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大帝
文道大帝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文道大帝 > 第73章 暗流涌动,皇族惊心!

第73章 暗流涌动,皇族惊心!

加入书架
书名:
文道大帝
作者:
土豆不吃包子
本章字数:
2686
更新时间:
2025-06-14

出云皇城,紫宸殿。

玉阶凌云,丹凤金瓦。皇宫深处,重重禁军封锁,连内侍皆被屏退。

赵景曜负手而立,静静望着殿外一方金墨画卷。

那画,是今晨王也登坛讲道实录。

少年青衫,手执简书,言辞峥嵘,语惊西座。

那一瞬,哪怕是九五至尊的他,也分明感受到文气冲霄、山河震颤的力量!

一股无法忽视的威压——不来自兵马,而来自民心!

“文道帝师……”

赵景曜喃喃自语,忽而转身,挥手一召。

殿门开启,一位老者踏入。

他身披紫金蟒袍,双鬓花白,目光如炬,身后佩剑铿然作响,正是当朝皇叔,镇国大将军——赵澜山!

“陛下召臣至此,不知有何密议?”

赵景曜不答,反倒将画卷抬起:“皇叔,此子如何?”

赵澜山目光凝重,道:“才情惊世,心性凌绝,若处乱世,或能自立为王。”

赵景曜静默良久,轻声道:“朕亦是如此想。”

“王也文压百家,夺诸子共鸣,又得民间敬仰,如今封帝师,朝堂中人却多有忧议。”

“你说……他若有异心,出云如何?”

赵澜山目光如刀:“陛下莫言妄语!”

“王也之道,不在皇权,乃在苍生。若他真要谋反,早在讲道之日可拥百子而起,民心自归,无需等今朝。”

“但也因此,更不可轻待。”

赵景曜沉吟点头:“正因其‘无意王权’,反使朕忌惮。若将来朝中有乱,他的‘清名’、他的‘文锋’,只怕比兵锋还可怖。”

赵澜山忽然拱手而拜:“臣有一策,可保陛下心安。”

赵景曜眼中微动:“愿闻其详。”

赵澜山肃然道:“扶他,更要困他。”

“臣请设‘文道司’,名为辅帝师讲道,实为监其势!”

“又请陛下赐其封地,不在京畿,而在南域,距皇都千里,可赏,不可控。”

“文道自成国心,不可近帝心。”

赵景曜皱眉:“你是要我,将他‘边封’?”

“臣不敢。”赵澜山低头,“但帝师若太盛,朝臣不安,异姓王之乱,不在武侯,而在名士!”

“文道之主,若不拘束,天下之心,或非归陛下。”

赵景曜沉吟不语。

片刻后,轻叹一声:“你也怕他了?”

赵澜山冷静如常:“臣不怕王也,臣怕的,是‘千年再出一圣’,而这圣人不姓赵。”

……

当日午后,一道密令自紫宸殿发出,送往内阁。

密旨内容如下:

——“设文道司,助帝师讲道于天下,司中不归六部统辖,唯奏于朕。”

——“赐王也封地于‘归云南州’,设书院、讲坛、自选文臣辅佐,赐金百万,田万顷,号曰‘文道圣府’。”

一面天恩浩荡,一面远封千里。

朝堂震动,士林无语,诸子百家多有愤然。

有人言:“帝王疑心,文道难行。”

也有人冷笑:“封而不禁,赵景曜……亦不凡。”

唯有王也,于书案前静静观阅密旨,良久,展颜一笑:

“离京千里,避权万里。”

“也好,我本不欲近权,如今——反而得自在天地间,一展我文锋了。”

他起身,望向南方,低语:

“归云南州……听说多山川古韵,可开百书之堂,讲千万民之理。”

“赵景曜,你想封我?”

“可我偏要——扬我文名于千里外,夺你人心于万里中。”

……

夜色下,一艘南行云舟缓缓起航。

舟中王也,青衫翻卷,笔墨未干。

那一夜,天光星火,照见一个少年帝师的背影。

他走的不只是远道,而是文道之途。

他将用“文”,去撼天下,去证万民,去与皇权并肩、甚至抗衡。

……

【本章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