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将整个山林吞噬。
指挥部的油灯,豆大的火苗倔强地跳动着,映照着墙壁上那副巨大的军事地图。
李猫站在地图前,如同雕塑。
许久,他才缓缓吐出一口青烟。
烟雾缭绕中,他的手指,重重点在了地图上的一个位置。
“榆次。”
狗头老高刚结束了夜训的巡查,推门进来,一身寒气,恰好听到这两个字。
他脚步一顿。
“师长,这……”
狗头老高凑到地图前,顺着李猫手指的方向看去,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疙瘩。
“榆次县城?”
他的声音有些发干。
李猫没有回头。
“先遣师扩编了,也整训了这么久,总不能一首只在山沟里跟鬼子的小股部队捉迷藏。”
狗头老高搓着手,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师长,我不是怕死。只是这榆次,是块铁核桃。城墙外三道铁丝网,西角炮楼,城门上架着重机枪,城里那个鬼子加强大队,装备比坂田联队还好。咱们这点人,去啃那玩意儿……”他没再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那是拿弟兄们的命去填。
李猫掐灭了烟头,动作干脆。
“所以,才要啃下来。”
他的声音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坚决。
“拿下榆次,就能像一把尖刀,插进晋中日军的心脏。向西可以威胁太原,向东可以策应冀南根据地的同志。更重要的是,打掉鬼子在晋中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狗头老高沉默了。
他知道李猫说得对。
可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师长,咱们的兵力,跟榆次的守军比,并不占优势。重火力更是严重不足,总不能真让弟兄们扛着炸药包去冲吧。”
李猫转过身,昏黄的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深浅浅的阴影。
“伤亡?怕伤亡,当初就不该拉起这支队伍。我们吃的每一口饭,穿的每一件衣,都是老百姓给的。不打疼鬼子,怎么对得起他们?”
狗头老高喉结滚动了一下。
“我明白。只是,攻城不同于以往的伏击战,情报是关键。榆次城内的情况,我们两眼一抹黑。兵力部署,火力配置,防御重点……这些都不知道,冒然进攻,无异于送死。”
李猫走到桌边,给自己倒了杯凉水。
“情报,自然要去搞。我们不是刚磨好了一批‘刀’吗?”
他的视线若有若无地瞟向窗外,训练场方向隐约还能听到战士们疲惫的呼喝声。
狗头老高精神一振。
“师长是说,让特别行动组那帮新兵蛋子去?”他有些迟疑,“他们行吗?榆次城里,可不比山里,鬼子特务和便衣多如牛毛,万一……”
李猫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却没什么笑意。
“老高,你觉得我们养着他们,是让他们在训练场上跑圈玩的?山本一木的刀子,随时可能捅到我们后心。我的这批‘刀’,要是连鬼子的城门都摸不到,那还谈什么对付特工队?要么在侦察中断手断脚,要么在战场上被人一枪爆头,自己选。”
狗头老高感到一股寒意从背脊升起。
李猫的练兵方式,永远都带着一股血淋淋的残酷。
“那,攻城的方案……”狗头老高又提出了新的难题。
李猫端起水杯,却没有喝。
“强攻,是下下策。我们没有那个本钱。要动脑子。”他用手指敲了敲自己的太阳穴。“榆次城高墙厚,但再坚固的堡垒,也总有薄弱环节。或许,我们可以从内部想办法。”
狗头老…眼睛一亮。
“师长的意思是……策反?”
李猫不置可否。
“一切皆有可能。但首先,我们需要准确的情报,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老高,你从各营挑选最机灵、最有经验的侦察员,配合那些‘新刀’,组成若干侦察小组。三天之内,我要看到榆次城防的初步报告。”
“是!”狗头老高挺首了腰杆。
李猫继续道:“另外,通知后勤,清点我们所有的家底。炮弹,哪怕是土造的,一颗都不能少。炸药,手榴弹,都给我集中起来。包括上次藏起来没让李云龙看见的那几箱。”
狗头老高咧嘴一笑,指挥部里沉重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些许。
“明白了。”
李猫重新走到地图前,目光再次落在“榆次”两个字上。那里,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燃烧。
“这一仗,不好打。”他缓缓开口,像是在自言自语,“但我们,必须打赢。”
狗头老高看着李猫的背影,那并不算魁梧的身躯,此刻却显得异常高大。他知道,一场关乎先遣师命运的硬仗,即将拉开序幕。
“师长,您早点休息。”
狗头老高轻声道。
李猫摆了摆手,没有回头。
油灯的火苗,依然在执着地跳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