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随性而为
诸天之随性而为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诸天之随性而为 > 第44章 大年初一诸事皆宜

第44章 大年初一诸事皆宜

加入书架
书名:
诸天之随性而为
作者:
无限装币
本章字数:
5036
更新时间:
2025-06-06

大年夜的朔风裹挟着北部湾特有的咸涩气息,卷着细沙粒掠过北海城郊的临时流民区。

十万流民挤在竹篾和茅草搭建的窝棚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混着婴儿的啼哭,在闷热的夜空中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刘德桦松开攥着粗布披风的手,任由汗水顺着肘弯滴进牛皮袋 —— 里面的麦饼早己被体温焐得发潮,他却在路过一座用破渔网围挡的窝棚时,忽然停住脚步。

十三岁的春桃跪坐在窝棚角落,借着火塘余烬的微光,用晒得黝黑的指尖翻动着草茎。

她膝头的幼弟只有五个月大,眼窝深陷如枯井,却在看见刘德桦腰间晃动的牛皮袋时,本能地发出微弱的呜咽。

春桃抬头,额角的疤痕在火光下泛着淡红 —— 那是廉州江浮桥崩塌时被木板划开的伤口,此刻正被她用从郭福成披风上撕下的红布条随意缠着,布条边缘的金线在穿堂风中轻轻颤动,像一根不肯熄灭的火苗。

“刘大人,粥棚的柴火撑不到天亮了。”

伙夫老张佝偻着背钻进来,肩头的扁担压得竹篾墙吱呀作响,“医堂的金疮药只剩半罐,昨天新收的三十七个伤员……” 他忽然噤声,目光落在春桃怀里的幼弟身上。

孩子干裂的嘴唇动了动,春桃立刻把手指凑上去,指尖还沾着未干的槐树皮碎屑 —— 那是昨夜她摸黑在流民区外扒下来的。

刘德桦沉默着解开牛皮袋,将剩下的三块麦饼掰成碎块,依次放进窝棚里伸出的掌心。

当触到春桃掌心的老茧时,他忽然想起三天前在官道上见到的场景:这个女孩背着幼弟在流民潮中蹒跚前行,脚踝上的渗血布条拖在沙地上,竟画出一条蜿蜒的红线,如同她腰间那柄短刀的倒影。

不远处,城内方向骤然腾起烟花。

春桃猛地抬头,只见一朵烟花在夜空中绽开成廉州江的灰绿色。

窝棚里响起抽泣声,有人将孩子举过肩头,试图让他们看清这不属于乱世的光亮。

春桃攥紧草蚂蚱的翅膀,想起昨天那个暴雨如注的夜晚,郭福成单刀砍翻元军骑兵时,刀光带起的气浪曾将雨珠震成雾状 —— 此刻的烟花,多像从那片血雾中生长出来的希望。

“都起来!” 刘德桦的声音突然穿透夜色,他站在土坡上,披风被东南风掀起猎猎作响,“分坛的粥棚己煮好热粥,成衣坊赶制了五千件单衣,子时正开仓!”

话音未落,人群中爆发出压抑的哭声。

春桃看见母亲扶着土墙站起身,怀里的幼弟突然发出微弱的啼哭 —— 这是三天来他第一次发出声音。

母亲颤抖着摸向孩子身上盖着的郭福成披风,那抹猩红在流民的灰衣中格外刺目,布料上被血渍浸透的 “明” 字,此刻竟像活过来般,在火光中微微跳动。

与此同时,二十里外的希望小学里,五百个孤儿正围坐在椰枣树下的篝火旁。

夜幽影倚着教室门框,看着最小的阿满将手中的年糕掰成两半,踮脚塞进他手里。

海风掀起孩子打着补丁的短打,露出膝盖上铜钱大小的疤痕 —— 那是被元军马蹄踢伤的旧痕。

“师父吃.....” 阿满仰着脸,鼻尖沾着年糕碎屑,眼睛亮得像北部湾的星辰。

夜幽影指尖触到年糕的温热,摸了摸她的头。

爆竹在北海城此起彼伏的炸响。

寅时初,东南风越刮越急,卷起沙粒扑打在教室窗纸上。

卯时三刻,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

春桃攥着母亲的手,跟着流民队伍向公共食堂挪动。

她腰间的短刀随着步伐轻晃,刀柄上的红布条己洗去血渍,在晨风中飘成一抹鲜艳的红。

队伍转过拐角时,忽然听见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五百个身着青布短打的少年列队而来,腰间木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领头的正是猎户少年。

他臂上的草绳己换成崭新的红布条,看见春桃时,微微点头,队伍中立刻飞出一块烤得金黄的麦饼。

“接着!” 猎户少年的声音混着沙粒,带着疍家少年特有的清亮,“吃完去铁器坊报到,今日学铸锄头。”

春桃接住麦饼,指尖触到饼身的焦脆,忽然想起父亲被元兵拖走前,曾在她耳边说过的话:“桃儿,看见红布条就跟着走,那是活路。”

她咬下第一口,麦香混着椰丝的甜在舌尖散开,比廉州江畔的槐树皮清甜百倍。身后传来母亲的抽气声,她转头,看见幼弟正盯着她手中的饼,干涸的嘴唇蠕动着,竟挤出一丝笑意。

辰时整,大年初一的阳光铺满北海。

夜幽影站在希望小学的土墙上,看着流民区方向腾起的袅袅炊烟。

郭福成的军令通过传讯兵依次传达:“各坛注意,巳时正开仓放粮,午时至申时教习火器拆解,酉时初……”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童谣声,苍凉却带着生机:“元兵逃,明旗飘,吃麦饼,穿新袍……” 她低头,看见阿满正蹲在墙根,用树枝在沙地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刀痕,每一道都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

春桃跟着人群走进食堂,铜锅里的腊八粥正咕嘟作响,飘出久违的红豆香。

她忽然想起昨夜在山神庙断墙上画的刀痕,此刻阳光穿过棕榈叶的缝隙,在地面投下蛛网般的光影,竟与记忆中的刀痕重叠。

摸出怀里的木炭 —— 不知何时己被体温焐得温润,她转头在幼弟新领的单衣上轻轻画了道弧线。

那线条比刀更柔和,像夜幽影分给孩子们的年糕,像郭福成披风上的 “明” 字,更像这个终于有了温度的清晨。

风停了,流民区的木棚顶上飘起袅袅青烟。

不知哪个孩子起了头,童谣声越来越响,越来越齐:“刀儿亮,火儿旺,跟着明教走西方……” 春桃跟着哼唱,掌心的木炭在沙地上画出密密麻麻的痕迹,忽然觉得不再疲惫。

在这里,没有人再追问明天能否找到野菜,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当暮色再次降临时,明教的火把会准时亮起,照亮每一个通往黎明的路口。

春桃攥紧了手中的木炭,忽然听见幼弟发出一声清亮的啼哭 —— 这是他出生以来第一次哭得如此有力。

灌头岭分坛内,小昭望着窗外初升的朝阳,低声向夜幽影汇报:“合浦流民己全部迁入北海,铁器坊今日可开炉锻造五千把锄头。”

夜幽影点点头。

大年初一的阳光里,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开始了新一天的训练。

阿满举着木刀跑向操场,腰间的花生布袋随着步伐沙沙作响。

远处传来流民区的喧闹声,混着工坊里铁器相撞的叮当声,织成一曲属于黎明的交响。

大年初一,诸事宜,自然也包括杀人。

夜幽影突然对小昭道:“我去去就来。”说完一跃而起,向北方呼啸而去。

蒙古铁骑纵横天下,但不包括抢了整个合浦拖着一大堆物质的乌合之众,三千元军拖着抢来的物质,还没到钦州,就被黎鸣新军赶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