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逆风破晓
高三逆风破晓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 > 高三逆风破晓 > 第41章 个性化辅导

第41章 个性化辅导

加入书架
书名:
高三逆风破晓
作者:
爱吃凤梨猪手的滑头鬼
本章字数:
6656
更新时间:
2025-04-29

期中考试的成绩单像一块沉重的铅块压在林晓阳的心头,鲜红的数字无情地揭示着高三(18)班的现实——整体成绩在年级垫底,更令人揪心的是班级内部巨大的差异。赵雪、李梦琪等少数尖子生依旧名列前茅,而像吴佳佳、陈丽这样的学生,多门科目不及格,分数低得让人不忍卒睹。中间层的大部分学生也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缺乏突破的动力。

"这样下去不行……"林晓阳看着电脑屏幕上刺眼的数据分析图,眉头紧锁。传统的"一锅炖"、"齐步走"教学模式,显然无法适应(18)班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尖子生觉得"吃不饱",学困生觉得"跟不上",中间层则随波逐流,失去了方向。

他猛地一拍桌子,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必须改变!不能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了!"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逐渐成形——个性化辅导,因材施教。

第二天班会课,林晓阳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台下或迷茫、或麻木、或好奇的眼神,深吸了一口气。

"同学们,期中考试的成绩大家都看到了。"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班的情况比较特殊,大家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得到最有效的提升,我决定尝试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个性化学习计划。"

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什么是个性化学习计划?"有学生小声嘀咕。

"简单来说,"林晓阳解释道,"我会根据大家期中考试的成绩和日常表现,并结合各科老师的意见,暂时将大家分为A、B、C三个层次。"

他话音刚落,台下的议论声更大了。

"分层?这是要搞重点班和普通班吗?"

"那我岂不是要去C层了?好丢人……"

"A层是不是就有优待啊?"

林晓阳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大家先别急。这个分层不是为了给大家贴标签,更不是搞区别对待。它的目的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同学,能有更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他接着解释:"比如,C层的同学,目前的目标是夯实基础,我会和各科老师沟通,给大家布置一些更侧重基础知识巩固的作业和练习,确保大家能跟上课堂进度,掌握最基本的内容。B层的同学,目标是在巩固基础的同时,提升解题能力和思维拓展,作业难度会适中,鼓励大家查漏补缺,争取突破。而A层的同学,学有余力,我鼓励你们在完成基础任务后,挑战更高难度的题目,进行拓展学习,保持领先优势。"

"那考试怎么办?还是一张卷子吗?"赵雪举手提问,她显然更关心最终的评价方式。

"考试暂时还是一样的。"林晓阳坦诚道,"高考就是一张卷子选拔人才,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但个性化辅导的目的是让大家在现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进步。C层的同学把基础打牢,就能拿到基础分;B层的同学能力提升,就能冲击中高档分数;A层的同学则能挑战高分。最终的目标,是让整个班级都动起来,每个人都在进步!"

虽然林晓阳解释得很清楚,但学生们的反应各异。A层的学生大多比较平静,B层的学生则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而C层的学生,如吴佳佳,则低着头,脸上写满了不安和自卑。

推行个性化辅导,最大的阻力并非来自学生,而是来自固有的教学观念和部分老师的习惯。林晓阳利用课间和午休时间,逐一找到了各科老师沟通。

"老赵,你看我们班数学这个情况,"林晓阳拿着成绩分析表找到数学老师赵刚,"两极分化太严重了。我想请您考虑一下分层作业的可能性,给基础差的学生布置点简单的计算和概念题,让他们先把基础分拿到手,您看……"

赵刚推了推眼镜,眉头皱成了川字:"小林老师,不是我泼你冷水。高三时间这么紧,哪有精力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一张卷子都讲不完,还分层?再说了,高考又不分层考,现在搞这个,不是浪费时间吗?"

"赵老师,我理解您的顾虑。"林晓阳诚恳地说,"但您看吴佳佳她们几个,现在上数学课基本就是'听天书',连最简单的公式都不会用,长此以往,她们就彻底放弃了。我们稍微降低点难度,让她们先建立一点信心,哪怕每次进步一点点,也比完全放弃强啊!我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会在语文学科先做示范,也会协调各科的辅导时间和资源。"

赵刚沉默了,手指敲打着桌面,似乎在权衡。

"而且,A层的学生,我们也可以给他们布置些附加题,让他们有事可做,不至于觉得课堂无聊。"林晓阳继续补充。

"唉……你这个想法太大胆了。"赵刚叹了口气,"行吧,我先试试看,效果怎么样我可不敢保证。"

物理老师王梅那边相对顺利一些,她虽然也对效果表示怀疑,但对林晓阳这种勇于尝试的精神表示赞赏,同意配合。最支持林晓阳的,是英语老师苏雨晴。

"晓阳,我觉得你这个想法很好!"苏雨晴听完林晓阳的计划,眼中闪烁着赞同的光芒,"(18)班确实需要'对症下药'了。英语这边我完全支持你!我早就想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阅读和写作任务了。"

看到苏雨晴毫无保留的支持,林晓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谢谢你,雨晴!有你的支持,我更有信心了。"

"我们是搭档嘛,肯定要互相支持。"苏雨晴微笑着说,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显得格外温柔,"需要我做什么,随时开口。"

林晓阳看着她真诚的笑容,感觉连日来的疲惫都消散了不少,心中那份朦胧的好感似乎又清晰了一分。

个性化辅导计划正式启动。林晓阳变得更加忙碌了。他不仅要协调各科老师布置分层作业,还要利用午休和晚自习时间,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语文辅导,同时安排其他学科老师的辅导时间。

"吴佳佳,你看这篇文言文,重点是理解这几个关键词的含义,先把基本的字词搞懂,再去理解整体意思……"他耐心地给C层的学生讲解最基础的文言知识点。

"张涛,这道阅读理解题的思路是对的,但分析不够深入,你可以从作者的情感变化这个角度再思考一下……"他引导B层的学生提升分析能力。

"赵雪,这篇议论文写作,你的论证方法可以更多样化,尝试运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会让文章更有说服力……"他鼓励A层的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写作训练。

同时,他还精心安排了各科老师的辅导时间表:周一下午是数学赵老师的辅导时间,周三是物理王老师的,周五则是英语苏老师的。每位老师都按照分层计划,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他的付出,学生们看在眼里。起初的疑虑和不安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特别是C层的学生,当他们发现自己也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专属"作业,并在有针对性的辅导下弄懂了一个个曾经遥不可及的知识点时,眼中开始重新燃起微弱的光芒。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B层和C层学生的家长得知了分层辅导的事情,打来了电话。

"林老师,听说您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了?我家孩子本来就跟不上,您这样搞,不是让他更没信心了吗?"一位C层学生的家长语气中带着焦虑和不满。

"林老师,分层作业会不会让孩子觉得被歧视?会不会影响同学关系?"一位B层学生的家长也表达了担忧。

林晓阳耐心地向每一位家长解释:"请您放心,分层不是为了区分对待,而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得到最有效的帮助。我们的目标是让所有孩子都进步,而不是拉大差距。您可以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孩子的变化……"

两周后,一次突击小测验检验了初步的成果。成绩出来后,林晓阳惊喜地发现,虽然整体排名变化不大,但大部分学生的分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特别是C层的几位同学,基础题的得分率明显提高,有几个甚至及格了!B层的学生也在中档题上有了更好的表现。

这天晚自习,林晓阳正在给吴佳佳讲解一篇文言文的重点句子,讲得口干舌燥。吴佳佳低着头,很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眼中不再是全然的迷茫。

这时,校长正好巡视路过(18)班教室后门。他停下脚步,看着窗内那个年轻的班主任,俯下身子,耐心细致地辅导着那个全校闻名的"学困生",眉头微微舒展,若有所思地离开了。

晚自习结束,疲惫的林晓阳回到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准备收拾东西回家。灯光下,他发现自己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用略显稚嫩的字迹写着一句话:

"林老师,谢谢您没有放弃我。"

没有署名。

林晓阳拿起纸条,反复看了几遍,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驱散了所有的疲惫和委屈。他知道,这条路很难,质疑和挑战会一首存在,但他选择的方向,是对的。这微弱的光芒,足以支撑他继续前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