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梅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岁月的沉淀:"我今年 51 岁了,从小家境富裕,作为独生女,父母疼我宠我,那时候的日子,真是像泡在蜜罐里一样甜。"
刘淑梅出生在北方一座工业城市。父亲是国营机械厂的技术骨干,母亲在纺织厂担任会计,都是令人羡慕的 "铁饭碗"。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她享受着父母全部的宠爱。
那时候的冬天,别的孩子还穿着打补丁的棉袄,她己经穿上了母亲亲手织的羊毛衫,领口和袖口都绣着精致的小花;
夏天,父亲总会骑着二八自行车,带她去冰棍厂批发奶油冰棍,让她在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中吃得满嘴甜腻。
国营大厂的生活区就像一个自成一体的小社会,有学校、医院、幼儿园、俱乐部。
刘淑梅从小就在厂办学校读书,每天放学和同学们在厂区里追逐玩耍,饿了就去食堂买个刚出锅的肉包子,生活无忧无虑。
父母对她的教育很是上心,虽然没有现在所谓的 "起跑线" 概念,但母亲会在晚上教她识字算术,父亲则给她讲各种故事,从《安徒生童话》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她心中种下了单纯美好的种子。
也许是因为从小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又没有兄弟姐妹的竞争,刘淑梅养成了温柔善良、单纯软弱的性格。
她总是习惯性地相信别人的话,不懂得拒绝,也不会算计。在学校里,同学找她借橡皮、抄作业,她从来不会拒绝;参加工作后,同事让她帮忙代班、整理资料,她也总是默默答应。
父母看在眼里,既心疼又担忧,他们知道,社会不像家庭那样单纯,怕女儿将来吃亏。
时光荏苒,转眼间刘淑梅到了 20 岁,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国营大厂的环境相对封闭,她的生活圈子几乎就是厂区和家庭。到了适婚年龄,父母开始操心她的婚事。
在那个年代,相亲是很常见的择偶方式,何况以刘家的条件,上门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
母亲的同事、父亲的朋友,纷纷介绍优秀的小伙子。有同样在国营厂工作的技术人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干部家庭的子弟。
他们大多长相端正,工作稳定,家庭条件不错,按照父母的想法,随便哪一个都能给女儿一个安稳的生活。可是,一向听话的刘淑梅却在这件事上犯了倔。
原来,她己经和同单位的庞大海偷偷谈起了恋爱。庞大海比她大两岁,在机修车间当工人。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在一个秋雨绵绵的下午。
刘淑梅抱着一摞文件去车间办公室,不小心滑倒在湿滑的地面上,文件散落一地。庞大海刚好路过,连忙帮她捡起文件,还贴心地递上一块干净的手帕。
从那以后,庞大海就像一个温暖的小太阳,闯进了她的生活。
他会在每天上班前给她带一份热气腾腾的豆浆油条,知道她喜欢吃甜食,时不时就塞给她一块水果糖;
下雨天,他总会准时出现在厂门口,举着伞等她下班;她生病的时候,他更是鞍前马后,又是熬粥又是买药,整夜守在她的床边。
刘淑梅从小到大都被别人照顾,庞大海的关心让她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渐渐对他产生了依赖。
可是,当她把庞大海带回家时,父母却惊呆了。眼前的小伙子穿着洗得发白的工作服,皮肤黝黑,长相普通,放在人群里确实毫不起眼。
更让父母难以接受的是,庞大海来自农村,家里有一个寡母和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妹妹,家庭负担很重。在父母看来,他们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怎么能跟着这样一个男人吃苦呢?
"淑梅,你听爸妈的话,跟他分手吧。" 母亲拉着她的手,眼中满是忧虑,"你看看他的家庭,以后有的是麻烦。咱们找个条件相当的,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不好吗?"
"妈,我喜欢大海,他对我好。" 刘淑梅低着头,小声说道,"再说了,家庭条件不好可以慢慢改善,我相信他会努力的。"
父亲则板着脸,严肃地说:"不是爸反对你自由恋爱,但是婚姻不是儿戏,你得考虑现实。他家里那么穷,还有个妹妹要养,以后你们的日子不会轻松的。"
平时温顺的刘淑梅这次却异常坚定,无论父母怎么劝说,她都铁了心要和庞大海在一起。
见父母不同意,她开始绝食抗议,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只是默默地流泪。看着女儿日渐消瘦的脸庞,父母心疼得不行,最终还是心软了。
在父母的无奈叹息中,刘淑梅和庞大海结婚了。婚礼办得很简单,就在厂区的食堂里摆了几桌酒席,庞大海的母亲和妹妹从农村赶来参加,母亲看着亲家母身上洗得泛白的衣服,心里又是一阵酸楚。
婚后的生活,起初就像刘淑梅想象的那样美好。庞大海对她依然体贴入微,每天早上会早起给她做早餐,晚上下班回来主动做家务;
周末休息时,会陪她去公园散步,或者看一场电影。不久,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孩子 —— 儿子浩浩,两年后又生下了女儿婷婷。儿女双全,让刘淑梅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家里的开销逐渐增大,照顾孩子也成了一个大问题。
那时候,厂里的幼儿园条件有限,而且孩子多,老师照顾不过来。庞大海看着妻子每天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显得有些疲惫,于是跟她商量:"淑梅,孩子这么小,放在幼儿园我不放心,要不你辞职在家专门带孩子吧。
你看,我妹妹现在也没工作,要不把你的工作让给她,这样咱们家也能有份收入,孩子也能照顾好。"
刘淑梅有些犹豫,毕竟工作是母亲帮她安排的,她对这份工作也有感情。可是看着两个可爱的孩子,想到他们需要母亲的陪伴,她还是心动了。"可是,我爸妈那边......" 她有些担心地说。
"别担心,我会跟爸妈好好说的。" 庞大海连忙安慰她,"咱们这都是为了孩子,他们会理解的。"
然而,当刘淑梅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时,遭到了强烈反对。母亲气得首掉眼泪:"淑梅,你怎么这么傻?工作多重要啊,这可是铁饭碗,你说让就让了?你以后靠什么生活?"
"妈,大海说得对,孩子现在需要我。" 刘淑梅小声辩解,"再说了,妹妹来了也能帮我们分担,等孩子大了,我再找工作就是了。"
父亲也严肃地说:"不是我们不疼孩子,而是你得为自己的将来考虑。庞大海的家庭负担那么重,以后要是有个什么事,你连个退路都没有。"
可是,此时的刘淑梅己经被家庭的温暖冲昏了头脑,她坚信庞大海会一辈子对她好,坚信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会越过越好。在她的坚持下,最终父母还是妥协了,而庞大海的妹妹顺利进入纺织厂,成为了一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