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林冲,还忍气吞声干嘛!
穿越成林冲,还忍气吞声干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成林冲,还忍气吞声干嘛! > 第四十七章樊楼风云之(一)擎楼柱

第四十七章樊楼风云之(一)擎楼柱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成林冲,还忍气吞声干嘛!
作者:
码砖行者
本章字数:
4780
更新时间:
2025-01-08

樊楼,原名矾楼。只因大宋朝重文轻武,导致笔墨纸砚制造空前发达。而造纸需要大量的白矾,所以贩卖白矾的客商云集此处,久之称此楼为矾楼。

宋徽宗做了皇帝后,曾多次到此游玩,兴奋之余,下旨扩建矾楼,改名樊楼。

矾楼由一个两层的小楼扩建成三层,又在主楼左右挨着建筑两个稍矮的侧楼,组成三栋阁楼式建筑群。三栋楼整体建筑高低起伏, 檐角相交,错落有致,并向纵深的方向延伸。

进入樊楼后,可通过空中衔接的桥廊,进入左右侧楼庭院空间。里面明暗相通,显得错综复杂。

新樊楼不仅建筑华丽、壮观,每到夜晚,灯烛齐明,光华灿烂,更使“樊楼灯火”成为汴梁一大盛景。正如刘子翚诗中所说的那样: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这个酒楼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一座纯粹的酒楼——饮宴的场所,它拥有京都第一流的艺伎。按当时的规定,官(歌)伎陪酒、陪宴、陪游、陪歌舞、弹唱是被允许的。

伎,本来就是具有某种技艺专长,尤善歌舞,是兼对男人提供服务的女子。许多文人概不能免。

据说,三楼上有专门为名伎李师师设置的书斋、 琴房和卧室。李师师不仅人长得漂亮,且擅歌舞、书画,为人仗义有侠风,被人称为花魁。特别是她和宋徽宗结交之后,更是身价百倍、为人乐道。

樊楼将吃、喝、玩、乐、住宿融为一体,成为东京最大的游乐中心。如今自已穿越到此,见到京城最繁华所在,焉有不进去之理。

“这就是樊楼!”皇甫端感叹道,眼放光彩。林冲记忆中虽有,但如今亲眼所见,心中也大为称赞。

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樊楼酒菜的香气。皇甫端不禁提鼻子嗅了嗅,随后用手摸了摸肚子。林冲见了哈哈一笑,“皇甫兄,时值中午,咱们上这樊楼小酌如何?”

听这个穆宗相邀,皇甫端不好意思道:“初次相见,如何使得?”

林冲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何况你我一见如故。我请皇甫兄不醉不归。”

听对方掏钱请客,皇甫端道:“穆兄如此坦诚相待,皇甫不客气了。”

二人来到楼前,早有门前站着的两个迎宾伙计上前。他们头戴方顶样头巾, 身穿白衣, 脚下丝鞋净袜,对人彬彬有礼,口里喊,“二位爷,打尖还是住宿?”说着一个伙计接过二人坐骑缰绳,牵到一旁,有专人刷洗饮遛。

“住宿?”皇甫端两眼放光,明知故问。

“我们樊楼在京城那可是屈手一指,当今万岁下旨扩建。您在这吃一顿饭 ,住上一晚 ,回去跟朋友一说 ,倍有面子 。一楼是散客,二楼是贵宾,三楼是住宿。不过,一般人只能住两边侧楼的房间,主楼的房间常年被贵人包下了。”小二儿边走边介绍。

“先来一桌上等酒席,如果天晚,我便请这位先生在此住下。”林冲豪气地对伙计道。

听来人要上等酒席,还有在这住下,伙计看了看二人,赔笑道:“好!二楼请,二楼宽敞明亮,通风又好,一般的人我们都不让上。如果要住宿,我就领着您二位爷,直接通过空中桥廊去侧楼。 ”

“头前带路。”林冲听伙计不住地唠叨,颇不耐烦。

伙计领着二人上了楼梯。林冲扭头见一楼大厅散座人来人往,声音嘈杂,穿着白衣的伙计穿梭不断。

上了二楼,只见里面又深又阔,十几根整齐排列的大红柱子支撑着这偌大的空间,映出整片喜庆。这里果真如伙计所说,宽敞明亮,却只有疏疏落落的三四桌客人,衣着打扮光鲜亮丽 ,不同一楼的人,交谈也是低声细语,生怕打扰到旁人。

二人在西北角挑了一张桌子坐下。林冲吩咐伙计上一桌上等酒席。心说,梁山饭菜粗寡,路上匆忙,又没吃好,今天这桌好吃的能解解馋。

上菜的工夫,二人坐在椅子上,品着茶水,打量四周的环境。林冲见雪白的墙上,挂满了名人字画,为这二楼增添不少雅致。

皇甫端则打量这里的建筑,摇头道:“奇怪!”说完指着身旁大红油漆的柱子,“这根擎楼柱子怎么和其他的不一样?”林冲目光随着他指向看去,身旁的这根柱子的确比别处的明显粗一倍有余,自已若是伸展长臂,也根本抱不过来。

皇甫端盯着眼前的大柱子接着道:“这楼层用不到这么粗的柱子支撑,太占地方了。”说着伸手拍了拍,大柱子发出嗡嗡的声音,皇甫端听了听,道:“这里有古怪。”

林冲笑道:“皇甫兄,跟这根柱子较什么劲!来喝茶。”说着拿起茶壶,给他斟了半杯。

皇甫端却摇头道:“好像是空的,古怪,古怪!”

这时,一名伙计托着木盘,上面放着两盘菜,一壶酒走了过来。一边把酒菜摆在桌子上,一边道:“二位客爷,请慢用。”皇甫端伸手拉住他,问道:“伙计,你们三楼是做什么用的?”伙计笑着答道:“三楼是雅间,里外套间都有。如果觉得这里不习惯,可以上三楼要个客房,还可以点几个歌伎,陪二位爷吃酒、歌舞、也可留宿。”

林冲心想,这和自已前世差不多,上档次的酒店,都有小姐陪酒,甚至三陪。

却见皇甫端听了伙计的话,把脸一沉,“伙计你把我们当成什么人了!废话少说。我来问你,为什么单单这根柱子比其他的粗得离谱?”伙计见他碧目圆睁,虬髯扎杀,脸色阴沉,十分骇人,吓得赶紧答道:“不光客爷您这么问,所有上二楼吃饭的都这么问。小的也是后来的,听这里的老儿人说,这樊楼在大宋国朝以前就有,当时的柱子都这么粗。”说着用手指了指旁边海碗粗的柱子,“可是几年前,有人发现二楼的这根柱子,连同一楼的柱头,都有些烂了。据说是楼顶漏雨水,雨水顺着三楼的柱子,流进了这根和一楼的柱子里的裂缝中,导致柱子腐烂。东家发现了便换了根这么粗的,具体为什么,小人也不知道。”

皇甫端道:“奇怪?”

林冲心中一怔,脑海中立刻涌进前身林教头的记忆——樊楼在宋徽宗赵佶登基后重修过,难道当时没发现吗?当即问道:“你们东家是谁?”

伙计听了摇摇头,表示不知道。然后匆匆转身离去。

皇甫端看着伙计离去,道:“他不敢说,或者真不知道。你想,这么大的樊楼,身后没有权贵的背景,能开起来吗?”

林冲点头称是,不再做计较。看着桌子上的菜,是胃口大开,与皇甫端推杯换盏,边说边喝,不亦乐乎。

几杯酒下肚,林冲见已经打开话匣子,便道:“皇甫兄,此次到汴梁有何贵干啊?”

“要钱!”皇甫端醉意朦胧答道,“穆仁兄,实不相瞒,我到东京找张清向董平要马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