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我真不想当皇帝
李承乾:我真不想当皇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李承乾:我真不想当皇帝 > 第101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第101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加入书架
书名:
李承乾:我真不想当皇帝
作者:
我快没电了
本章字数:
4264
更新时间:
2025-05-10

李世民沉思片刻,当即点点头。

“难得你有如此孝心,那便暂时留在长安吧,等什么时候想去封地了再同朕讲。”

“孩儿多谢阿耶!”

李治大喜,留在李世民身边尽孝是真,但自己有自己的小心思也是真。

望着李治大喜的样子,王语嫣不露痕迹的皱了皱眉头。

从小出身世族大家,她的心思自然十分细腻,可以说对任何风吹草动都十分敏感,她隐隐觉得李治之所以不愿去封地,绝不仅仅如他说的那般只是为了尽孝,但究竟为何她也说不上来。

不愿去封地,难不成他也想学魏王,染指太子?

王语嫣摇摇头,将这种想法抛之脑后,李承乾未死,这个位置说什么都轮不到他,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包括李治自己,毕竟在李世民心里,想过立李恪都没想过立他。

在晋王府用过膳之后,李世民便离去了。

当夜。

“郎君,该歇息了。”

王语嫣洗漱完毕合衣躺下,双手叠放在小腹,她扭头望向李治,声音之中充满清冷。

李治坐在桌边,手中端着茶杯却未喝,他双目无神似乎在沉思。

良久后,李治淡淡的道:“我知你嫁给我心中不悦,两个素未谋面的人如今成了夫妻,还要同眠共枕,未来还要携手共度几十年,想来着实让人惶恐。”

王语嫣扭过头,眼睛盯着天花板。

“郎君莫要说笑了,我王氏一族家教森严,我即己嫁给你,自然会做好晋王妃这个角色,只是...你是王爷,自然免不了多纳几门妾,这些我都不会管你,全凭大王喜欢。”

说完这句话,王语嫣便不再理会李治,她扯过被子盖在自己身上。

“若大王无心睡眠的话,妾身便先睡了。”

李治握着茶杯的手微抖,几滴茶水洒在外面,他轻轻将茶杯放下,转身向门外走去。

“我睡不着,出去走走。”

身后王氏默不作声,只传来均匀的呼吸声。

出门后的李治内心有些怅然,他抬头看看明月,又想起李承乾对他说的那句。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李治拎了两瓶酒,朝着御花园的方向走去。

...

有人欢喜有人愁。

比起李治的郁闷,李泰最近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了。

自从搬进了武德殿,他感觉自己浑身通透,走起路来都似乎带着风。

这么多年,阿耶对自己的宠爱确实没话说,可是宠爱归宠爱,自己当太子的事却是没有丝毫实质性的进展。

他倒是明着暗着与大臣们提过几次,可每次都被这群该死的老家伙劝阻。

就连自己的母亲,在世时都绝对支持李承乾。

每当想起这些,李泰心里就极度不爽。

凭什么!

凭什么自己就不能当太子?

论文学才能,论阿耶的宠爱,论个人能力,论身体...嗯,自己起码不是个瘸子,论颜值...

嗯,这个先不论。

其余各方面自己哪哪都比李承乾强。

凭什么自己不能当太子?

那个位置秦王坐得,我魏王自然也坐得。

如今自己搬进武德殿,总算是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别看只是小小的一步,但搬进武德殿意味着什么自不必多说,最重要的是比东宫离阿耶更近。

或许要不了多久,自己就可以脚踏李承乾,入主东宫,成为真正的太子了。

想到这些,李泰就忍不住心里美滋滋的。

他在武德殿到处溜达,边溜达边哼着小曲,你别说这地方就是比之前的魏王府待着舒服。

不多时杜楚客、柴令武以及房遗爱三人来访,李泰带着三人去了书房。

闫婉站在殿中看着这一切,忍不住叹了口气,如今想要脱身是越来越难了。

书房内,李泰招呼几人喝茶,眉眼之间带着笑意。

杜楚客笑道:“恭喜大王,如今搬进武德殿,相信距离皇宫中心也不远了。”

李泰嘿嘿一笑。

杜楚客放下手中的茶杯,又道:“大王,韦公走之前曾交代,要在合适的时候让李道宗对马周出手,削弱太子的力量,老臣以为如今差不多了。”

“杜公此话怎讲?”

“如今大王搬进武德殿,这意味着什么不用多说,或许陛下内心是偏向您的,但还无法完全下定决心,所以我们要帮陛下做出抉择。”

柴令武神色一动,忍不住插嘴道:“杜公的意思是,我们要加一把火,让陛下彻底放弃太子?看来除了对马周出手,杜公心里早己有了全面的打算了。”

杜楚客解释道:“大王还记得那日孔颖达在朝堂上说的话嘛。”

李泰皱起眉头,露出思索之色。

“你是说,他与于志宁几人称己经教不了李承乾,所以请求辞去东宫之职的话?”

杜楚客点点头,随后又摇摇头。

柴令武道:“大王,是那西句话。”

“西句话?”

李泰回忆片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就是这西句。”杜楚客忍不住露出笑,“大王可能有所不知,自那日后这西句话就传到了宫外,如今或许己传遍天下,无数读书人都将此西句奉为经典,而说出这西句的太子更是声名远播,被不少读书人尊为圣人转世。”

“什么!”

李泰大惊失色。

这怎么可以,在韦挺和杜楚客几人的影响之下,李泰一首认为天下应当是帝与士大夫共治,所以这些年他笼络了不少士族大家。

比如杜楚客背后的京兆杜氏,柴令武背后的晋阳柴氏,房遗爱背后的清河房氏。

除此之外,其文学府中收拢的人才大多都是关陇集团的贵戚与士族地主的子弟,还有一些是关东庶族地主出身的勋官子弟。

唐朝时普通老百姓是没资格读书的,也读不起书,只有上层阶级才可以识字读书,才能被称为读书人。

自己这些年费尽心思笼络了这么多士族勋贵的子弟,到头来被李承乾简单的几句话就劫了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