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谈判陷入僵局。张昭等人咬死曹操势大不可敌,鲁肃周瑜虽主战,但面对“百万”这个数字也底气不足。诸葛亮舌灿莲花,分析曹军弱点,不习水战、北兵南来水土不服、战线过长补给困难,但江东群臣将信将疑。
压力,如同江上越来越浓的雾气,沉甸甸地压在使团心头。更糟糕的是,周瑜以“大战在即,军械匮乏”为由,委婉地暗示:刘备军若真有诚意联盟,是不是该表示表示?比如…支援个十万支箭?而且,限时三天!
十万支箭!三天!这摆明了是刁难!诸葛亮羽扇轻摇,面带微笑:“都督既有此雅兴,亮自当尽力筹措。”
回到驿馆,赵云眉头紧锁:“军师,三日十万箭,此乃不可能之事!周瑜分明是…”
诸葛亮抬手止住赵云,目光却看向正在研究驿馆花盆里湿度的邢道荣:“邢校尉,依你之见,这三日天气如何?尤其是…夜间江上?”
邢道荣正用手指捻着花盆里的土,闻言一愣,随即认真道:“回军师,末将观之,未来三日,江上大雾将持续,且入夜后愈发浓重,能见度极低。北风…嗯,会转为偏东风,风力不大,但稳定。” 他这些天可没闲着,天天跑江边看水鸟飞、测水温、闻空气湿度,甚至偷偷记录蚂蚁搬家,考评司观察员后遗症,结合考评司那点可怜的气象资料和老黄教的一些土法子,勉强能做个“半仙”。
诸葛亮眼中笑意更浓:“大雾?偏东风?甚好!邢校尉,准备二十条快船,船上扎满草人,蒙上青布,再备锣鼓。明日三更,随我江上取箭!”
邢道荣和赵云都懵了。取箭?去江上向谁取?曹军吗?人家能白给?
翌日三更,浓雾锁江,对面不见人影。二十条快船如同幽灵般驶离南岸,船上是扎得密密麻麻的草人。诸葛亮端坐船头,气定神闲。邢道荣则紧张地握着船帮,手心全是汗。赵云全身戒备,银枪在手。
船至江心,逼近曹军水寨。诸葛亮下令:“擂鼓!呐喊!”
咚咚咚!呜呜呜!
震天的鼓声和喊杀声骤然在浓雾中炸响!
曹军水寨瞬间炸锅!
“敌袭!敌袭!刘备军杀过来了!”
“弓箭手!快放箭!射死他们!”
黑暗和浓雾中,曹军根本看不清有多少船、多少人,只听到震天的鼓噪,吓得魂飞魄散!指挥官一声令下,无数箭矢如同飞蝗般,朝着声音来源的方向疯狂倾泻!
噗噗噗噗!
箭矢密集地钉在草人身上和船体青布上!如同雨打芭蕉!
邢道荣趴在船舷下,看着身边草人瞬间被射成了刺猬,箭杆还在嗡嗡颤动,吓得头皮发麻!这要是射在人身上…他下意识缩了缩脖子,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神人啊!真能从敌人手里“借”箭!
“邢校尉!”诸葛亮忽然喊他,“风向如何?”
邢道荣一个激灵,赶紧伸出沾了口水的手指试风,又看看船上临时绑的小布条:“回军师!偏东风!风力…三级左右!稳定!”
诸葛亮颔首:“传令各船,保持队形,缓缓转向,让船侧受箭!受满即走,不可恋战!”
船队在浓雾和箭雨中灵活转向,将另一侧“奉献”给曹军。曹军射得更欢了,箭矢不要钱似的泼洒过来。很快,每条船上的草人都被射得如同巨大的刺猬,船体也插满了箭,吃水线都深了不少。
“够了!撤!”诸葛亮一声令下。
鼓声顿歇,快船掉头,借着偏东风和浓雾的掩护,迅速脱离战场,消失在茫茫江雾之中。
回程路上,邢道荣看着满船的箭矢,笑得合不拢嘴:“军师神算!神算啊!十万支!只多不少!周都督这下没话说了吧?”他仿佛看到了周瑜吃瘪的表情。
诸葛亮却摇摇头,羽扇指向东方渐白的天际:“周瑜此计,意在试探,更在立威。箭是借到了,然联盟之困,尚未解开。更大的风浪,还在后头。邢校尉,你的‘气象’之能,接下来,才是真正派上用场之时。”
邢道荣的笑容僵在脸上。更大的风浪?还要用气象?他低头看看自己沾满雾水、被江风吹得冰凉的手指,心里打鼓:老天爷,您可千万给面子啊!我这“半仙”可全靠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