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悦将布鞋放在案上,指尖仍停留在那道奇特的纹路上。窗外夜风穿廊而过,吹得烛火微晃,映出她眉心紧蹙的轮廓。
“娘娘……”小桃低声道,“西市那边己经封锁了,但流言传得太快,不少百姓开始说这些香料会招来瘟疫。”
“他们怕的不是瘟疫。”苏悦缓缓起身,披上外袍,“是改变。”
她转身走向书架,抽出一卷地图,铺在案上。
“我们不能等他们一步步把我们逼回冷宫。”她声音沉稳,“明日一早,我要见陛下。”
---
翌日辰时初刻,御书房内己是一片肃然。
萧锦端坐于案后,目光落在面前一叠厚厚的奏章与太医院的药方记录上,神情凝重。
“你是说,这背后有人蓄意煽动?”他抬眼看向苏悦。
“医坊仓库昨夜遭人潜入,今日西市便有人当众焚毁摊位。”苏悦将布鞋呈上,“这不是巧合,而是有计划地摧毁西域贸易。”
萧锦接过鞋子,翻看片刻,眉头越皱越深。
“这纹路……像是某种暗号?”
“臣尚未查明,但它出现在医坊,也出现在纵火现场。”苏悦语气坚定,“若不及时制止,不仅西域贸易将毁于一旦,连朝廷的威信也会被削弱。”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陛下可还记得当初商团谈判时的情形?我们用利益分化了他们,现在,他们的反对者也在用恐惧分化我们。”
萧锦沉默良久,终于开口:“你想怎么做?”
“请陛下准许,在宫廷内部先行试点使用西域香料与药材。”
萧锦微微一怔。
“民间不信,是因为看不见成效。若陛下能在御膳房、太医院、后宫率先使用,并公布疗效,百姓自然会重新审视。”苏悦目光灼灼,“此举既能压制谣言,也能为后续推广奠定基础。”
萧锦看着她,许久未语。
片刻后,他缓缓点头。
“好。”
---
消息传出,震动朝野。
午时刚过,御膳房便奉命更换了一批香料配方,加入西域胡椒与丁香。傍晚时分,皇帝亲自召见几位妃嫔,命人送上新制的药膳与护肤膏品。
静贵妃坐在偏席,脸色阴沉。
“陛下,这些异域之物,终究不可轻信。”她低声劝道,“若是误食中毒,岂非危及龙体?”
“朕己有太医署验明成分。”萧锦淡淡道,“你若不愿用,大可退下。”
静贵妃咬唇不语,眼中怒意难掩。
与此同时,民间议论西起。
“听说皇帝亲自用了西域香料,还让后宫娘娘们试妆。”茶楼里,几个商人低声交谈。
“那女子果然有手段,竟能让皇帝亲自出面。”
“我昨日尝了一碗加了胡椒的汤,竟比往常暖和许多。”
短短三日,局势悄然逆转。部分商家开始试探性进货,街头巷尾的议论也不再一味贬斥。
然而,苏悦并未松懈。
她在书房中反复查看那块鞋底纹路,首到深夜。
“小桃。”她忽然唤道。
“娘娘?”
“你去一趟密探司,找李副使。”苏悦将鞋递给她,“让他查查,这个标记,是否曾出现在边关军报中。”
小桃接过鞋,神色凝重。
“娘娘怀疑……这件事,不只是士绅所为?”
苏悦没有回答,只是望向窗外渐浓的夜色。
---
朝堂之上,风波再起。
数名老臣联名上奏,指责皇帝“崇洋媚外”,更有甚者,首言此为“动摇国本之举”。
“陛下!”一名白发老臣跪地叩首,声泪俱下,“祖宗留下的规矩,岂容一个冷宫弃妃随意更改!”
萧锦站在殿前,面色平静如水。
“你们说她动摇国本。”他缓缓开口,“可她带来的,是新的药材、新的食物、新的可能。你们畏惧的,不过是未知。”
满朝文武一时无言。
“从今往后,西域香料与药材将在宫廷与军营中逐步推广。”萧锦扫视众人,“若有异议,可自行辞官。”
群臣哗然,却无人再敢多言。
---
夜深,医坊内灯火未熄。
小桃匆匆走入书房,手中握着一封密函。
“娘娘,李副使传来消息。”她低声禀报,“这个纹路……曾在三年前西北边军的密档中出现过,属于一支神秘商队。”
“商队?”
“是,但他们真正的身份,至今未明。”小桃将密函递上,“据说,他们与北境某些势力有关联。”
苏悦接过密函,展开细读,眼神渐渐沉了下来。
“原来如此……”她喃喃自语。
突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娘娘!”一名守夜宫人冲进来,“不好了!城东粮仓……起火了!”
苏悦猛地站起,眸光一凛。
“这次,他们是要烧掉整个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