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团宠:科研大佬的锦鲤小娇妻
八零团宠:科研大佬的锦鲤小娇妻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八零团宠:科研大佬的锦鲤小娇妻 > 第25章 光耀敦煌

第25章 光耀敦煌

加入书架
书名:
八零团宠:科研大佬的锦鲤小娇妻
作者:
雾绵气泡水
本章字数:
5742
更新时间:
2025-07-07

巴黎的深秋带着塞纳河的水汽扑面而来。小鱼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前,手指无意识地着西服领口那枚飞天胸针。身旁的陈述正用流利的法语与工作人员交谈,侧脸在巴黎阴郁的天光下显得格外轮廓分明。

"紧张?"他突然转头,切换回中文。

小鱼摇摇头,却忍不住又检查了一遍U盘里的演示文件。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联合作报告,题目是《传统与科技的共舞:敦煌莫高窟保护新范式》。

报告厅里座无虚席。当聚光灯打在身上时,小鱼反而平静下来。她讲述着敦煌壁画修复的古法技艺,身后大屏幕同步播放陈述制作的微观影像——动物胶如何在壁画纤维间渗透,矿物颜料如何在阳光下焕发光彩。

"而这一切古老智慧,"她自然地过渡到陈述的部分,"正通过现代科技获得新生。"

陈述接棒后,展示了他们研发的环境监测系统。当3D模型演示到B-112窟的隐蔽空间时,会场响起一片惊叹。最后的联合问答环节,有位德国学者质疑传统技法是否过于依赖个人经验。

"这正是我们追求平衡的原因。"小鱼看向陈述,后者立刻会意地调出一组数据,"过去三年,我们将47种传统工艺标准化,同时开发了AI辅助决策系统..."

报告结束后,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部主任亲自前来祝贺:"你们展示了东西方协作的完美范例。"这位银发女士意味深长地补充,"就像敦煌本身。"

走出大楼,秋雨初歇。两人沿着塞纳河漫步,路过一家古董店时,陈述突然驻足。橱窗里摆着块残缺的陶片,上面的纹样莫名眼熟。

"像不像B-112窟的西夏纹饰?"他凑近观察。

小鱼点头,两人不约而同推门进店。店主是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听说他们来自敦煌,立刻取出一本泛黄的图录:"这些中亚文物,很多都是伯希和当年带回来的。"

翻到某一页时,小鱼呼吸一滞——那是块刻有西夏文的陶片,与他们发现的如出一辙!

"可以拍照吗?"陈述急切地问。

老者却摇头:"但你们可以记下编号,去吉美博物馆查档案。那里有更完整的记录..."

当晚,两人在酒店餐厅对着笔记本整理资料。陈述将今天拍到的纹样与B-112窟的扫描图重叠,匹配度高达80%。

"这可能是条线索。"他指着屏幕,"如果能找到更多..."

小鱼舀了一勺马卡龙,甜腻的滋味在舌尖化开:"明天就去吉美博物馆。"

次日清晨,他们在博物馆库房里见到了令人心碎的场景——整面墙的敦煌壁画残片,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管理员尴尬地解释:"这都是上世纪初的收藏..."

陈述的指节捏得发白,小鱼却平静地取出相机:"拍下来,都是研究资料。"

回敦煌的航班上,两人默契地整理着拍摄的数百张照片。当空姐送来餐食时,小鱼发现陈述竟靠着舷窗睡着了,睫毛在苍白的灯光下投出细碎的阴影。她轻轻给他盖上毯子,想起临行前张研究员的嘱托:"这次发现可能会改写敦煌历史。"

飞机降落在敦煌时正值黄昏。一出航站楼,熟悉的干燥空气裹挟着细沙扑面而来。小虎开着研究院的越野车来接他们,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报告:"扫描结果显示那个密室有2米见方!"

"还有更惊人的。"小雨从副驾驶转过头,"我们在北区又发现三个类似结构的洞窟!"

回到研究院己是深夜,但会议室依然灯火通明。张研究员带领专家组正在分析最新数据,见两人回来立刻招手:"正好,刚做完碳十西检测。"

投影幕布上显示着B-112窟的横截面图,隐蔽空间的位置被标成红色。更令人震惊的是检测结果——那些壁画的颜料层下,还藏着更早一层的绘画!

"就像俄罗斯套娃。"陈述喃喃道,"不同时代的画工在同一面墙上创作..."

会议持续到凌晨三点。散会时,张研究员留下小鱼和陈述:"部里特批了专项资金,要求我们组建联合考古队。你们俩负责技术总协调。"

走出研究院,东方己现出鱼肚白。两人索性不睡了,首接往莫高窟走去。晨雾中的洞窟群静谧庄严,最早一束阳光照在九层楼上时,仿佛给整个山崖镀了层金边。

"累吗?"陈述突然问。

小鱼摇头,晨风吹起她的发丝:"就像回到了刚开始的时候。"她指向254窟的方向,"记得吗?我们第一次合作的地方。"

陈述微笑,从背包里取出个牛皮纸袋:"巴黎买的。"

里面是块精致的怀表,表盖内面刻着莫高窟的微缩线描。小鱼翻开自己那枚胸针背面,露出同样的图案:"一套的?"

"老板说是19世纪末的古董。"陈述帮她戴上怀表,"当时欧洲兴起过一阵敦煌热..."

他的话戛然而止。两人对视一眼,突然同时奔向研究院——那些被掠走的文物资料里,很可能就有他们需要的线索!

接下来的一周,团队像上了发条般高速运转。白天,考古队小心翼翼地探查密室;晚上,数字团队分析海量的扫描数据;而小鱼和陈述则埋首在故纸堆里,寻找任何关于西夏藏宝的记载。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雨夜,小雨在图书馆角落发现了本尘封的考察笔记——1943年,有位苏联学者记录过莫高窟的西夏文题记,其中提到"永安二年,藏法宝于北崖"!

"就是它!"陈述拍案而起,险些打翻咖啡。电脑屏幕上,他刚完成的3D模型显示,那几个新发现的密室位置,恰好构成个佛教曼荼罗图案。

考古工作很快取得突破。在最新技术的辅助下,团队成功进入了B-112窟的密室。当灯光照亮那个狭小空间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正中石台上供着个鎏金银函,周围整齐摆放着经卷、佛像,以及...一截指骨舍利。

"这是..."张研究员声音发抖。

"慧超法师的舍利。"小鱼轻声道出那位著名西夏高僧的名字,"看银函上的铭文。"

现场鸦雀无声,只有相机快门的咔嚓声记录着这一重大发现。按规程,这些文物需要立即送往实验室保护,但张研究员破例给了团队十分钟的静默时间。

小鱼和陈述并肩站在密室外,看着阳光透过缝隙照在银函上,折射出千年未减的光芒。陈述突然握住她的手:"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说的话吗?"

"你说...敦煌藏着无数秘密。"

"现在我相信了。"陈述的拇指轻轻她的戒指,"有些等待,注定值得。"

消息公布后,全球考古学界为之震动。新闻发布会当天,莫高窟前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当小鱼和陈述共同展示那些发现时,闪光灯亮如白昼。

"这不仅是考古突破,"张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强调,"更是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典范。"

发布会后,团队举办了简单的庆功宴。席间,小虎偷偷告诉小鱼,陈述最近在查阅敦煌的婚俗资料。

"他找老张批条子,想申请在莫高窟前办个仪式。"年轻人挤眉弄眼,"说是'文化研究'..."

夜深人散,小鱼和陈述溜出餐厅,默契地朝洞窟走去。秋夜的星空格外清澈,银河横贯天际,如同一条发光的丝带。

"下个月要去杭州见你父母。"陈述突然说,"我订了西湖国宾馆。"

小鱼微笑:"我妈问你喜欢吃什么菜,她好提前准备。"

"等等,"陈述停下脚步,"你知道我要..."

"求婚?"小鱼眨眨眼,"小虎那个大嘴巴..."

月光下,两人相视而笑。远处莫高窟的轮廓沉默矗立,见证过无数历史的佛窟,又将见证一段新的故事。在这片黄沙与艺术交织的土地上,有些传承从未间断——就像壁画上那些跨越千年的色彩,历经风霜,依然鲜艳如初。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