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三年八月十日寅时三刻,威海卫军港笼罩在浓稠如墨的晨雾之中。港湾里的海水泛着青灰色,十二艘战舰如同蛰伏的巨兽,静静等待着出征的号令。萨镇冰身着笔挺的海军提督制服,站在 "定远" 舰飞桥上,胸前的勋章在微弱的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他的右手紧紧握着黄铜望远镜,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目光穿透薄雾,死死盯着东方的海平面。
甲板上,水兵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最后的战前准备。弹药手们两人一组,合力搬运着沉重的炮弹,铜壳与钢铁甲板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这些经过改良的硝化棉火药炮弹,每一枚都承载着扭转战局的希望。炮手们半跪在克虏伯巨炮旁,细致地擦拭着炮膛,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与这些冰冷的钢铁巨兽进行最后的对话。
"报告提督!东南方发现烟柱!" 瞭望手的喊声如同一记重锤,打破了清晨的寂静。萨镇冰迅速将望远镜转向指定方向,镜头里,三列黑色舰影正劈开浪涛,气势汹汹地驶来。日军这次采用了双纵阵,"吉野" 号领衔的第一纵队航速极快,舰首的英制阿姆斯特朗速射炮泛着森冷的光泽,如同张开獠牙的猛兽。
"传令各舰,保持雁行阵!" 萨镇冰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却难掩其中一丝紧张。他扯动领口的金扣,将望远镜转向日军旗舰 "松岛" 号。这艘日本主力战舰的 320 毫米主炮正在缓缓转动,炮盾上的菊花纹章在朝阳下闪烁,仿佛在向清国舰队挑衅。萨镇冰突然发现对方阵型右侧出现微小间隙,如同猎人发现猎物的破绽,他立刻抓起传声筒:"济远、广甲两舰前出,伺机侧击!"
当双方舰队相距 4500 米时,"定远" 舰右舷主炮率先发出怒吼。橙红色的火光撕破薄雾,重达 300 公斤的实心弹拖着长长的白烟划过天际。伊东祐亨在 "松岛" 号舰桥冷笑:"不过是虚张声势。" 话音未落,观测员突然大喊:"左舷!清国炮弹!"
这发经过改良的开花弹精准命中 "桥立" 号舰艏,200 公斤 TNT 炸药轰然炸开。飞溅的钢板如镰刀般横扫甲板,正在装填炮弹的三名日本水兵瞬间被撕成碎片,残肢断臂散落在甲板各处。舰艏的 120 毫米速射炮也被炸得扭曲变形,炮管如同被折断的芦苇,无力地垂在一旁。伊东祐亨被气浪掀翻在地,军刀脱手飞出,在钢制甲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久久回荡。
"反击!全体齐射!" 伊东祐亨抹掉嘴角的血迹,嘶吼着爬起身。日本舰队的速射炮群立刻喷出火舌,每分钟 30 发的弹雨如同钢铁暴雨,朝着清国舰队倾泻而来。"镇远" 舰管带林泰曾感觉脚下剧烈震颤,抬头看见主桅上的观测员被弹片削去半张脸,残缺的尸体重重砸在甲板上,鲜血在白色的甲板上溅出触目惊心的图案。
"关闭防水隔舱!" 林泰曾扯破嗓子大喊。但己经太迟了,一枚 152 毫米炮弹击穿舰体,海水裹挟着火焰涌入锅炉房。二十名正在抢修轮机的水兵被高温蒸汽瞬间灼伤,他们的惨叫声混着金属扭曲声,在封闭的舱室内回荡,仿佛来自地狱的哀号。
此时的战场,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炮弹的爆炸声、水兵的惨叫声、战舰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的战争画卷。每一次炮击,都伴随着生命的消逝;每一次爆炸,都在海面上掀起巨大的水柱。这场海战,注定是一场血与火的较量,一场生与死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