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逆风破晓
高三逆风破晓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 > 高三逆风破晓 > 第39章 深夜反思

第39章 深夜反思

加入书架
书名:
高三逆风破晓
作者:
爱吃凤梨猪手的滑头鬼
本章字数:
4490
更新时间:
2025-04-29

期中考试的“滑铁卢”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18)班,也让班主任林晓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校长办公室的警告,家长们的质疑,学生们低落的士气,都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但他没有被压垮。短暂的消沉之后,他选择首面现实,从反思开始。

那个夜晚,林晓阳没有回家。他独自一人待在办公室里,将(18)班所有学生的期中考试试卷、历次月考成绩、课堂表现记录、甚至是他与学生们的每一次谈话记录,全部摊开在桌子上,堆得像小山一样。灯光下,他开始逐一分析,试图从这些冰冷的数据和零散的信息中,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是他的教学方法真的错了?还是推行得太急,学生无法适应?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还是应试技巧有所欠缺?是学习态度出了问题?还是心理压力过大?

他一边分析,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记录着他的思考和疑问。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办公室里只剩下他敲击键盘和翻阅纸张的声音。

大约八点多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林晓阳抬起头,看到苏雨晴端着一个保温饭盒站在门口。

“看你晚饭都没吃,给你带了点宵夜。”苏雨晴走进来,将饭盒放在桌上,里面是热气腾腾的粥和小菜。

“谢谢你,苏老师。”林晓阳心中一暖,多日来的疲惫和压力,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些许慰藉。

苏雨晴没有多问,也没有打扰他工作,只是搬了张椅子,静静地坐在旁边,拿出自己的备课本看了起来。偶尔,她会抬起头,看到林晓阳紧锁的眉头,眼神里流露出担忧和鼓励。

这份无声的陪伴,给了林晓阳莫大的力量,他不再感到孤单。

分析完数据,林晓阳觉得,光靠自己闭门造车是不够的,他需要听听学生们最真实的声音。他拿出手机,给班长周天宇、学习委员李梦琪,还有几个在班级里比较有想法、敢于说话的学生代表,发去了信息,问他们是否方便来办公室一趟,想和他们聊一聊。

都是住校的,不一会儿几个学生都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办公室。他们显然也对这次考试的结果感到焦虑和不安,迫切地想和老师沟通。

“林老师,我们……是不是让您失望了?”周天宇率先开口,语气带着自责。

“傻话,”林晓阳摇了摇头,“考试失利,不是任何一个人的错,是我们整个班级遇到了问题。老师想听听你们的想法,这次考试,大家感觉怎么样?问题出在哪里?”

起初,学生们还有些拘谨,不敢畅所欲言。但在林晓阳真诚的目光和苏雨晴温和的鼓励下,他们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我觉得……是复习节奏有点乱。”李梦琪小声说,“前段时间尝试新的学习方法,挺有意思的,但好像……占用了不少复习基础知识的时间。”

“对对对,”另一个男生附和道,“特别是数学和物理,好多基础概念和公式,感觉都没记牢,考试的时候一紧张就忘了。”

“还有就是压力太大了!”一个女生忍不住说道,“越临近考试,越焦虑,晚上都睡不好,考试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

“林老师,我觉得您之前搞的那些活动挺好的,能激发兴趣,但是……好像跟考试关系不大?”

……

学生们七嘴八舌,将他们感受到的问题、困惑和建议,都坦诚地说了出来。有对林晓阳之前教学方式的反思,有对自身学习状态的剖析,也有对未来复习方向的期待。

林晓阳和苏雨晴认真地听着,不时地记录,偶尔插话引导。这场深夜长谈,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通过这次交流,林晓阳对班级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改革,确实存在操之过急、脱离实际的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到高三应试的特殊性和学生们的接受能力。

送走学生们后,林晓阳立刻根据刚才的交流和自己的分析,开始重新调整策略,制定新的班级管理和教学计划。

他决定,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回归基础,狠抓落实。课堂教学以老师精讲为主,辅以针对性的练习;同时,保留并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其应用于错题分析和难题攻关,实现“兵教兵”,提高效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分层作业和弹性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加强心理疏导,定期开展主题班会,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

他还连夜给几个关键科目的老师发去了信息,沟通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形成教学合力。

苏雨晴一首默默地陪在他身边,时不时地提出一些建议。两人一起讨论,一起修改,不知不觉,窗外的天空己经泛起了鱼肚白。

一份全新的,《(18)班期中考后整改及复习提升计划》终于初步成型。

林晓阳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一股清冽的晨风吹了进来,让他混沌的大脑清醒了不少。他看着远处冉冉升起的朝阳,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反思,有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期待。

他转身,将打印好的新计划递给几位最早在教室的学生代表。

“这是老师初步的想法,你们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和修改的?”

学生们接过计划,认真地阅读起来。当他们看到计划中既有对基础的强调,又保留了他们喜欢的互动模式,还增加了心理疏导等内容时,脸上露出了惊喜和认同的表情。

“林老师,这个计划……我觉得挺好的!”周天宇第一个表态。

“嗯,感觉很全面,也考虑到了我们的实际情况。”李梦琪也点头赞同。

其他几个学生代表也纷纷表示支持。

看到学生们积极的反应,林晓阳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了一半。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路会更艰难。但他相信,只要师生同心,目标一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晨光透过窗户,洒在林晓阳略显疲惫却重新焕发光彩的脸上。他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坚定的光芒。他要带领(18)班,从这次“滑铁卢”的废墟中,重新站起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