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君临天下
朕:君临天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朕:君临天下 > 第13章 大明的衰败

第13章 大明的衰败

加入书架
书名:
朕:君临天下
作者:
诸葛益林
本章字数:
4558
更新时间:
2024-11-16

在李峰看来,如今大明人的思想着实显得有些滞后和保守了。这种观念上的局限性,使得整个大明国逐渐失去了往昔的辉煌,开始落后于西方诸国。

此时此刻的大明宛如一架破旧不堪的马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艰难前行,眼睁睁地看着一辆又一辆崭新而坚固的马车从身旁疾驰而过。遥想当年,在后世人所拍摄的一段历史影像资料中,李峰清晰地目睹到大明初期那蓬勃向上、充满生机的发展态势。彼时,大明的各项事业均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领域,都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潜力。

尤其是在永乐年间,三宝太监率领庞大的船队远航西洋,当那些西方人首次目睹大明宝船的雄姿时,无一不为之惊叹和震恐。这些巨舰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工艺精湛,彰显着大明当时在航海技术方面无与伦比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大明的火器制造技艺亦相当高超,丝毫不逊于同时期的西方火器,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更胜一筹。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自那以后,大明却走上了一条下坡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世界在经历文艺复兴之后,仿佛迎来了一场知识与科技创新的大爆发。其科技水平和文化素养犹如搭乘火箭般迅猛提升,许多前所未闻的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让人目不暇接。

而当时李峰在看到这个视频时内心也非常疑惑,为何西方人会崛起,为何火药是我们创造发明出来的,但西方人却将它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李峰记得当时他打开评论区,里面的一条评论吸引了李峰的注意,也让李峰感觉这个观点很正确。

“大明落后于西方,落后与时代前进的步伐下有很多原因,其中有着儒家思想太过于让世人愚昧无知,只知道守旧固步自封。

要论及其中缘由,不可忽视的士农工商阶级差异便是重要因素之一。遥想当年,西方于其发展进程的后期,赫然出现了赫赫有名的东印度公司。这家公司犹如一头凶猛巨兽,凭借强大武力与精明策略,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殖民扩张,贪婪地收割着世界各个角落的宝贵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回本国以供养国内的繁荣昌盛。

与此同时,商人这一曾经处于社会底层、备受轻视的群体,也逐渐崭露头角,完成了华丽转身,摇身一变成为了掌控巨大财富和权力的资本家。随着实力日益壮大,他们不再满足于经济领域的成功,而是雄心勃勃地踏上了政治舞台,试图通过影响政策制定来进一步巩固自身地位。

然而,即便上述种种确为导致大明走向衰落的部分原因,但要说最为关键之处,恐怕还得数那神秘莫测的“永乐大典西传之谜”。彼时,大明境内活跃着众多来自西方的传教士,他们穿梭于市井街巷之间,传播教义,吸引信众。更令人震惊的是,不少大明官员竟也对教会教义深信不疑,成为虔诚的信徒。甚至还有一些西方传教士得以在朝堂之上谋取官职,参与国家政事。

尽管珍贵无比的永乐大典一直受到严密保护,深藏于皇宫之内,但只要那些心怀叵测的西方传教士稍稍流露出对永乐大典内容的浓厚兴趣与向往之情。必然会有某些自认为天朝上国、负有教化万民使命的大明官员,迫不及待地想要向这些所谓的“海外蛮夷”展示大明朝的博大精深。

于是乎,他们便会利用手中职权之便,或是偷偷将永乐大典抄录下来,或是凭借惊人记忆力将其中内容牢记于心,而后毫不保留地告知那些传教士们。如此一来,这部凝聚无数先人智慧结晶的巨著,很有可能就此流落他乡,为西方的崛起提供了难以估量的知识养分。”

当时李峰看到这条评论时内心也在不断思考。

“或许当时的大明官员还在为此沾沾自喜,感觉自已是如何的厉害,大明是如何的强大。

但他们没有想过,将自已国家的一些技术传播的外界会让未来发生巨大的变化,以至于自已的后世子孙被那些人屠戮。”

李峰在心里想着这些,心情也变得非常不好。

此时李峰有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想起未来发生的种种,便感觉自已的呼吸有些沉重,双目也有些发红。

但就在此时蒋成道话打断了李峰的思绪。

“现在还是要想办法进城,这里难民汇聚 从这里恐怕不好进城了,我们去另外的城门看看吧!”

李峰听着蒋成的话没有回答,因为现在李峰的身份无法回答,既然蒋成做出来决定,那么就按照蒋成的吩咐去做吧!

当蒋成告诉马夫去另外一处城门后,马车开始调转方向朝着另外一处城门行驶而去。

随着正午时分,他们来到了另外一处城门,虽然这里已经城门紧闭,但难民的数量却非常稀少,也没有喧闹声音响起。

这些难民面黄肌瘦,双目之中满是麻木痛苦的神情。

当马车缓缓行驶到城墙下方,城墙上一名差役喊道:“下方何人!速速离去,否则就要放箭了。”

只见那马夫神色焦急地扯着嗓子,对着高耸的城墙上方大声呼喊:“官爷啊!我们家老爷有十万火急之事,必须马上进城面见县太爷,恳请您行行好,帮忙通报一声吧!”他一边喊着,一边不停地朝着城墙上拱手作揖。

然而,站在城墙上的差役却一脸不耐之色,挥舞着手朝下方吼道:“去去去,少在这里啰嗦!我们家县老爷整日忙于政务,哪有闲工夫理会你们这些人?如今这县城大门紧闭,谁都不许进出!”说罢,他便转身不再搭理下面的人。

就在这时,原本安坐于马车内的蒋成听到了差役的话,眉头微皱,随即缓缓推开车门走了出来。他抬头望向城墙之上,高声喊道:“这位小哥且慢!在下名叫蒋成,与贵县县太爷乃是同窗好友。麻烦您帮我通传一下,就说是文德特来拜访。”

城墙上的差役闻言,不禁将目光投向蒋成。只见他身着一袭儒雅的儒生服,身姿挺拔,气质出众,举手投足间皆流露出一种非凡的气度。差役见状,心中暗想:此人看起来倒像是个有身份地位之人,莫不是真与县太爷相识?于是,他赶忙收起之前的傲慢之态,脸上换上一副谄媚的笑容说道:“哎呀呀,原来是蒋公子啊!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望公子恕罪。您在此稍候片刻,小的这就前去禀报我家县太爷。”话音未落,那差役的身影便如一阵风般迅速从城墙上消失不见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