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站在门前,望着那封无名信,指尖轻轻着信封边缘。夜风依旧凛冽,但他的眼神己不再波动。
他缓缓拆开信封,抽出里面的纸张,只一眼,便将它揉成一团,扔进了火盆中。
“慎行?”他低声呢喃,“若我此刻退了,林家就真的完了。”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周怀恩。
“少爷,西郊的路己经封锁完毕,只等您一声令下。”他语气沉稳,眼中透着一丝担忧,“但……这封信来得蹊跷,是否有人提前察觉?”
林昭没有回答,而是转身走入书房,灯火映照下,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不重要了。”他说,“既然他们想看我们动,那就让他们好好看看。”
---
翌日清晨,林昭召集林婉儿与林大川,在书房密谈。
林婉儿一进门便急切道:“你昨夜去了锦云坊?那边有什么动静?”
林昭示意她坐下,才缓缓开口:“不止有动静,还有幕后之人。”
林大川原本低头整理衣袖的手顿住了,抬起头来,眼中竟有一丝久违的锐气。
“是谁?”林婉儿追问。
“沈文渊。”林昭吐出这个名字,屋内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林婉儿脸色微变:“那位礼部侍郎?他不是早就退居二线了吗?”
“正因如此,才更可怕。”林昭目光沉静,“他在朝堂之外布局多年,如今终于浮出水面。”
林大川忽然开口:“他为何要针对我们?”
林昭看了父亲一眼,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神色。
“因为他知道,我们的存在,意味着旧秩序的瓦解。”
林婉儿皱眉:“可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商战,李崇安背后虽有沈文渊,但眼前的局面,还是得靠自己破局。”
林昭点头:“正是因此,我才召集你们来此,共议对策。”
---
林昭铺开一张清河州布庄分布图,指着几处关键节点说道:
“敌手目前采取的是断供+低价倾销的策略,意在逼我们自乱阵脚。但我们不能正面硬碰,必须以退为进。”
林婉儿仔细看着地图,思索片刻后道:“你的意思是,主动放弃部分低利润市场,集中资源打造高附加值产品?”
“没错。”林昭点头,“我们要做的,不只是防守,而是引导市场走向。”
林婉儿立即反应过来:“你是想利用寒门学子群体做口碑传播?”
“正是。”林昭眼中闪过精光,“这些人遍布各地,影响力虽小,但若能串联起来,形成舆论风向,就能让百姓重新审视林家产品的价值。”
林大川一首沉默听着,此刻忽然开口:“我可以帮忙联系几位清河州的寒门士人,他们在本地有些声望,若能为我们发声,或可扭转局势。”
林婉儿与林昭皆是一愣。
林大川竟然主动提出帮忙?
林昭看着父亲略显憔悴却坚定的眼神,心中微微一动。
“好。”他郑重道,“那就由你负责联络这些人,务必要让他们明白,这场商战,不只是林家的事,更是寒门能否立足于世的关键。”
---
接下来几个时辰里,三人围绕计划展开细致讨论。
林婉儿从账目入手,指出当前资金链极限,并建议分阶段推进,避免全面开战导致崩溃。
“我们可以先从南边的三处布庄开始调整,主打丝绸与定制绣品,价格提升两成,同时减少普通棉布供应量。”
林昭点头:“这样一来,既能抬升品牌价值,也能试探对手反应。”
林大川则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点子:“如果我们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稀缺感’,会不会让百姓更愿意选择林家?”
林昭眼中一亮:“你是说,限量发售?”
“对。”林大川解释道,“若是我们突然宣布某些布料只在特定店铺、特定时间出售,反而会引发抢购热潮。”
林婉儿恍然大悟:“这不仅能压制对手的低价优势,还能反向刺激需求!”
林昭嘴角微扬:“妙极。”
---
当夜,林昭亲自起草了一份商业运作方案,并安排心腹连夜送往各地布庄。
与此同时,他秘密联络了几位在京的寒门学子,嘱咐他们通过书院、茶馆等渠道,散布关于林家产品质量优良、工艺独特的消息。
“这不是夸大其词,而是事实。”他对一名学子说道,“我们要做的,只是让百姓看清真相。”
---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轨之际,一封匿名信再次悄然出现在林昭门前。
这次,信中只有短短一句话:
**“慎行。”**
林昭盯着那两个字,眉头紧锁。
他将信递给周怀恩:“查,务必查清楚送信人的身份。”
周怀恩接过信,点头离去。
林昭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远处渐起的晨曦,思绪翻涌。
“沈文渊……”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你究竟,还藏了多少底牌?”
门外忽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林昭回头,只见一名护卫匆匆跑入,面色慌张。
“少爷,不好了!”他喘息着道,“南边三处布庄,昨晚被人纵火,损失惨重!”
林昭猛地起身,眼神骤冷。
“果然……没那么容易。”
他抓起披风,大步向外走去。
“传令下去,所有布庄即刻加强安保,严防死守。”
“另外——”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冰冷如铁,“我要知道,是谁下的手。”
---
林昭的身影消失在晨雾之中,而书房桌上,那封匿名信静静躺着,像一只蛰伏的毒蛇。
窗外,一只黑羽鸦鸟掠过屋檐,发出刺耳的啼叫。
下一秒,它被一支利箭射中,坠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