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试将近,太华书院最负盛名的“试剑楼”于今日开启。
此楼非比寻常,分三层,镇压文气灵机,历来为书院诸生试道立威之地。楼前设“碑榜”,榜上前十,皆为儒道精英,名动太学者无一不是日后朝堂栋梁。
而这一次,王也首次踏足。
书院主教习儒、太学山长、各门老儒,以及新生、弟子、朝廷使者,纷纷到场观战。
更有数十位出自六大儒门的青年翘楚齐聚于楼前,皆为争夺“春试十英”资格而来。
苏清漪与赵虚白也赫然在列。
此刻,王也一袭青衫立于台下,目光如炬。
“王也,你虽有一诗之功,但今日之战,比的可不是意气,而是真正的——文道实力!”
说话者,是“律宗门下”弟子,善用法文构律制敌者陆元策,为“太学春试前十种子选手”之一。
王也淡淡一笑:“不打嘴仗,有胆就试一试?”
“好!”
陆元策手执墨笔,挥袖如风。
“法令如山,封镇西方!”
哗——
只见他一笔落下,天地间浮现一座巨大金色文字:
“禁”!
此字飞腾而出,封锁西周气机,竟欲压制王也所引浩然之气!
台下众人眼中闪光:“这是‘御字封灵’!律宗镇宗技之一,他一上来就是杀招!”
王也神情不动,手指在空中一抖:
“你以律法镇我,我便以义理破你!”
他执笔首书六字——
“君道堂堂,义之所在!”
轰然一声!
墨气喷薄,一股比“禁”字更大的金字浮现虚空:
“义”!
“义”与“禁”两字在空中激烈碰撞,字影炸裂,溅起大片文气碎光,如同两军对峙!
众人骇然。
这不是简单文斗,这是“字阵争锋”!
王也竟己初步掌握“文阵对杀”之术!
陆元策面色一变,刚欲再次出手,忽听得一声轻喝:
“让在下来接王公子一战。”
声音清冽,步履沉稳,一位身着白衣、腰佩银笔、神情冷峻的少年走上前来。
“赵虚白?”
“竟是赵家之子?文、武、道三通之人?”
王也目光一凝,这赵虚白,早在楚惊鸿落败后便在观察自己,分明有深意。
赵虚白抱拳:
“赵某对王公子久仰。愿以文会之,三题为限,斗笔不斗命。”
王也点头:“好,三题而战,你我共立试剑楼前!”
赵虚白目光一沉,挥手出题:
第一题:文道与战道,可共存否?
众人倒吸冷气!
这是太学历来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
若答“可”,须言其共理;若答“不可”,则陷儒武对立之讥!
王也提笔,微笑:
“文不避兵,兵不弃理。若圣人操戈,亦是为正。”
随即落笔写诗——
“墨客胸藏百万兵,纸上谈锋亦争鸣。
不求笔落封王侯,但使文光照九城。”
轰!
诗成,天地间墨气狂涌,王也身后竟浮现万卷虚书之影,凝成**“书阵”初形**!
赵虚白面露异色:“文气化阵……你己初通‘墨魂篇’?”
“第二题!”
他不敢再留手,咬破指尖,写下血笔题:
题曰:人之为人,贵何在?
王也眸光一凝。
这不是单纯斗法,更是“心识之问”,如答错,心念失守,文宫将毁!
但他仍毫不犹豫落笔成文:
“非血肉、非,乃心有乾坤,有礼存纲。
世间百态皆过客,独留正气在人间。”
——
诗落,虚空震动,天地生辉!
一缕青金之气从王也胸前升腾,竟破体而出,凝成一枚小小笔印!
台下山长霍然起身:
“那是……文印?!他文宫己稳,可入‘下言境’!”
“王也,文魂己成!”
赵虚白身躯震颤,强压心悸之感,眼中却多了几分敬意。
“好,你是真才实学,赵某服了!”
“但——”
他望向试剑楼顶,目光冷厉。
“楼中还有三人,皆为宗门派入者,他们……不会给你文斗的机会。”
“他们用的,是杀人之法。”
王也双目如电,语气坚定:
“那正好,我也想试试,笔可斩几头蛮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