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书院,春秋高台之上,众目睽睽。
楚惊鸿一袭白衣,神情傲然,手执狼毫,己将“文气”调动至极致,袖袍鼓动间隐有灵光闪烁。他乃太华书院“十才子”之一,天资出众,文宫稳固,己修至文宫境巅峰,一步之遥便可迈入言法境!
而王也,虽有初成文宫之名,但毕竟才入书院,境界未知,在众人看来,无异于以卵击石。
“既然你不怕丢脸,那便先出题吧。”
楚惊鸿轻哼一声,抖手落笔,写下一行金钩铁划的大字:
题曰:春秋争鸣,何为君子?
这题,看似普通,却深藏杀意。
“春秋争鸣”乃诸子百家起源,非儒独尊之时。若王也答以儒言,则被讥为固步自封;若答非儒之言,则陷自乱根本之局!
“这楚惊鸿,果然心思狠毒。”苏清漪秀眉微蹙,暗道不妙。
台下众生哗然,不少士族子弟露出笑意,等着看王也如何下不来台。
王也却神情自若,缓缓提笔,笔锋落纸,气机忽凝。
一字一顿,落下七言:
“春秋乱世无明主,礼崩乐坏鬼神哭。
百家争鸣真为道,千人千面终成俗。
但问心中何为正,惟持浩气冠群儒。
非名非利非苟活,天下敢道是君子!”
轰——!
最后一句落下,文气如雷,席卷全场!
只见台上白纸自行卷起,一缕青气从字中喷薄而出,竟在空中化作一柄长笔虚影,犹如天剑,首指楚惊鸿!
言出·风雷生!
这是真正踏入“言法之境”的表现!
台下顿时寂静无声,片刻后炸锅一般!
“怎、怎、怎么可能……王也才文宫初成,就能引动文气凝形?!”
“这根本不是普通的文气,这是——浩然正气?!他竟能以诗激发天地感应?!”
“那是传说中只有大儒才能修出的‘气中化形’,他才多大年纪!”
楚惊鸿脸色大变,连忙挥笔为盾,强行以“七修古文诀”构筑文阵,但那笔影却凌空一斩,文阵崩碎,楚惊鸿喷出一口血,踉跄倒退三步!
台下苏清漪微张红唇,目露震撼。
赵虚白在高台远处望着此幕,眯起双眼,脸色阴沉。
王也收笔而立,缓缓抬眸,声如洪钟:
“问我何为君子?答曰:守正不阿,虽千万人吾往矣!”
他环视西周,昂首道:
“诸君,你们还要沉溺于粉饰太平、附庸风雅吗?这文道,岂是空谈仁义?我王也,愿为开路之人,斩尽虚伪、首指天心!”
风起,衣袂飞扬。
这一刻,众多新生,竟无人敢与之对视。
那原本名声狼藉的“纨绔王公子”,仿佛一夕之间,成为了太华书院的一座丰碑。
文斗之威,名动书院!
——
【第六章预告】:《天子赐名·太学风云》
王也文斗一战,震动太华书院,引来天子钦命面试;
朝中旧党新贵对王家虎视眈眈,王也初登庙堂之阶;
与此同时,边疆战火起,妖邪再现,武人宗派、修仙宗门将先后登场!
文与武,儒与道,旧与新,皆将在这高武世界风云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