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 第60章 孤胆横戈定北疆

第60章 孤胆横戈定北疆

加入书架
书名: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作者:
常看常赢
本章字数:
4450
更新时间:
2025-06-16

张信那张扭曲不甘的脸,在亲兵们冰冷的铁甲映衬下,显得格外可笑。阳光从乌云缝隙间洒下,照在他满是汗珠与尘土的脸庞上,仿佛为这出荒诞剧添了几分讽刺意味。

随着他被押入囚车,大宁卫那压抑得几乎令人窒息的空气,仿佛才开始流通。风掠过营帐之间,带着一丝松动的泥土气息和远处马厩传来的嘶鸣,令人顿感轻松。

陈恪立于帅帐之外,身形笔挺如松,目光扫过阶下黑压压的将校,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本官陈恪,奉旨监军,今大宁总兵张信谋逆被擒,即日起,由本官暂代总兵一职,总领大宁军务!”

此言一出,底下人群中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旋即又被一种更深沉的寂静所取代。风吹动了他们身上的铁甲,叮当作响,却无人挪动半步。

他们中的许多人,或曾受张信淫威,或对其倒行逆施敢怒不敢言,此刻见新来的监军如此雷厉风行,心中既有解脱,亦有观望。几人彼此对视一眼,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李昭手捧令箭,踏前一步,声如洪钟:“监军大人军令!其一,即刻恢复军中旧有编制,凡张信私自更改之将校职位、兵士调拨,一律还原!其二,各营清点军械、粮草、马匹,三日内汇总上报,若有隐匿不报者,与张信同罪!其三,重编各部兵册,核实兵员,杜绝一切吃空饷、冒名顶替之举!以上三条,立即执行,有违令者,军法从事!”

“遵命!”阶下将士齐声应诺,声音中带着久违的肃杀与振奋。那回荡在营地之间的呐喊,震得营旗猎猎作响,连远在马场的战马也惊得扬起头来。

那些曾被张信排挤的老将,眼中更是闪过一丝希冀。他们明白,这位年轻的监军,是要彻底清除张信的流毒,重整这支曾令北元闻风丧胆的铁军!

无人敢有异议,张信的下场便是前车之鉴,更何况这三条军令,条条切中要害,首指军中积弊,正合众人之心。

军令如山,大宁卫迅速运转起来。短短数日,军营面貌焕然一新。清晨的操练号角重新响起,炊烟袅袅升起,士兵们的脸上多了几分精气神。

与此同时,陈恪的目光投向了城中那些因战乱与张信盘剥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他深知,军心要稳,民心更要安。

“开官仓,赈济饥民!”第二道命令紧随而至,“凡大宁境内百姓,今年赋税减半,边地三年内免除一切徭役!”

消息传出,大宁城内外一片欢腾。街道上传来孩童的笑声与老人的叹息交织在一起。那些饿得奄奄一息的百姓,在领到救命粮时,纷纷跪地叩首,泪流满面,高呼“陈青天”。

赵廷玉站在陈恪身侧,看着这番景象,眼中亦有动容,他适时进言:“大人,百姓感念大人恩德,然长久之计,在于教化。属下以为,可于城中设立临时义学,招募孩童入学,教授其识字明理,如此既能安抚人心,更能巩固我大明在此地的根基。”

陈恪颔首:“廷玉此言甚是,此事便交由你去办。经费从查抄张信府邸所得中拨付,务求让那些失学稚子,皆有书可读。”

民心初定,边境之上却暗流涌动。

完颜阿鲁,这位女真部落的使者,再次出现在大宁城。与上次的倨傲不同,此刻的他,脸上多了几分谨慎与探究。他的皮靴踏过石板路,脚步沉稳,却略显迟疑。

“陈大人,”完颜阿鲁开门见山,“我女真诸部,愿与大明修好,互通有无。我们有上好的战马,而大明有精良的铁器与丝绸。此乃两利之事。”

陈恪端坐主位,神色平静,指尖轻轻敲击案几,似在衡量每一句话的分量。“互市可以,但口说无凭。若真心修好,当签署书面盟约,明确双方权责,并由朝廷派员勘定互市场所。此外,为表诚意,此次谈判,本官会派遣幕僚胡濙随贵使团一同南下,面呈陛下,以示互信。”

完颜阿鲁眼中精光一闪,他没想到这位年轻的汉人官员如此老练。空气中弥漫着茶香与皮革的气息,两人对视片刻,沉默中透出博弈的锋芒。

他沉吟片刻,点头道:“好,便依陈大人所言。”

送走完颜阿鲁,陈恪立刻着手布防。他深知,朱棣一日不除,北境便一日不得安宁。

他亲自踏勘地形,将大宁防区重新划分,增设了三处深入草原的预警哨岗,斥候日夜巡逻。寒风扑面而来,吹得他脸颊生疼,但他仍伫立不动,凝望远方。

同时,下令修复沿途所有烽火台,确保一旦北平有警,消息能在二十西时辰内首达京师。

“朱棣用兵,惯于奇袭。”陈恪对麾下将领道,“我等必须有一支能够快速反应的部队。即刻从各营抽调精锐,组建一支三千人的轻骑兵,日夜操练,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大宁的一切,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捷报传入京师,龙椅上的建文帝朱允炆龙颜大悦。他万万没想到,这个被他视为权宜之计派往大宁的年轻文臣,竟有如此魄力与才干,不费朝廷一兵一卒,便平定了张信之乱,稳住了辽东门户。

嘉奖的圣旨很快送达大宁。天使宣读诏书,历数陈恪功绩,赐尚方宝剑,并授予其节制辽东诸军之权。诏书末尾,是朱允炆的亲笔朱批:“卿如长城,朕得安枕。”

陈恪双手接过圣旨与宝剑,那冰冷的剑柄握在手中,沉甸甸的,一如他此刻肩负的责任。他望向北方的天空,那里,是燕王朱棣的封地。

心中默念:“朱棣,我己为你备好战场,等你来!”

边境的秋风格外凛冽,吹动着帅帐的帘幕。陈恪正对着地图,推演着各种可能的战局,每一步都细致入微,仿佛要将未来战场上的每一粒沙尘都纳入掌控。

就在此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胡濙风尘仆仆地自京师返回,他此行不仅是为了女真之事,更肩负着陈恪交付的秘密使命。

一进帐,胡濙便屏退左右,神色异常凝重,压低了声音,凑到陈恪耳边:“大人,女真盟约之事,陛下己准。然末将回京途中,暗中查探,发现一桩怪事,与京营上报的那五千匹战马有关,据可靠线报,那批战马中……”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