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太子重生,大秦由我定
戾太子重生,大秦由我定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戾太子重生,大秦由我定 > 第38章 兴儒法,寻先祖

第38章 兴儒法,寻先祖

加入书架
书名:
戾太子重生,大秦由我定
作者:
萨满爱蹦迪
本章字数:
4546
更新时间:
2025-06-08

廷尉府的血腥洗礼,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将咸阳城内积压的阴霾涤荡一空。

菜市口被冲刷干净,但空气中弥漫的血腥气味,以及百姓眼中残存的震惊与敬畏,无不提醒着所有人,大秦的天,变了。

曾经那些作威作福的豪强与官吏,如今己成刀下亡魂,他们的家产被查抄,族人或流放或充役,秦律的严酷与新君的决绝,深刻地印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咸阳宫朝堂之上,气氛亦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往日里有些官员的窃窃私语,此刻全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百官垂首肃立,连呼吸都仿佛刻意放轻,生怕触怒了御座之上那位年轻的帝王。

扶苏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目光扫过殿内群臣。他能感受到那股深植于心的恐惧,但这恐惧并非他所求的最终目的。

恐惧只能带来暂时的顺从,却无法凝聚人心,更无法支撑一个万世帝国。他要的,是令行禁止,是民心归附,是在法治的框架下,注入仁德的活水。

“诸位爱卿。”扶苏的声音平静而洪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昔日赵高、赢成之流乱政,奸佞横行,致使国本动摇,民怨沸腾。今日之举,乃是拨乱反正,以正国法。然,清吏治,肃朝纲,仅是治标之策。”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一位须发皆白、身形清瘦的老者身上。

此人正是叔孙通,虽在秦廷任职,却素来以儒学见长,在秦法独尊的氛围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大秦立国以来,以法治天下,疆域广阔,军威赫赫。然法虽严苛,教化却有所不足。朕思之,欲使大秦长治久安,万世不衰,当法礼并重,刚柔相济。”扶苏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带着深思熟虑的份量,

“叔孙通。”

“臣在!”叔孙通闻言,心头一震,连忙出列,躬身应道。

“朕欲重修秦律,使之更臻完善,同时,亦欲弘扬礼仪教化,重建社会秩序。你素来精通儒学,于礼仪一道更是深有造诣。”

扶苏的声音带着一丝柔和,却又蕴含着帝王的权威,“朕命你,与廷尉府协同,在不损及秦法根本的前提下,参酌古今礼制,修订朝堂与民间之礼仪规范。并筹建学宫,广招天下学子,传授经义,以礼教化万民。此事,你可有信心胜任?”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秦以法治国,焚书坑儒之举犹在耳畔,如今新君竟要重用儒生,甚至要“弘扬礼仪教化”?这无疑是对秦国传统的一次巨大冲击。

叔孙通却是老泪纵横,激动得浑身颤抖。他一生所学,在秦廷中始终难以施展抱负,如今,新君竟赋予他如此重任,这不啻于为儒学在大秦打开了一扇大门!

“臣……臣万死不辞!陛下英明,此乃万民之福,大秦之幸!”叔孙通颤声拜道。

扶苏微微颔首,心中却波澜起伏。

“儒法并用,这便是我的路。”他心中默念。他深知秦始皇的速亡,在于其暴政与独尊法家,忽视民心教化。

而汉朝的仁政虽赢得了民心,但在后期又出现了儒生空谈误国、地方豪强坐大、中央集权削弱的弊端。他曾是刘据,深谙汉武帝时期儒法并用的尝试,也知道汉朝后期儒学独尊的弊端。

“我既是扶苏,也曾是刘据,更是刘邦的后代。我了解秦的强大,也知晓汉的魅力。我将用秦的强硬手腕,铲除一切毒瘤,但同时,我将注入汉的仁政思想,以礼乐教化百姓,缓和秦法的严酷,让这天下不再只是畏惧秦,而是爱戴秦。”

他的目光穿透了时空的隔阂,落向了遥远的过去,也望向了不可测的未来。

高皇帝……刘邦……那个一手缔造了大汉王朝的先祖,此刻,又在何处,是何模样?是否还是沛县那个浪荡不羁的泗水亭长?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野草般疯长,再也按捺不住。

他想去看看,亲眼看看那个传奇的开端。

这不仅仅是好奇,更像是一种宿命的牵引,一种跨越时空的血脉共鸣。

退朝之后,扶苏屏退了左右,独留下赵棋。

“赵棋。”

“奴婢在。”赵棋躬身,姿态愈发恭谨。

他能感觉到,自陛下登基以来,尤其是经历了近日的雷霆手段后,陛下身上的威严日盛,却也多了一份令人难以捉摸的深沉。

“朕欲出宫,微服一行。”

扶苏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寻常小事。

赵棋心中却是一凛,连忙道:“陛下,宫外鱼龙混杂,若有差池……”

“无妨。”

扶苏摆了摆手,“朕意己决。

你挑选几名可靠的影卫,暗中随行便可。

朕此去,一来是想亲身体察一番地方民情,看看这新政推行下去,百姓究竟是何反应。二来……”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朕想去沛县看看。”

沛县?赵棋有些不解,沛县乃东方一小邑,陛下为何会对那里产生兴趣?但他素来不多言,只将疑惑藏在心底。

“你即刻去准备,衣物、马匹,务求简便,不得张扬。此事,不得让任何人知晓。”扶苏吩咐道。

“喏!”赵棋领命退下,心中却在暗自思忖,陛下此行,恐怕并非“体察民情”这般简单。

三日后,天色未明。

两匹快马悄然自咸阳宫偏门而出,汇入出城的稀疏人流之中。

马上二人,皆作寻常富家子弟打扮,正是改换了装束的扶苏与赵棋。

一路东行,远离了关中的繁华与肃杀,田野风光渐渐展现。

扶苏的心情也随之轻松了些许。

久居深宫,每日面对的是奏章与权谋,此刻放眼望去,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倒也别有一番意趣。

“陛下,前方不远便是泗水郡地界了。”赵棋指着前方道。

扶苏勒住马缰,眺望着远方。

沛县,就在泗水郡之中。那个曾经的泗水亭长,后来的汉高祖刘邦,此刻,正在那片土地上做些什么呢?是呼朋引伴,饮酒作乐,还是在为生计奔波?

他忽然有些期待,也有些莫名的紧张。这是一种奇特的感觉,仿佛即将去见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人。

“走吧。”扶苏轻轻一夹马腹,“去看看,朕的这位‘先祖’,如今是何等光景。”

马蹄声声,踏破晨曦,向着那片承载了他另一段血脉记忆的土地,疾驰而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