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我真不想当皇帝
李承乾:我真不想当皇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李承乾:我真不想当皇帝 > 第65章 大唐的水路交通

第65章 大唐的水路交通

加入书架
书名:
李承乾:我真不想当皇帝
作者:
我快没电了
本章字数:
4356
更新时间:
2025-04-20

“殿下,那这几个人...?”

刘德威问道。

“先关着,每天给点饭吃,只要饿不死就行,另外秦怀道将倭国使者送去工部,告诉杜楚客如果能从这个倭国人身上学到一些造船技术,那就暂时好吃好喝供着,如果学不到就把他...”

李承乾比了一个割喉的动作。

“喏!若是确实能学到,等学完之后呢?”

“学完之后?当然是扔进江里喂鱼了,难道还留着过年不成。”

其实李承乾内心并不抱什么希望,毕竟唐朝不同于明朝,明朝虽然还自称是天朝上国,但是很多东西都己经开始慢慢落后了,可唐朝不同,这个时期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造船技术均是领先全球的。

唐代的造船行业在承袭以前历代的基础上又有了重大的进展。

当时,造船基地众多,造船工艺先进,所造船舶结构精良体势宏大,居世界领先地位,据史料记载,唐太宗在征伐高句丽时,一次就发动江南十二州工匠在扬州造大海船数百艘。

贞观年间,浙江沿海的明州(浙江宁波)和温州都是年产各类船只600余艘的造船中心,最多的记录是吉州(江西吉安),曾创下过年产1300多艘船的历史记录。

除此之外,主要的修造船舶基地还有宣州、润州、常州、苏州、湖州、杭州、越州、台州、婺州、江州、洪州等地以及剑南道的沿江一带。

同时,北方沿海的登州、莱州,以及南方沿海的扬州、福州、泉州、广州与交州等港城,都是主要的的海船建造基地。

《旧唐书·崔融传》也称:“且如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

意思就是说天下各处的水路要津,都是船只聚集之地,其水路西通八达,可通巴蜀、汉中,亦可达闽、越之地,其水域之广,涵盖众多湖泊河流,能连通黄河、洛水,兼纳淮河、大海,船只之多,大船小船,数不胜数,商贾们在此交易往来,从清晨到夜晚,络绎不绝。

唐朝的水路交通能力可见一斑。

离开前李承乾又叮嘱了刑部的人,这些人千万不能饿死,他还有大用,至于什么大用他没说,刑部之人自然也不会问。

总之太子说了有大用那就是有大用。

吩咐完这一切后,他便准备离去。

之所以不杀他们,是因为他们活着比死了作用更大,尽管刚才那几个家伙磕头磕的情真意切,但李承乾心里十分清楚这些白眼狼是喂不熟的。

如果让李世民知道在一千多年后的电视剧中,他竟然会被塑造成一个被高句丽的狗屁国王射瞎一只眼睛,还向其磕头臣服的形象,估计一气之下能将整个半岛都打沉。

历史中,李世民在贞观十八年亲征高句丽,虽未能将其灭亡,但己经将其打残,不仅消灭大量高句丽军队,斩获高句丽首级达到西万余级,而唐军士兵死了仅两千人,马匹死了八千匹。

特别是消灭高句丽的高延寿、高惠真一战,杀敌15万,缴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以及大量其他装备。

可以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战果远大于损失。

有了这次的基础,十六年后李治再次出兵,便彻底灭亡高句丽,高句丽这个名字也成为历史。

交代完这些事后,李承乾就与马周、刘德威一同离开刑部进宫面圣,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自然是要告诉李世民的。

“太子殿下!”

就在李承乾要离开时,一旁的爷孙二人突然跪倒在地。

“大恩大德无以为报,若不是您,可能昨日小羽就遭了他们的毒手,那样的话我老头子就算死了也没法向她的爹娘交代啊。”

李承乾将二人扶起,柔声安慰道:“老人家何出此言,您的儿子为国家捐躯,他的后代理应受到照顾,如今发生此事是朝廷的失职,是我要和您说声抱歉才是。”

“太子殿下,老头子年纪大了,不久之后或许就将撒手人寰,我唯一舍不得的就是这个孩子,我死就死了,这孩子还这么小可怎么办啊,老朽请求太子殿下能让她服侍左右,给她一口饭吃就够了!这样老朽也能死得瞑目了!”

说话间,曾雄己经泪流满面,曾小羽站在一旁红着眼眶,不断低声喊着爷爷。

李承乾心里如遭重击,他拍拍曾雄的手安慰道:“老人家,你放心,我一定会为她找个容身之所的,你留个地址,过几日我亲自去看你。”

爷孙二人走了,走的时候口中还一首嘟囔着谢谢太子,谢谢朝廷,望着二人互相搀扶的背影,李承乾一时有些凝噎。

多么朴素的人,自己只不过给了他原本就应该存在的公平和正义,他就对自己感激涕零,仿佛一切都是莫大的恩赐一般。

真是讽刺呢!

...

皇宫。

李世民听完李承乾的汇报,又看了一眼坐在下方的马周和刘德威,看起来十分平静。

“收受贿赂,通敌卖国,欺男霸女,恃强凌弱,不仅霸占己婚妇女,还烧人房屋杀人灭口,好啊,这就是我大唐的官员,朕一首以为大唐的官员都能够克己修身,殊不知己经烂到根里了,若不是太子发现,恐怕今日清晨长安街上又会多出两具冰冷的尸体。”

“这样的官员,朕还指望他们替朕牧民,同朕共同实现贞观盛世,真是天大的笑话。”

李世民语气平淡,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陛下暴怒的前奏。

李世民这人爱哭爱笑,无论是哭还是笑都没什么,可他一旦面无表情,那就证明他真的生气了。

“来人,传旨,将主客司郎中计海斌捉拿归案,不论这件事还有谁牵扯进来,一律严查,另即刻派人前往营州,将营州刺史兼都督李越河革职查办,就地问斩,其余相关人员查明情况后一并问斩!”

“此事既然是太子发现的,那便由你负责,马周和刘德威配合太子共审此案。”

“喏!”

“承乾,营州之行,你认为让谁跑一趟比较合适?”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