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末日:穿梭星际种田求生
冰河末日:穿梭星际种田求生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冰河末日:穿梭星际种田求生 > 第77章 附带设施

第77章 附带设施

加入书架
书名:
冰河末日:穿梭星际种田求生
作者:
泡菜胡萝卜
本章字数:
4226
更新时间:
2025-06-12

第一次来新星的目标达成,易晓星随时可以回去,不过看到体内存储的元素还有十万单位,他决定再多待几天。

两台低空飞行地表地貌测绘设备只要返回,易晓星会充满电后再按照不同方位释放出去。

目前传送点基地还没有彻底完工,第一层封闭顶棚大约有20%没有铺设,主要是易晓星的智能机器人们不具备飞行功能,顶棚施工速度比较慢。

北面高墙建筑与房屋间的池塘己经挖好,只是开挖出来的岩石还没破碎。

南面城墙外的峭壁也在开挖中,大约有20台智能机器人负责开挖南面的峭壁,跟蓝星山坳庇护所不一样,传送点基地西面城墙都布设了自动防御激光武器系统,都开挖了瞭望孔和射击孔。

易晓星让机器人们运来清理出去的积雪,将池塘用积雪填满,一旦顶棚封顶完成,传送点基地内的温度肯定会升起来,到时候积雪化成水,池塘就算提前蓄水了。

岩石破碎到首径五厘米,易晓星认为用来种菜肯定不行,最起码要破碎到首径小于一厘米,还得混合草木灰。

易晓星只是空间物理学博士,不是微生物或生态学博士,不过儿时在乡下生活的经历,让他很清楚农家肥的作用,他吩咐机器人将草木灰和二十多天的排泄物充分混合。

趁着机器人们还在铺设顶棚,易晓星带着十台机器人将北面高墙建筑顶层的三台小型风电站安装完毕,将三套信号中继设施分别装到三个立柱里,又在立柱外侧敷设抗极寒硅胶材料。

做不到百分之百敷设,不过至少可以做到80%以上的敷设。

装完信号中继设备,易晓星返回庇护所最底下一层,在另一个房间内开始布设交互中心。

调试安装完毕,易晓星让梅三骑着电动雪地摩托车朝外跑,跑到接收不到信号的位置,再以信号中继设备为圆心做圆周行进,以测试信号中继设备在液氮温度下的传输范围。

好在测试的结果还算喜人,能达到30公里,跟正常情况下的100-200公里存在明显差异,但己经超出易晓星的预期。

二十多天的新星生活,易晓星发现新星昼夜温差不小,能达到30度左右,夜晚最冷时外部温度能达到零下200度,中午太阳正高时外部温度能达到零下165度。

昼夜温差自然也会影响信号的传输效率,因此易晓星在交互中心数据分析数学模型输出的3D地图上查找,最后决定在传送点基地东南约25公里处的一个山谷盘地里修建安置未来有可能送过来的第一批蓝星人类移民。

第一批蓝星人类移民易晓星将目光锁定在未来十个月内可能发生的集体跳蓝星发动机尾焰轻生的500对年轻夫妇。

按照易晓星了解到的人类种群繁衍数据,他准备建设西个村子,每个村子250户,这500对新人只安置在其中两个村子里,另外两个村子看看后续有没有其他合适的移民人选。

在没有搞清楚梅素沐上一世被谁枪杀前,易晓星不准备让联合政府知道自己在进行蓝星人类移民的尝试。

新元元年元月25日,传送点基地的第一层顶棚铺设完毕,庇护所内900平米的池塘也被积雪填平,因为积雪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易晓星专门让工程机器人开着压土机将池塘内的雪压实。

南面峭壁也开挖成功,机器人们正开着铲车将经过无数次破碎、首径小于1厘米的碎石子铺设到庇护所院子里,还有一部分机器人在碎石子最上面铺设混合了排泄物的草木灰,整个封闭庇护所内的味道非常难闻。

整个北面建筑40层,为易晓星提供大约40万立方米的仓库,在回蓝星前他要将随身空间内的物资全部倒腾出来放在这些仓库里面。

遗憾的是一些建材和配件可以放在仓库内,大多数日用品也可以放在仓库内,但食物类的物资从随身空间拿出来后都有保质期,这使得易晓星不太敢全部拿出来。

这次来新星只带了1吨木柴,近一个月无节制地燃烧,现在几乎消耗殆尽,即便易晓星觉得传送点基地还有太多附带设施没有完善,也不得不考虑返回蓝星。

最为关键的是,易晓星体内存储的元素己经不足8万单位,每天食用元兽肉、野果和变异金刚藤只能为他补充近千点元素,而且补充的数值越来越少,练习五禽戏和入定根本补充不了元素。

思来想去,易晓星决定将返回蓝星的时间定在元月27日,届时两台低空飞行地表地貌测绘设备会再回来一次,且传送点基地第二层间隔式光伏发电板封闭顶棚也会铺设完毕,可以测试一下新星发电与消耗能不能持平。

如果新星不需要建设,每天只启动一台家政机器人,基建设施全部进入休眠状态,单两台低空飞行地表地貌测绘设备的消耗,肯定能够维持住,只是如果还要建设第一批蓝星人类移民的村庄,就需要精确测算。

在传送点基地第一层顶棚尚未完工前,易晓星就撤掉雪屋暂住点,搬进传送点基地居住,遗憾的是他忘了在随身空间内放置家具,所以依旧只能用方木做脚、垫上一层木板做床,铺上三阶元兽老虎皮为褥子、盖上元兽坡鹿鹿皮为被子。

传送点基地一楼搭建了一座柴火灶,加上不管是外面高墙还是房屋墙壁,都夹杂了隔热隔音夹层,因此传送点基地室内温度始终维持在易晓星能够接受的范围,没有蓝星鹿城山坳庇护所室内温度高,但也没有低到不能承受的温度。

等到传送点基地三层封闭式顶棚全部架设完毕,再对一些缝隙实施封闭式处理后,传送点基地的内部温度自然可以慢慢提升上来,易晓星倒不怎么着急。

经历近一个月努力,新星上的落脚点算彻底搞定,易晓星认为只要不吝啬元素消耗,多跑几次问题不大,新星只会越来越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