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大帝
文道大帝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文道大帝 > 第65章 人间震动,天子降诏!

第65章 人间震动,天子降诏!

加入书架
书名:
文道大帝
作者:
土豆不吃包子
本章字数:
2952
更新时间:
2025-06-09

仙门之上,文锋惊世。

王也一战破九宗之问,文道之威,压制道法剑律,震慑九天!

此战之后,他的名字不仅传遍诸子百家,更如神谕般自天外回响,响彻人间!

出云国,皇城之巅。

紫宸殿内,天子赵景曜负手而立,望着面前投影而成的“天问讲道”之景,久久无言。

他披着金龙天袍,双鬓虽未白,却己有沉重帝心的沧桑。

“他当真……文压仙门?”

殿下重臣,几无一人敢应。

太傅赵原拱手而出,缓声道:

“陛下,王也此番破宗三问,己非凡人。”

“文道共鸣,百家共振,此乃‘天启’之象。”

“陛下若不表态,恐天下士子皆归其名,朝廷文统,反受削弱。”

另一侧,吏部尚书却面露忧色:

“但此子年仅十五,心性未定,若立为文主,难控也。”

“况且其一人压制百家,诸子怕是心有不服。若百家反上朝廷,必为隐患。”

“依臣愚见,不若先封爵,安其心,再以礼驭之。”

赵景曜神色不动,许久方问:

“若封他为官,该居何位?”

群臣一时沉默。

他乃文道之主,却未出仕半日,无功无爵。

然若只是庶官低位,则是贬低。

若授高位,却无资历,又恐激起朝中文臣不满。

太傅赵原思索片刻,低声开口:

“陛下……或可封其为——国子监祭酒。”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国子监祭酒?那可是文教之首、天下士林领袖!”

“太傅此举,未免太过!”

“何况……此位当年只由大儒正臣坐镇,怎可轻授一少年!”

可赵原却凝声道:

“正因其文道无人能敌,若不能居高位,百家失序,士林混乱。”

“他不为朝臣,则文人无主;若他为民间散修,诸侯谁可驭之?”

“若为吾主所封,名正言顺,百家亦当归心。”

赵景曜沉吟片刻,终点头。

“拟诏!”

“封王也为国子监祭酒,掌天下士子教化之权,赏金印一枚,册文一道!”

“并传朕意:太子未学正道,文锋难振,特请王也代讲太子讲学,授文道之纲纪!”

“若其肯受,朕亲迎之!”

……

皇令传下,天下震动!

文宫震动!

儒门七宿、诸子百家、朝野百官,无不哗然!

【国子监祭酒——朝廷文教之首,位同三公,地位尊崇至极!】

【太子讲学者——帝师之责!古来唯有圣人、国师、天策之才方可任之!】

王也,仅十五岁,便被赐以双职!

其势之盛,举世无双!

……

儒门大议。

孔端儒拂袖而叹:“他若真受此位,恐我等老儒……需重新拜师了。”

墨家议堂。

柳正沉声:“文不止锋,他若不愿成帝之臣,而愿为苍生之士……我墨家愿奉其为友。”

法家律府。

宋律闭目:“律不能驭心,法不可限魂。此子将来……怕是要以文定国,以笔驭法了。”

诸侯亦纷纷表态:

齐王:“王也若愿来我齐地讲学,我愿倾国而迎!”

燕公:“能得王也一策,我燕地可重振青铜兵锋!”

吴地女王更是亲书长笺,遣美女信使北上,请王也赴吴地讲“女学大篇”,大有异图。

……

太清书院。

张宗师捧诏入内,亲递王也。

他看着眼前青衣少年,眼中尽是复杂神色。

“你,可想好了?”

“这一纸诏书,非但封你为‘文官之首’,更将你推向朝廷风浪,百家锋口。”

“你若接了,从此不得退身为俗士,不得避争做隐修。”

“若拒了,便得罪天子,失万民荣宠,诸侯或不服,天下或不安。”

王也静默片刻,忽然轻声道:

“文道本是为天下,不为一人。”

“天子若以天下之名问我,我便以苍生之道答之。”

“我王也——接了。”

张宗师神色一震:“你真肯接?你知那意味着什么?”

王也却只是缓缓将那金印接过,轻轻道:

“意味着,从今日起,我不仅要讲文章,还要讲——国运。”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