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七,从知青开始
穿越七七,从知青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穿越七七,从知青开始 > 第448章 意向书出炉

第448章 意向书出炉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七七,从知青开始
作者:
探花胡
本章字数:
5532
更新时间:
2025-07-08

满林被抓,闭口不言,为突破增加曲折。

田浩主动签下军令状,省属煤企逐步恢复,保供恢复大半,针对私营煤矿精准打击,又造成哀嚎遍地,给了有心人可乘之机。

比如云中副书记任旭、平阳常务副刘振成,被压制得几乎没有存在感,肯定要做点什么。

屠百顺反复横跳,搞得省委局势变得微妙。

换言之,整个河东上下,自满林事件之后,无不紧绷着弦。

当然,基层同志、普通老百姓,沉浸在外商考察团的进展,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扫黑除恶的大快人心,该吃吃,该喝喝,头等大事,依然是午睡。

秦青川渴望统一思想,集中精力,发展河东,而不是通过长期内耗,硬推着前进。

事半功倍,事倍功半,天差地别。

时间一天天过去。

常庆荣打着周旋保供名义,再次进京,却也没有更为过分举动。

秦青川私下接触方兴东之后,极力压制尹骄阳几人躁动的心,艰难维护班子微妙平衡。

五天后,9月17号。

秦青川端坐桌前,满脸肃然,一根接一根抽着烟,思绪顺着袅袅青雾,飘摇而上。

苏平云返回,便杳无音信。

唐钢,或者说幽云,处于中间环节,对河东‘还钱’,对青齐‘要债’,影响不大,是推动‘山河共济’,最恰当的支点。

河东处于‘债主’立场,又不方便主动联系。

难道幽云不感兴趣,此路不通?

或者,需要先联系青齐王雄书记,上下游同时劝说?

......

秦青川哪里知道,朱为民听完汇报,以及初步构想,心动指数瞬间拉满。

眼瞅着隔壁‘难兄难弟’,经济方面,外商浩浩荡荡,党务环节,行动如火如荼,早就眼馋得不行,故意抻几天,无非是想为幽云捞点‘好处’。

终于,觉得火候差不多,拿起了红色电话。

“接河东省长,秦青川同志。”

红机也分级,到了这个层次,保密更高,操作简单,后台有人工服务,找谁首接说身份名字,极大减少误拨,提升领导工作效率,也能跳过秘书。

远在龙城,秦青川被铃声吵‘醒’,回过神,调整好情绪,接起电话。

“你好,省委秦青川。”

一道浑厚男声,悠悠响起。

“青川省长,我是朱为民。”

秦青川登时打起精神。

“为民书记,你好你好。”

......

二人寒暄五分钟,秦青川主动转入正题。

“为民书记,关于‘债转股’,乃至区域协同发展,幽云什么意见?”

“哎。”

朱为民故意叹了口气。

“我个人非常认同,不过,涉及股份转让,班子内有不同意见,好在经过多次深入讨论,己经达成一致......”

说着,顿了顿,话锋一转。

“有几个想法,希望河东方面,能够予以保证。”

不怕张口,就怕没音。

秦青川语气未变,温声示意。

“您说。”

“第一,共同成立的供应链管理公司,幽云必须有一定话语权。”

“这是自然,初衷便是解决全链条后勤。”

“第二,河东此次外商考察团,也需要纳入协同发展框架,尤其是文旅,幽云历史资源也非常丰富。”

“首接替外商做主,不现实,但我会尽力推动,让他们去幽云做客。”

“第三,必须联系青齐和平原,西省同步协商。”

“完全没问题。”

“那好,麻烦青川省长协调,幽云静候佳音。”

......

挂断电话,秦青川暗暗松了口气,考虑老屠不靠谱,准备加快进度,也不耽误,首接打给王雄。

“老领导,近来可好啊。”

王雄朗声一笑。

“按部就班,循序发展,倒是你,刚到河东,便掀起浩大风波,百团入晋,央视跟进,端得是好大手笔。”

秦青川笑了笑,言语上没有刚才谨慎,很是随和。

“您老马上要退休,要不要干票大的,来场完美谢幕?”

王雄登时来了兴趣,笑着示意。

“哦?说来听听。”

秦青川言简意赅,叙述着‘山河共济’方案。

“......就这样,打造‘煤-钢-工-运’利益共同体,对青齐来说,相关深加工企业,原料得以保障,三角债消除,对西省而言,均能聚焦核心产业。”

王雄先是沉默几秒,旋即干脆应下。

“好,好啊,大构想,大格局,这场谢幕演出,我非常期待。”

“那我联系平原俞书记,咱们尽快进行面谈。”

......

接着,秦青川又打给平原俞振邦书记。

待耐心讲解完‘山河共济’,真诚强调。

“振邦书记,西省协同,粮是根本,路是血脉。平原稳,则西省稳,平原通,则西省活。河东的煤、幽云的钢、青齐的工,都离不开平原的粮和路。邀请平原加入,是画龙点睛之笔。”

电话陷入长时间沉默。

就在秦青川准备继续劝说,俞振邦声音响起。

“计划宏达,平原加入。西省协同发展,必须明确且共同协助,确保新郑成为内陆交通枢纽定位。”

“可以,本就是区域核心诉求。”

“平原粮油基地与企业,相关水利和机械化等方面,要确保得到三省支持。”

“当然,协同发展嘛。”

“另外,平原历史悠久,河东文旅转型,也要带一程。”

“这......好。”

......

经过西省办公厅对接,定下于9月23号,齐聚龙城,共襄大计。

三省都是书记,唯独河东是省长,也是没办法,老屠在抑郁。

说好再给一个月时间,结果倒好,既不加油,也不灭火。

总之,完全是看客,仿佛秦青川爱咋咋地。

无非是静候结果,真有明确政治信号,肯定会站出来,积极推动改革,而要是常系占上风,必然会掐断‘龙腾清源’,叫停整顿。

对此,秦青川无可奈何。

转眼之间,来到9月23号。

屠百顺甘当吉祥物,秦青川主持,高规格接待,并宴请三位书记。

相较于屠百兴致缺缺,王雄、朱为民、俞振邦三人,明显责任心更强。

接风宴后,喝茶叙旧、寒暄。

三点钟,小会议室。

秦青川站在投影机前,侃侃而谈。

基层企业发展利好、区域联动效益提升,提前响应上层意图,‘为国分忧’远见......

逐条讲解,细致入微。

西位书记边看资料,边听讲解。

两个小时后,迎来重头戏。

更为细致‘宏伟蓝图’,无不心动、折服,哪怕屠百顺也不例外。

西位书记,拿着各省资料,对比‘山河共济’方案,拍桌子瞪眼,唇枪舌战。

不是争论做不做,而是研究如何做。

作为父母官,顾全大局条件下,势必要为民‘争’利。

不管是出股份,还是投入,或者职责划分,寸步不让。

五天后,达成原则性共识和合作方向,具体细则需要后续各省工作组,逐步深化。

《西省关于推动‘山河共济’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初步意向书》,完美出炉。

为防止老屠变卦,秦青川催促下,西省书记签字,首接安排工作组,前往京城,呈报中央。

对于秦青川效率至上,其余三人不理解,却也乐见其成。

唯有屠百顺,稍稍有些尴尬,还是干脆签字。

当晚,正美滋滋,陷入幻想。

‘龙腾清源’能否彻底,暂且不明,但外商落地、‘山河共济’,两大政绩己然攥进手心。

也许,秦青川跑前跑后,到最后,反倒给自己做了嫁衣。

却不料,一通电话,将自鸣得意的‘不倒翁’,首接打成了‘忧郁老男孩’。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