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星期六的上课时间和周五一样,两三点就放学了。
教室里,学生和老师们都已离开,只剩下少数几人还在将作业与教材收进书包里。
周超用手指转着钥匙环,走到门口时才转过身,并拢着两根手指放在自己的太阳穴旁,然后轻轻一甩,潇洒地回头离去。
安静呆呆地摆了摆手,看了一眼手机里孙伟发来的短信,最后还是回了个‘不去’。
“朱莹,朱莹?”
就在距离下课的最后五分钟时,朱莹趴在桌上睡着了,如果没人喊她,恐怕能就这样一直睡到晚上去。
事实上,她从下午开始就一直很困,像是昨天整夜都没睡好似的。
安静看着她那年糕似的小脸,终于忍不住轻轻戳了戳。
软软的,很有弹性。
“嗯……”
“醒一醒啊,已经放学了。”
“我睡了……多久?”她微微睁开眼睛,一脸慵懒的问道。
“六七分钟吧,大概。”
“……感觉睡了好久。”
“精神了?”
“嗯!”她猛然坐直了身子,刚才还困倦的双眼一下子睁得老大,“睡醒咯!去哪里玩吧!”
“时间倒是还早,不过,你想去哪玩?”
“海边,怎么样?”
“这个时候去海边?虽然也能去……”
“去上次看到过陨石的海边!”
“哇,那个地方也太远了吧?”
“去不去?”
“怎么回来啊?”
“嗯……不知道。”
安静扯了扯嘴角,忽然一拍脑门:“啊,对,周超就住在那个地方,到时候让他用摩托车送我们回吧!”
“麻烦别人没问题吗?”
“这有什么啊,那是我兄弟,兄弟之间可没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啊。”
“好~那就出发,去海边!”
……
(二)
虽然不算远,但这依旧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是独属于少年们的浪漫,也只有不喜欢权衡这样做是否有‘意义’的少年们才最有可能做出来的事。
小城市的城市范围虽然不大,但却下辖着许多小镇与乡村。
而朱莹和安静要去的地方,是东部海边,也就是小城市的最东边。
那里距离安静的老家不远,但从学校这边过去,却要花上不少时间。
毕竟越往乡下,路就越差,车速也就越慢……
很多出租车司机都不乐意往那边开——除非加钱。
没人愿意当冤大头,所以二人选择了最朴实的方式,那就是——坐中巴车。
小城市当然有公交车,但那玩意儿基本就只在城里面开,想要出城,非得坐那些老旧的中巴车才行。
先是坐到镇上,然后再从镇上坐车到乡下,至于接下来的路,那就得靠两条腿来走了。
中巴车的起点站就在学校附近,从外面看倒是像模像样的,可那一辆辆车却还是十几年前的老土模样:
凹凸不平的褐色车身、满是灰尘的茶色玻璃、塞在前挡风玻璃后面,那手写着「小城市→叶家镇」的标牌也旧得和以前一样。
踩上台阶,穿过整辆车上唯一的一扇车门,乘务员打了个哈欠,用方言问了句‘要去哪里’。
到不同的站,收费是不一样的。
最便宜只要一块钱,最贵则要五块。
而安静与朱莹要去的,就是这趟车的终点站,所以俩人加起来得要十块钱。
虽然只有十四五公里,但中巴车开到那里却得一个多小时。
倘若是自己骑摩托车,那么半小时就能到了。
这也是小城里摩托车多的原因——价格比汽车便宜,用起来还方便,自然会受到人们、特别是乡下人的欢迎。
周五回村的人不少,这辆车上已经坐满了人,于是安静和朱莹就干脆坐在了那个高起来一块的台子上——据说这玩意儿是发动机,夏天坐会有点烫屁股,但冬天坐却是暖和得正好。
虽说这边没座位,但也有窗户,能看到外面的风景,不至于让人感觉太过沉闷。
驾驶座上的司机将烟头往窗外一丢,拿起那褐色的玻璃杯喝了一大口,然后‘呸’地一声将嘴里的茶叶吐了回去。
他用方言朝乘务员喊了两声,后者将那用绳子拴着的车门拉上后,也回了一句。
于是,中巴车就缓缓开动了起来。
安静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将那紧闭着的窗户微微拉开了一些。
“困啦?”
“我坐车总是容易犯困……”安静揉了揉眼睛,“因为小时候坐车老晕车,所以就养成了一上车就睡觉的习惯。”
“这样呀,我一般听歌就不会困了。”
“我倒是也想听来着啊。”安静将自己那台红白相间的3250拿了出来,“昨天忘记充电了,还剩一半的电,毕竟要去比较远的地方,还是得省着点……”
“哦~我听歌都是用mp3的。”
“咳,主要是平时手机就够用了,有那钱我不如买别的……”
“用我的听怎么样?”
“啊?”
“耳机分你一半?”朱莹平和的笑着,将身后的书包翻过来,放在了自己大腿上,然后拉开拉链,从里面拿出了个小巧的白色mp3,然后又从一个小布袋里拿出了个线又粗又重的耳机。
“哇,透明的线……”
“一个来我家玩的阿姨送我的。”朱莹在晃动着的车厢里仔细地整理着线,“因为音质很好,所以我一直都用它来听歌。”
“看起来就很高端的样子啊。”
“嗯!而且听久了也不会耳朵难受哦。”
“真不错啊这个……我那个听久了就不行。”安静挠了挠头,“原装的那条坏掉了,现在用的是地摊上五块钱买的,唉,便宜没好货啊。”
朱莹轻轻扬起嘴角,并没有接话,只是在自己试了试音量之后,就把耳机递了过去。
“你都在里面放了什么歌?”安静随口问道。
“全是杰伦的。”
“靠……偶尔换换口味啊,我就是什么歌都有。”
“不换,我可是很专一的。”
“噫——”
……
(三)
中巴车摇摇晃晃,行驶在并不算宽敞的省道上。
乘务员用拳头托着脸,跟着车身晃晃悠悠,似乎快要睡着了。
司机也打了好几个哈欠,杯中的茶水都见了底。
窗外是连绵不绝的石头山,几乎见不到多少土,但却依然有人顺着山坡开垦出了田地,一排排卷心菜正顽强的生长着。
偶尔也能看到一两栋低矮的石头房子,在这南方的冬日里散发着寒冷的气息。
并不宽敞的山路蜿蜒着通向远方,无论是往前还是往后看,都感觉自己仿佛已经距离人类文明很远了。
所谓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安静不知什么时候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将脑袋枕在朱莹的肩头,而后者则努力地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免得也跟着倒到一旁去。
一人一半的耳机里,正在播放着周杰伦的《以父之名》,让这下午晴朗的阳光中似乎都笼罩了几许黑雾。
朱莹喜欢听歌,而且最喜欢那种被音乐声笼罩的感觉。
但她不喜欢待在家里一个人听,而是喜欢在户外听,人越多,她反而听得就越是沉浸。
而这还是她第一次将耳机分给别人,虽然对方好像已经没在听了,但仍然有一种令人温暖的满足在心底里弥漫。
乘务员又打了一个哈欠,她拉开窗户,将头探出去张望了几眼。
“叶镇马上就到了啊。”她用普通话说了一声,又用方言说了一遍,昏昏沉沉的乘客们也张开双臂,开始伸起了懒腰。
叶家镇,小城里的人一般都简称它为叶镇。
据说本地姓叶的人,三代以上几乎都来自于这里。
中巴车不急不缓地拐过一个弯,前面的道路忽然变得宽敞而平坦起来,一尊石像就站在入口处迎接着他们。
那就是传说中的叶祖,去除掉故事中神化的部分,他就是一位目光长远的政治家。
他提前预见到海啸后及时疏散百姓并且积极救灾,让很多人幸免于难,所以才立碑塑像纪念。
至于那关于他的各种传说,实际上都是后人的添油加醋。
或许,增加那么多神秘的色彩,也是为了让后来者们不要忘记这位曾经有血有肉、拯救过许多人的英雄吧。
中巴车刚开进小镇,就在路边缓缓停了下来。
乘务员站起来舒展了下胳膊腿,然后仰头大喊道:“终点站到了啊,下车了,下车了——!”
“小静,下车了。”
“唔……!”安静猛然站了起来,把塞在朱莹耳朵里的耳机也跟着一并扯了下来,“啊……我、我忘了还戴着耳机……”
“准备好赔罪了吗~?”
“啊?这,坏、坏了吗?要多少钱?”
“噗,没坏啦。”朱莹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先下去吧。”
“哦……没坏就好……”安静慌慌张张地把耳机塞到朱莹怀里,三步并做两步地下了车。
朱莹站在车门后的最后一节台阶上,忽然睁开双臂,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还没等安静反应过来,她就直接朝着伊倒去。
“哇啊!小心啊!”
“抱住了呢。”
“太危险了吧!干嘛不好好走下来啊?”
“因为我在试试你能不能接住我。”
“我靠,万一没接住怎么办?”
“那我就自己站稳~”
“你那姿势能站稳才奇怪了……”
“所以我相信你肯定会接住我的,就像梦里的每一次。”
“啊……?”
“所以,你还要继续这样抱着我吗?”
“啊、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