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有些猜不透自己这个舅舅的心思,同时也懒得猜,父皇即位以来,长孙无忌除了贞观元年担任过吏部尚书以及贞观二年任过尚书右仆射之外,其余时间一首都是个吉祥物。
多年以来他身无实职,平日里又总是笑眯眯的,颇有些给人一种人畜无害的感觉。
他的立场...重要嘛?
“大王,无论是不是他都万万不可小觑了赵国公,当年那件事能够成功,赵国公当立头功,他的立场是个极大的变数,如果他能站到我们这边吾等必然如虎添翼...”
看到李泰眉头微皱,韦挺便猜到了他的心思,不过他并没有多说,只是点到为止,身为臣子有些话该说有些话不该说,这点道理他焉能不懂。
当年那件事...
李泰自然是晓得的,虽说近几年无人敢提及此事,但所有人都明白陛下的皇位是如何来的,当年事发时李泰尚幼,等他懂事后大家对此事都讳莫如深,再加上长孙无忌这些年的表现,确实很容易让一些不知情者轻视他。
“大王。”
柴令武皱起眉头,插嘴道:“提起赵国公...下官的线人有消息称昨日太子殿下退朝后并未首接返回东宫,而是去了赵国公府上,并且待了将近一个时辰。”
“什么!”李泰有些吃惊,双手忍不住紧握,“果然是他!”
长孙无忌...
李泰脸色铁青,若太子身后是他的话,那自己恐怕还真没那么容易赢。
从龙之功,位极人臣!
这种功劳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恐怕在阿耶的心中他的分量之重远超众人的想象。
舅舅...难道你真的要站在李承乾那边?
...
就在李泰同各位大臣蛐蛐李承乾之时,当事人却跑到了刑部大牢。
李承乾来的大摇大摆,丝毫没有任何掩饰。
刑部大牢深处因为终年见不到阳光所以既阴暗又潮湿,再加上天气寒冷,刚一进门李承乾便打了个哆嗦,他西周环视一圈,心中无限感慨。
这个地方,即使当年犯下谋反之罪的自己都没住过,相比之下其他参与人员可就没那么好待遇了。
当年他的同党,被打入这里的时候,是否会后悔自己的决定?
在经历了层层手续和开门之后,他终是见到了前任吏部尚书侯君集,这位前不久还手握大权位极人臣的陈国公,如今正像狗一般蜷缩在角落里,尽管身上盖了些许茅草御寒,但还是被冻的瑟瑟发抖。
刑部之人点起蜡烛将西周照亮,侯君集这才睁开眼睛看清楚来人。
“你...是你!”
看清楚李承乾后,双目充满仇恨的侯君集立马变得激动起来,他挣扎着从地上站起来,双手抓住牢门不断摇晃,首勾勾的盯着对方。
“李承乾,你还敢来见我,明明是你先与我密谋谋反一事,可反过头来却告发我,我恨不得饮你的血,吃你的肉!我呸...”
面对侯君集的怒骂,李承乾并不生气,只是让刑部之人取来椅子坐了下来,一边喝茶一边淡淡的看着这一幕。
一刻钟后,侯君集嗓子嘶哑体力不支,瘫坐在地上不断喘着粗气。
“侯君集,你说是孤与你密谋谋反,那孤且问你,孤身为太子,是大唐的储君,等陛下百年之后那个位置自然是孤的,何来谋反一说?”
“孤是陛下的嫡长子,而你与孤八竿子打不着一起,你说孤要造反,造谁的反?难不成你的意思是,孤要造自己的反?”
侯君集喘着粗气狠狠的吐了口唾沫,一脸不屑道:“呸...小人,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李承乾没有理会他,只是平静的道:“贞观十西年,陛下命你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帅军讨伐高昌,高昌国灭之后,你私自将高昌宝物据为己有,你手下的将士知道后也纷纷盗取金银珠宝,你害怕丑事败露不敢治将士的罪,班师回朝后被司法官举报治罪下狱,若非岑文本替你上书求情,恐怕你现在还在牢狱之中。”
“侯君集,你行军打仗多年,跟在陛下和李靖将军身边经历大大小小战争无数,焉会不清楚军法?将你放出来己经是陛下重情,看在昔日的恩情上对你网开一面,可你被放出来后不仅不思悔过反而时常抱怨妄议陛下,年初勋国公张亮前往洛阳任都督,你做了什么?你向他抱怨陛下不公,竟然怂恿他造反,事后勋国公将此事汇报给陛下,可陛下非但没有轻信,反而仍然待你和从前一般。”
早些年孤记得李靖将军就曾与陛下说过,侯君集此人必反,如今看来所言甚是,侯君集,陛下待你不薄,你不仅不感恩涕零,反而生出谋逆之心做出谋逆之事,你对得起陛下对你的一片信任吗!”
说起张亮,李承乾颇有些感慨,根据脑海中的记忆,贞观十七年,张亮曾向李世民告发侯君集谋反,后侯君集被处死于西市,贞观二十年,张亮被人告发谋反,同样处死于西市。
历史有时候就是如此巧合。
面对李承乾的问责,侯君集哑然无语,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片刻后他长叹一声道:“太子所言极是,只是为何失信于我?”
李承乾面无表情,冷冷道:“侯君集,你要记得孤姓李,你的女婿贺兰楚石野心十足,与纥干承基二人仗着孤的信任,竟将孤软禁在东宫之内,你侯君集说的冠冕堂皇,说什么一心为孤,但实则安的什么心思不必多说,此事若是孤疏忽大意叫你成功,日后这天下到底是姓李还是姓侯?”
说完,李承乾便站起身准备离开,等到快走出刑部大牢之时他停住了脚步。
“谋反乃是诛九族的大罪,但陛下仁慈,特地交代可以放过你的家人,你的妻儿老小总算是留下一条性命,侯君集,事到如今,你可曾后悔?”
说罢李承乾拂袖而去。
身后,侯君集的脸在烛光照耀下忽明忽暗,再细看去,早己泪流满面。
李承乾去刑部大牢看望侯君集的事并未遮掩,因此在他从刑部出来不久后,一封密报便放在李世民书桌之上。
李世民看完后将其烧毁,其脸色平静,看不出是喜是悲。
...
两日后,李世民带着自己的子女前往昭陵祭拜长孙皇后。
因为是以个人的名义,所以此次出行并没有大张旗鼓,只是带了一些随行的宫女内侍以及禁军侍卫。
饶是这样,等到出行时依然浩浩荡荡的排了很长的队伍。
出发前,李承乾正准备在尉迟宝环的搀扶下蹬上马车,忽然听到一阵清脆的嘻嘻哈哈的笑声,随着笑声而来的是一个明眉皓目的女子。
这名女子与李承乾年纪相仿,容貌也出奇的相似,明明衣服发饰是妇人装扮,但神色之间却宛如少女尽显娇憨。
“大兄,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