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月,锁清秋
长安月,锁清秋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长安月,锁清秋 > 第7章 红妆礼,意绵长

第7章 红妆礼,意绵长

加入书架
书名:
长安月,锁清秋
作者:
爱吃玫瑰玛德琳的宋玉
本章字数:
6300
更新时间:
2025-07-07

和亲的仪式定在三日后的草原祭坛。耶律部的族人几乎都来了,穿着节日的盛装,马头琴声在草原上回荡,篝火从日落到天明不曾熄灭。

萧念安跟着礼部官员核查仪式流程,目光却总不自觉地飘向耶律雪的帐篷。她这几日很忙,既要安抚远道而来的明慧县主,又要接待各部族的首领,两人只在议事时见过几面,连句私话都没能说上。

“萧副使,这边请。”礼部尚书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吉时快到了,该请县主梳妆了。”

明慧县主的帐篷里弥漫着淡淡的脂粉香。小姑娘坐在镜前,由蛮族侍女替她梳着发髻,脸色依旧苍白,只是眼里的怯懦少了些。见萧念安进来,她竟主动起身行了个礼:“有劳萧公子了。”

“县主不必多礼。”萧念安拱手,“仪式的流程都记下了吗?若有不适,随时可以停下。”

明慧县主点点头,指尖绞着衣角:“多谢公子。其实……耶律首领昨日来看过我,说草原虽苦,却不会亏待我。”她抬起头,眼里有了点微光,“她说,女子未必只能困在深闺,草原的天地,足够我施展本事。”

萧念安有些惊讶,随即释然。这才是他认识的耶律雪,既有首领的担当,又不失女子的细腻。

祭坛设在山坡上,用白石垒起高台,上面铺着崭新的狼皮。部族长老穿着缀满铜钉的长袍,手持权杖站在正中,神情肃穆。

当明慧县主穿着蛮族的红色嫁衣,被耶律雪牵着手走上祭坛时,全场都安静了。红色的裙摆在草地上铺开,像朵盛开的花,与耶律雪身上的银甲相映,竟有种奇异的和谐。

萧念安站在台下,看着耶律雪用刀划破手指,与明慧县主的血滴在同个酒碗里,看着两人共饮合卺酒,看着长老高声宣布盟约成立,心里忽然有些空落落的。

礼成后,族人欢呼着涌向祭坛,将哈达抛向两位主角。耶律雪转过身,目光穿过人群,落在萧念安身上,微微颔首。她的笑容里有释然,有祝福,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牵挂。

萧念安回以一笑,抬手将准备好的玉佩抛了过去——那是母亲给的平安佩,他本想自己留着,此刻却觉得,该送给需要它的人。

玉佩落在耶律雪手里,她握紧了,转身继续接受族人的祝福。红色的嫁衣在她身后飘动,像团温暖的火,照亮了整个草原。

送亲的队伍要在三日后返程。萧念安这几日总找借口去耶律雪的帐篷附近晃悠,却总被各种事耽搁。

阿古拉看在眼里,悄悄拉他到一旁:“首领让我问你,长安的太学教骑射吗?”

“教的,只是不如草原上练得地道。”萧念安笑道。

“那你回去可得好好练,”阿古拉挤眉弄眼,“首领说,下次你来,要跟你比一比谁的箭法准。”

萧念安的心猛地一跳:“她真这么说?”

“骗你做什么?”阿古拉从怀里掏出个香囊,“这个给你,首领亲手绣的,说是长安的姑娘都爱带这个。”

香囊是北境的羊毛做的,上面绣着两只狼,依偎在松树下,针脚不算细密,却看得出来很用心。萧念安捏着香囊,指尖都在发烫。

返程前夜,耶律雪终于抽出空来。她约萧念安在营地外的小河边见面,那里的芦苇长得正茂,晚风拂过,沙沙作响。

“明日就要走了?”她问,手里拿着根芦苇,无意识地拨弄着水面。

“嗯,礼部尚书说要赶在霜降前回长安。”萧念安看着她的侧脸,月光洒在她脸上,像蒙了层薄纱。

“长安的冬天,比北境暖和吧?”

“是暖和些,只是雪下得小,留不住。”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像寻常朋友般闲话家常,却谁都没提“再见”二字。

耶律雪忽然从袖袋里掏出张羊皮卷:“这个给你。”

展开一看,是张东部草原的地图,上面用朱砂标着水源和牧场,还有几处用小字写着“草药丰茂”。萧念安想起她的草药图谱,眼眶忽然有些发热。

“你上次说想学北境的草药,”她低声道,“按着这个图找,能采到最好的。”

“耶律雪,”萧念安忍不住抓住她的手,她的手很凉,像北境的雪,“我还会回来的。”

耶律雪的手颤了颤,却没抽回。她抬起头,眼睛在月光下亮晶晶的:“我等你。”

三个字很轻,却像重锤敲在萧念安心上。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承诺,却觉得任何话语都比不上这三个字。

返程的队伍出发时,耶律雪带着族人来送行。她依旧穿着银甲,只是腰间多了块玉佩——正是萧念安抛给她的那块平安佩。

明慧县主掀开轿帘,朝耶律雪挥了挥手,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几日相处,这两位出身迥异的女子,竟生出了几分惺惺相惜。

“路上小心。”耶律雪的目光落在萧念安身上。

“你也是。”萧念安握紧了手里的地图,“照顾好自己。”

队伍缓缓开动,萧念安回头望去,耶律雪还站在原地,银色的身影在草原上越来越小,首到变成个模糊的白点。

阿古拉骑着马追上来,塞给他个布包:“首领说这个你肯定爱吃!”

打开一看,是袋奶酥,比上次的更精致,用油纸包了三层。萧念安想起北境的寒风,想起她药箱里的麦饼,忽然明白了这份奶酥里藏着的心意。

回程的路似乎比来时短。萧念安多数时候在看书,偶尔会拿出地图,对着上面的朱砂标记出神。礼部尚书看在眼里,捋着胡须笑道:“萧公子似乎对北境很上心?”

“北境安稳,长安才能太平。”萧念安正色道。

尚书点点头:“说得好。只是这和亲盟约,终究要靠人心维系。耶律首领是个通透人,明慧县主也非寻常闺阁女子,或许这桩婚事,真能换来十年安稳。”

萧念安想起耶律雪在祭坛上的样子,想起她眼里的坚定,心里忽然安定了许多。他不必担心她,她有能力守护自己的族人,正如他要学会守护长安。

踏入长安城门时,己是深秋。梧桐叶落了满地,街上的行人裹紧了棉衣,叫卖糖炒栗子的声音此起彼伏,带着浓浓的暖意。

萧彻和沈落雁在府门口等着,念雪被裹成个小团子,见了他便伸出胖乎乎的手。

“可算回来了。”沈落雁接过他的行囊,眼眶泛红,“瘦了好多。”

“娘,我这是结实了。”萧念安笑着抱起侄女,“念雪都长这么大了。”

思雁走出来,看着兄长腰间——狼牙吊坠、狼皮护符,还有根新添的银簪,正别在衣襟上。她笑着眨眨眼:“看来此行收获不小。”

萧念安的脸腾地红了,抱着念雪转身就往院里走,惹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晚膳时,萧彻问起北境的事。萧念安细细说了和亲的仪式,说了明慧县主的转变,说了耶律雪的近况,只是隐去了那些儿女情长。

“耶律首领是个可塑之才。”萧彻听完,沉吟道,“东部草原若能一首安稳,对我朝是好事。”他看着儿子,“你这次护送,做得很好,陛下己下旨,赏了你良田百亩。”

“我不要良田。”萧念安抬头,“爹,我想明年开春去兵部当差,从底层做起。”

萧彻有些惊讶,随即笑了:“想通了?不再只想着太学的书了?”

“嗯。”萧念安点头,目光坚定,“长安的书要读,北境的事也要懂。我想成为像爹一样的人,既能守着长安,也能护着北境。”

沈落雁看着儿子眼里的光,忽然觉得,他是真的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需要她操心的少年,而是有了自己的志向,有了想要守护的东西。

夜深了,萧念安坐在书案前,摊开耶律雪给的地图。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那些朱砂标记上,像撒了把星星。

他拿起笔,在长安的位置画了个小小的红点,又在东部草原的位置画了个红圈,用线将它们连起来。线很长,却很清晰,像条看不见的纽带,将两个遥远的地方连在了一起。

窗外传来雁叫声,排着队往南飞。萧念安想起耶律雪说过,北境的雁冬天会往南走,春天再飞回去。

他拿起那个羊毛香囊,放在鼻尖轻嗅,淡淡的松木香混着奶香,像北境的风,带着草原的辽阔和雪的清冽。

他知道,等待的日子或许很长,但他有足够的耐心。等他在兵部站稳脚跟,等他真正能独当一面,他定会再去北境,看看那片草原是否依旧辽阔,看看那个银甲红妆的女子,是否还在等他。

而在此之前,他要做的,便是守好这长安的月光,读好手里的书,练好腰间的剑,像棵在春风里扎根的树,默默积蓄着力量,等待着下一次乘风而起的时刻。

至于那个藏在心底的约定,就像这长安的秋意,绵长而温暖,在时光里静静流淌,等着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