条就端上了桌。林晚晴把一碗面推到老张面前,碗边还细心地擦得干干净净。老张看着碗里的面条,心里突然有些发烫。这面条,看着就让人踏实。
“吃吧,老张。”林晚晴轻声说。
老张拿起筷子,夹起一筷子面条吹了吹,送进嘴里。面条劲道得很,带着股麦香味。他抬头看向林晚晴,眼里满是感激:“姑娘,你店里这面条,比外面那些馆子强多了。”
林晚晴听了,心里甜丝丝的。她正要回应,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几个工人正围在集装箱门口,手里都拿着自己的安全帽。
“林姑娘,给我们也来一碗呗!”一个年轻人喊道。
老张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大家都被这碗面给吸引住了。他尴尬地笑了笑,把安全帽往地上一放,也跟着起哄。
林晚晴看着这群人,眼里满是笑意:“行行行,大家都有份。”
她转身又忙活起来,厨房里传来刀刃与菜板碰撞的声音,有些工人等不及跑进厨房帮忙。不一会儿,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就端了出来,工人们接过面条便狼吞虎咽起来。那场景热闹得很,像是在开一场特别的宴会。老张吃得满脸都是面条汤,却笑得合不拢嘴。
第二天,工地上突然热闹非凡。原来是一个工人把昨天在“三餐暖”吃面的视频发到了网上。视频里,老张正拿着安全帽大口吃面条,旁边还有人用铁铲煎蛋,金黄的蛋液在铁铲上滋滋作响,那香味隔着屏幕都能闻得到。网友们纷纷留言:“这也太有生活气息了吧!”“这铁铲煎蛋,绝了!”
一时间,“三餐暖”成了网红打卡地。附近工地的工人们都慕名而来。林晚晴站在集装箱门口,看着排起的长队,心里满是欣慰。她正忙着招呼客人,突然发现菌丝砖上有些奇怪的纹路。
她仔细一看,那些纹路像是菌丝在砖缝里生长出来的小触角。她心里一惊,赶紧把砖块取下来。轻轻一掰,砖块就裂开了。里面竟藏着一些黑色的孢子,像是谁故意混进去的。
“这孢子……”林晚晴心里涌上一股不祥的预感。她想起了苏曼,那个总带着高深莫测笑容的女人。苏曼前些天来工地时,曾送给她一盒“特殊孢子”,说是能改良菌丝砖的性能。林晚晴当时没多想,就收下了。可现在看来,这些孢子怕是会侵蚀菌丝砖,影响“三餐暖”的安全。
晚上,林晚晴把陆沉舟叫到“三餐暖”。她把砖块和孢子拿给他看,眼神里满是担忧。
“这孢子有问题。”陆沉舟皱起眉头,“像是会干扰菌丝生长。”
林晚晴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问:“那技术上该怎样解决?”
陆沉舟没说话,只是用粗糙的掌心紧紧握住她的手,带着踏实的温度。“可能是外来菌种与原有菌丝竞争营养;还要查找相关资料。不管怎样,我们都会一起解决。”
林晚晴望着他,眼眶微微发红。她深吸一口气,把砖块放回墙上。那墙上,菌丝还在悄悄生长,像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