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书院一战,王也以诗破敌、以气御锋,震惊文坛。
消息传回京城皇宫,引起轩然大波。
当今皇帝——出云天子赵景曜,年少即位,素来重武轻文,但此时却在金銮殿中破天荒地下旨:
“王浩然之子王也,诗斗胜才子楚惊鸿,引动浩然正气,实乃我大出云百年未见之文才!传召入宫,朕要亲观其文。”
——
数日后,王也乘王府专辇进宫,面圣于“承明殿”。
初见天子,王也顿觉这位年轻皇帝气度非凡,身着玄金龙袍,英俊威严。赵景曜并未高坐龙椅,而是在御案后亲自翻阅王也的诗稿。
片刻,他点头赞道:“好一句‘非名非利非苟活,天下敢道是君子’!有我祖宣皇之风!”
他将诗卷轻轻合上,面露笑意:
“朕观你才具不俗,赐号‘青墨书生’,入太学列名榜首。自今日起,太华书院之春秋阁,听你择师而学。”
王也抱拳谢恩:“臣谢陛下隆恩。”
“不过——”赵景曜目光一凝,“你既能修文入道,朕倒想知道,你可有心问鼎儒门圣境?”
王也心中一震:“圣境?”
赵景曜淡淡一笑:“你且不知,这天下儒道之极,是为文圣。据传千年前曾有一人,提笔为剑,字成万军,镇压妖魔百万里。自那人死后,文道衰落,后人未再得见圣境。”
“你若真想复兴文道,不止要斗这俗世,更要问鼎天上圣境。”
他声音如雷:
“朕给你荣耀,给你势力,也给你敌人。你能扛得起?”
王也目光炽热,首视皇帝,缓缓开口:
“若文不能御世,书不能载道,那便让我,来重立天地之心。”
赵景曜哈哈大笑,起身抛下一物:“很好!这是‘青云佩’,我亲封你为太学特贡生,可通政院、出京历练,亦可调动书院资源。”
“且去。三月之后,朕设‘文武大朝试’,天下才俊聚集于京。若你能立于朝试前十,朕亲赐‘从六品翰林官职’!”
“记住,王也——”
“这世道不只要武道称尊,也该让文人再立锋芒。”
——
王也出宫时,手中佩带“青云佩”,立即引起书院乃至朝中震动。
与此同时,书院春秋阁中,一众老儒面色凝重。
“王也太过张扬,若再让他得势,恐压过我们‘太学六门’……”
“呵呵,王浩然父子,是想再走回儒门掌权之路。”
而在书院后山,一位白衣负剑的青年睁开双眼,眸中似有雷光。
“王也?文斗胜楚惊鸿,得天子青睐?”
“太子让我盯的人,倒是有趣得很。”
此人,正是太子门下“西门破军”之一——剑阁世子,沈青霄。
……
【与此同时——边疆消息传来!】
西北边陲,玄岳关告急!
魔族再现,风沙遮天,数十万武夫浴血奋战,前线告急,朝中震动!
更有密探来报:魔族此番现世,竟与山中仙宗有关!有“人族宗门”暗中勾结外敌,图谋“立道于外、乱道于内”!
朝局即将风起云涌,王也所踏的文道之路,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