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瑶传
若瑶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若瑶传 > 第18章 砚血

第18章 砚血

加入书架
书名:
若瑶传
作者:
小福xf
本章字数:
5644
更新时间:
2025-07-06

紫禁城的残雪尚未化尽,咸福宫偏院的绿萼梅却己开得如云似霞。尹若瑶临窗坐着,手中捧着谢云深新制的螺钿砚,砚堂里嵌着北境带回的碎冰玉,光影流转间似有梅影浮动。谢云深正在案头修补《千秋梅谱》,青布长衫袖口沾着靛青与赭石,与砚台边缘的朱砂梅纹相映成趣。

“皇后昨日赏的鎏金暖炉,柳儿说里面的熏香掺了‘醉心散’。”尹若瑶指尖划过砚台边缘的冰裂纹,想起三日前皇后借口“压惊”送来的器物,炉底赫然刻着半朵残梅,“幸好你提前察觉,换了安神香。”

谢云深放下手中的糨糊刷,从袖中取出个小瓷瓶,里面装着暗褐色的粉末:“这是从贤嫔冷宫搜出的‘血墨散’,遇血即化,能让宣纸自燃。”他指着谱牒最后一页,“皇后定是想借赏炉之机,让你触碰到粉末,再伪造《千秋梅谱》被毁的假象。”

尹若瑶接过瓷瓶,嗅到一丝极淡的腥气。自贤嫔被打入冷宫,皇后表面对她和颜悦色,暗地里却步步紧逼,先是赏赐嵌着机关的玉器,再是送来掺毒的熏香,分明是想夺回尹家秘宝的掌控权。她看着谢云深鬓边新添的华发,忽然想起北境落梅渊的风雪,轻声道:“云深,若有一日……”

“没有那一日。”谢云深打断她,握住她的手,指尖的薄茧擦过她腕间的“瑶”字佩,“在落梅渊冰洞刻下誓言时,我就说过,要护你周全。”他从画筒中取出幅新画,竟是前日偷绘的皇后肖像,笔下的女子虽端庄华贵,眼底却藏着贪婪的火焰,“你看这眉峰,与贤嫔倒有七分相似,难怪她要扶持尹明瑶。”

正说着,柳儿匆匆掀帘进来,脸色发白:“小姐,长春宫传旨,说皇后娘娘请您即刻过去,说是……要开砚评会。”

尹若瑶与谢云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皇后此举显然来者不善,所谓砚评会,怕是冲着《千秋梅谱》和“砚心”印来的。谢云深将瓷瓶塞入尹若瑶袖中,低声道:“我随后就到,记得用北境雪水研墨。”

长春宫的暖阁里,十二张紫檀砚台陈列在雕花长案上,每张砚台都嵌着不同形制的玉饰。皇后身着正红翟纹礼服,坐在铺着白狐裘的主位上,案头放着个鎏金砚匣,匣面上用银丝嵌着并蒂莲纹。尹若瑶注意到,匣盖边缘的冰裂纹,与“砚心”印的纹路严丝合缝。

“明才人来了,”皇后指了指案头的紫袍端砚,“听闻你从北境带回方奇砚,可带来了?”

尹若瑶福身行礼,将螺钿砚放在案上:“臣妾不敢藏私,只是此砚粗陋,怕是入不了娘娘法眼。”她故意让砚台斜对着光源,螺钿嵌成的梅影在墙上摇曳,恰好遮住皇后案头砚匣的银丝莲纹。

皇后身旁的掌事太监忽然上前,捧着个锦盒道:“才人娘娘请看,这是皇后娘娘新得的‘海天旭日’砚,据说用北境千年冰玉所制。”

尹若瑶看着锦盒里的砚台,砚堂中果然嵌着块蓝色冰玉,玉中竟冻着片梅瓣。谢云深适时出现,手中提着画具箱,笑道:“此砚冰玉中的梅瓣,倒像是北境落梅渊的‘千年梅魂’,唯有尹家血脉才能让它显色。”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不耐,拍了拍手:“既然谢画师也懂砚,那就请你为这十二方砚台题跋吧。”她说着,示意太监呈上笔墨,“就用这新贡的‘血牙墨’,听说墨色最是浓郁。”

尹若瑶看着那锭乌黑发亮的墨锭,想起谢云深说过“血墨散”遇血即燃的特性。谢云深却拿起墨锭,对着光细看:“此墨果然质地细腻,只是臣瞧着……倒像是掺了北境的‘血竭’。”他故意将墨锭凑近尹若瑶的螺钿砚,“才人,你看这墨色,与你砚中的冰玉是否相配?”

尹若瑶心领神会,拿起砚滴往螺钿砚中注入北境雪水:“确实相配,只是臣妾这砚台怕血,若是沾了墨中的血竭,怕是要开裂。”她说着,指尖微动,将一滴雪水弹在墨锭上。

“滋——”墨锭遇水竟冒出丝丝白气,散发出浓烈的腥气。皇后脸色微变,贤嫔当年正是用“血墨散”陷害尹若瑶,如今被谢云深当众揭穿,无疑是打了她的脸。她强笑道:“许是墨锭久放受潮了,谢画师且先题跋吧。”

谢云深提起狼毫笔,却没有蘸墨,反而从袖中取出个小瓶,倒出些透明液体滴在砚台里——那是北境雪水调和的明矾水,能让字迹遇热显现。他在“海天旭日”砚的题跋处写道:“冰玉藏梅,血竭焚心”,字迹遇热后渐渐隐去,却在砚台边缘留下个极小的“姝”字。

皇后看着题跋,忽然指着尹若瑶的螺钿砚:“明才人这砚台虽好,却缺个砚匣,本宫这方鎏金匣倒与它相配。”她说着,示意太监将鎏金砚匣推到尹若瑶面前,“就当是本宫赏你的。”

尹若瑶看着匣面上的并蒂莲纹,想起素绢上的“莲心藏砚”。谢云深则在此时惊呼:“哎呀,臣的朱砂洒了!”他手中的朱砂瓶不慎倾倒,红色粉末洒在鎏金匣的银丝莲纹上,竟显露出隐藏的冰裂纹——那正是“砚心”印的另一半纹路。

“这……”皇后脸色煞白,鎏金匣竟是开启尹家秘宝的另一把钥匙,如今被谢云深无意(实则有意)揭穿。尹若瑶趁机道:“娘娘这匣上的冰裂纹,倒与臣妾的‘砚心’印相合,不知可否……”

“放肆!”皇后猛地拍案而起,“区区一个才人,也敢觊觎本宫的东西!”

恰在此时,贤嫔的贴身宫女哭喊着闯进来:“娘娘!不好了!贤嫔娘娘在冷宫产下了个死胎!”

暖阁内一时寂静,唯有鎏金熏炉里的龙涎香袅袅上升。尹若瑶看着皇后瞬间煞白的脸,忽然明白这是贤嫔的苦肉计——她算准了皇后想借题发挥,便用假孕来转移视线。谢云深则悄悄将一小块沾着朱砂的丝绢塞入尹若瑶袖中,丝绢上用明矾水写着:“匣中有毒,速离。”

“娘娘节哀,”尹若瑶福身行礼,“臣妾先行告退。”

离开长春宫时,夕阳正将宫墙染成金红。尹若瑶与谢云深并肩走在覆雪的宫道上,谁也没有说话。首到转入咸福宫偏院的梅林,谢云深才低声道:“鎏金匣的夹层里藏着‘血墨散’,若你收了匣子,恐怕……”

“我知道,”尹若瑶停下脚步,看着梅枝间的月亮,“皇后想借贤嫔的死做文章,将尹家秘宝的罪名扣在我头上。”她从袖中取出丝绢,上面的字迹在月光下若隐若现,“你说贤嫔的死胎……”

“是狸猫换太子的把戏,”谢云深看着梅林深处,“方才小顺子告诉我,贤嫔早己买通稳婆,死胎是从宫外寻来的。”

两人回到暖阁,谢云深展开《千秋梅谱》,只见谱牒最后一页的空白处,用明矾水写着的“双魂合一,画魂归位”八字在烛火下渐渐清晰。尹若瑶抚过字迹,忽然想起母亲的遗言:“孪生姐妹的血,能让《千秋梅谱》显形。”

“云深,”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或许……贤嫔的孩子才是解开秘密的关键。”

谢云深握住她的手,烛光映着他眼中的坚定:“无论前方有多少风雨,我陪你一起走。”他从画筒中取出幅未完成的《并蒂梅图》,画中两朵梅花含苞待放,正是用尹若瑶和贤嫔的血混合朱砂所绘,“你看这梅心,只有用双魂之血才能绽放。”

深夜,咸福宫偏院的暖阁里点起了长明灯。尹若瑶将“瑶”字佩与“姝”字镯的残片放在《千秋梅谱》两侧,谢云深则用北境雪水调和着朱砂。烛光跳跃,映着两人交叠的身影,窗外的梅林在夜风中低语,仿佛在见证一场以血为墨、以魂为引的约定。而此刻的长春宫,皇后正对着贤嫔的“死胎”冷笑,她不知道,尹若瑶与谢云深早己识破她的算计,而《千秋梅谱》的真正秘密,即将在双魂之血的浇灌下,绽放出最动人的光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