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对贺子秋来说,新奇又充满挑战。
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专业知识,在机械模型社挥洒热情,也结识了许多意气相投的新朋友。
但无论身处多热闹的场合,他心里总有一个角落,稳稳地安放着家乡的小城,和一个叫苏念的人。
几乎每天,电话线都成了他情感的脐带。
他会打给李爸和尖尖,听几句家里的烟火气,
但更多的时候,指尖总会不由自主地按下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听筒里等待的嘟声,都像是他心跳的鼓点。
“喂,苏念。” 电话接通,贺子秋的声音总是瞬间亮起来,带着点少年气的迫不及待,
“猜猜我今天干嘛了?金工实习!亲手车了个小零件。
虽然…呃,有点歪歪扭扭的,像个喝醉的小鸭子,但手感特棒。我拍给你看啊?”
他一边说,一边仿佛能看到电话那头苏念含着浅笑倾听的模样。
“苏念,今天食堂的糖醋排骨,简首是灾难。” 他语气夸张,带着点委屈的告状,
“那酱汁,齁甜齁甜的,还发苦。连李爸手艺的万分之一都赶不上。我想念李爸做的,更想念…你帮我留的那一份。”
后面那句声音低了些,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柔软。
秋意渐浓时,他站在宿舍楼下,深深吸了口气:“苏念,我们这儿的桂花开了,香得不得了,整条路都是甜的…你闻到了吗?”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轻柔得像怕惊扰了花香,“我总觉得…风要是够大,能把这香味一路吹到你那儿去就好了。”
电话那头的苏念,总是安静地听着他这些琐碎却鲜活的日常。
她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清浅温润,像山涧溪流,轻易就抚平了他所有的毛躁:
“嗯,听到了。小鸭子零件也挺可爱的,是你做的嘛。”
“李爸的手艺当然无可替代,等你回来,让他给你做一大盘。”
“桂花香…我这边好像也有一点点甜味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她的话不多,却总能稳稳地接住他抛过来的每一个情绪球,那份沉静是贺子秋心底最踏实的点。
他知道苏念也在努力奔跑。
白天在面馆里忙碌,晚上就着台灯啃着厚厚的自考书,报考了社会工作专业。
贺子秋心疼她的辛苦,会搜罗好用的复习资料寄回去,更会在电话里化身“远程家教”。
“苏念,那道函数题卡住了?别急,你读给我听…嗯,这里啊,你看,其实可以换个思路,把它拆解成两个部分…”
他耐心地讲解着,即使自己学的是机械,扎实的理科底子也足够支撑他帮她理清思路。
寂静的深夜里,电流传递的不只是知识,更是无声的陪伴和力量。
两人就这样,隔着千山万水,用声音和心意互相支撑着,
距离非但没能冲淡什么,反而让那份牵挂像藤蔓一样,缠绕得更加紧密而坚韧。
有时,贺子秋会对着电话,描绘他心中热气腾腾的未来蓝图:要学好顶尖技术,进最好的大厂,或者自己创业当老板…
“苏念,等我厉害了,我要设计出最棒、最高效的工程机械。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制造’的厉害。你说好不好?”
他的声音充满憧憬,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和豪情。
电话那头,苏念轻轻地笑了,那笑声像羽毛搔过贺子秋的心尖:“好,当然好。贺工程师的蓝图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
她顿了顿,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穿透力,“不过子秋,再了不起的机械,也得靠人去操作、去维护、去赋予它意义。别忘了你的初心啊——让机器真正帮到人,而不是冷冰冰的钢铁怪物。”
她的话像一泓清泉,恰到好处地浇在他有些发热的雄心壮志上,
让他膨胀的激情缓缓沉淀,稳稳落回地面,回归到最本质的“人”和“关怀”上。贺子秋握着话筒,心口暖融融的。
他知道,无论他飞得多高多远,苏念永远是他梦想星空中,
那座最温暖、最明亮的灯塔,无声地指引着方向,
提醒他别忘了为何出发。有她在,他的征途便永远灯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