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裹挟着鹅毛大雪,将山村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山道上,一个瘦小的身影正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着,她怀中紧紧抱着一个包裹,里面是为卧病在床的母亲抓的药。
这是村里最贫苦的李家,家中父亲早逝,母亲又常年卧病在床,全家的生计都落在了年仅十六岁的李秀儿肩上。平日里,秀儿靠着上山砍柴、帮人洗衣维持生计,日子虽然清苦,但母女俩相互依靠,倒也能勉强过活。
这日,母亲病情突然加重,秀儿急得不行,天不亮就揣着仅有的一点积蓄,翻山越岭去镇上抓药。回来时,天色己晚,又遇上这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山道早己被积雪覆盖,辨不清方向。秀儿的衣服早己被雪水浸透,手脚也冻得失去了知觉,但想到家中病重的母亲,她咬着牙继续往前走。
就在秀儿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点微弱的灯光。那灯光在风雪中摇曳,却像一颗救命的星星,给秀儿带来了希望。她加快脚步,朝着灯光的方向艰难地走去。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座破旧的小木屋,木屋的窗户上糊着泛黄的油纸,灯光正是从那纸窗中透出来的。秀儿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敲了敲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出现在门口。老奶奶满脸慈祥,看到秀儿这副狼狈模样,连忙将她拉进屋里。屋内虽然简陋,但却十分温暖,炉火正旺,火塘上还炖着一锅热气腾腾的粥。
“孩子,快进来暖和暖和,这大雪天的,怎么一个人在外面?”老奶奶关切地问道。
秀儿感激地看了老奶奶一眼,将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老奶奶听后,心疼地首抹眼泪,赶紧给秀儿盛了一碗热粥:“快喝吧,暖暖身子。这药可得好好护着,可不能冻坏了。”
秀儿捧着热粥,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她一边喝着粥,一边和老奶奶聊天。从老奶奶口中得知,这木屋本是老奶奶和老伴的家,老伴去世后,她便独自守在这里。多年来,这小木屋不知为多少在风雪中迷路的人提供过庇护。
喝完粥,秀儿觉得身体暖和了许多,便起身准备告辞。老奶奶执意要送秀儿一程,她说这山道夜里常有野兽出没,一个小姑娘独自走太危险了。于是,老奶奶提着一盏油灯,陪着秀儿在风雪中慢慢前行。
一路上,老奶奶不停地给秀儿讲着山里的故事,让秀儿不再害怕。在老奶奶的陪伴下,秀儿顺利地回到了家。当秀儿转身想感谢老奶奶时,却发现身后空无一人,只有那盏油灯静静地放在地上,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秀儿心中疑惑,拿起油灯回到家中,给母亲煎好了药。说来也怪,自从用了这盏油灯,母亲的病情竟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秀儿心中对那位老奶奶充满了感激,她每天都会擦拭这盏油灯,希望有一天能再见到老奶奶,当面向她道谢。
后来,村里的人都说,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常常能看到那座小木屋亮起温暖的灯光,也有人曾在迷路时遇到过那位慈祥的老奶奶。人们都说,那是山中的善良精灵,守护着这片大山,守护着每一个在困境中挣扎的人。
秀儿将这个故事讲给村里的孩子们听,她告诉孩子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相信善良和希望的力量。那盏在雪夜中出现的油灯,不仅照亮了秀儿回家的路,更照亮了她的心,让她在困境中感受到了温暖和爱。
多年后,秀儿也成了一位母亲,她依然会在每个寒冷的冬夜,给孩子们讲述这个关于雪夜灯的故事。那盏油灯,那座小木屋,那位慈祥的老奶奶,成了山村中最温暖的传说,代代相传,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