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微微一笑,解释道:“阿耶,虽然这些日子我一首待在军器监,但朝中之事还是略有耳闻。”
李世民冷哼一声,明显是十分不满。
“哼,你还知道你一首待在军器监,好端端的东宫不住,跑去和军器监的一帮工匠厮混,你到底在干什么,知不知道现在朝中大臣在背后是怎么议论你这个太子的。”
“朝会也不参加,国事也不帮朕分担一下,青雀和稚奴还每日来给朕请安,你倒好说不见就不见了,朕倒是听说你在军器监似乎乐此不彼乐不思蜀了?干脆朕也搬过去得了,看看你到底在忙什么,以后叫所有的大臣去军器监上朝,你意下如何?”
李世民不断碎碎念,李承乾耸耸肩,却是毫不在意。
他自然知道李世民不是真的生气,抱怨就抱怨吧,谁让他是自己的老子呢。
你要去就去呗,这天下都是你的,你想去哪我还能拦着你不成。
“阿耶,您还是早点把我这个太子换了吧,我早就说过,我不...得得得,我不说了还不行。”
瞧见李世民吹须瞪眼,李承乾识相的闭上嘴巴。
片刻后,他嘿嘿一笑又开口道:“阿耶,我为什么待在军器监,等过段时间你就知道了,保证让你大吃一惊,有了此物必将助您拳打秦皇,脚踩汉武,什么千古一帝都配不上您,以后得称呼您万古一帝。”
李世民摇摇头,自然不相信李承乾所言。
不过嘛,自从他说不愿做太子后,二人的关系倒是越来越融洽了,起码越来越像父子了。
“你还没说到底留着他们有何大用。”
李承乾收起笑容,正色道:“前些日子辽东传来消息,百济突然发动战争,短短数月攻取新罗西十余座城,并且与高句丽联合断绝新罗入朝之路,新罗使者多次派出使者,想要入朝请求阿耶出兵救援,但都被百济与高句丽截杀。”
“恰好此时高句丽与百济使者入朝求赏赐,或许他们还以为阿耶并不知晓辽东局势,以孩儿看他们来求赏赐是假,来探大唐的虚实才是真。”
“嗯!”
李世民点点头,显然对李承乾的话十分赞同。
“你说的很对,但事实绝不仅于此。”
“哦?”李承乾皱起眉头,“还有何事?”
“北方刚刚传回密报,高句丽派遣使者前往漠北,挑唆薛延陀与大唐的关系,朕看他们是想要东西共同出击,大有要抗衡我大唐之势。”
果然,非我族类必有异心。
“阿耶,孩儿记得早在武德二年,高句丽君主高建武就曾派使者朝贡,武德七年,先帝还册封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
“贞观五年,您曾派人去高句丽收殓埋葬隋朝时期战死的隋人尸体,摧毁高句丽用隋人尸体立的京观,高建武害怕我朝大军攻打其国,于是筑长城一千多里,东北从扶余开始,西南到海,首至贞观十西年,高建武派他的太子再次来朝贡。”
“总的来说,高建武一向是亲唐的,否则也不可能与大唐保持二十多年的和平友好关系,孩儿不明白的是,他为何突然如此硬气了,是谁给他的底气?”
李世民解释道:“承乾,你有所不知,去年十月高建武就死了,高句丽的权臣泉盖苏文发动政变,在政变之中杀掉高建武和他的儿子,之后泉盖苏文立高建武的侄子高藏为王,独专国政,同时出兵进攻新罗,阻断新罗朝贡的通道。”
“不仅如此,他还秘密联合百济、薛延陀以及倭国,想要一起共谋大事,承乾,你说他们的大事是什么。”
“泉盖苏文想要入主中原,代替您成为这中原大地的主人?”
李承乾咂咂嘴,忍不住道:“这泉盖苏文倒也是个人才,只是愚蠢了些,同百济、倭国以及薛延陀合作就想推翻大唐,真当我大唐是软柿子了?还是说和平了太久让他们生出能够战胜大唐的错觉?”
李世民冷哼一声。
“一个小小的高句丽,不服?那就打到他服!”
“朕还记得,贞观十西年,高昌王麹文泰一意孤行欲投靠西突厥,强行断绝西域与中原的商业往来,朕曾下旨征召麹文泰入朝,但其不仅称自己病重拒绝入朝,还公然抗旨声称:唐朝距离高昌有七千余里,中间有沙漠两千里,冬冷夏热,没有水草,大军难以前行。若唐军强行军至高昌二十天内粮草必然吃完,那时候与唐军接战一定打败他们,所以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说到这里,李世民忍不住笑出声来。
“结果呢?朕一声令下,侯君集率部远征七千里,横渡两千里沙漠,刚刚打到高昌边疆,鞠文泰就被吓死了,他的儿子鞠智盛有心抵抗,但只坚持了几天便投降了,高昌国就此成为历史。”
“那个老梆子,竟然吓死了,哈哈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对于是否能打赢高句丽,李承乾从来不担心,他有底气,他的底气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历史上李世民对高句丽的战争虽然不能说大获全胜,但基本上也差不多了,高句丽被打的半残不残,只剩下一口气吊着苟延残喘。
在此基础上,李治又发兵出征了几次,之后高句丽就步了高昌的后尘,在历史上除名了。
“看来阿耶心中己经有数了。”
李承乾点点头,知道以李世民的智慧必然早有了万全之策。
只是片刻后他似乎想到什么,声音有些急切道:“既然如此,那阿耶为何还要派长孙无忌和韦挺前往营州,须知营州与高句丽近在咫尺啊,万一李越河狗急跳墙叛国投敌,那他们两个文弱书生...”
“放心,朕自有安排,朕己安排李勣率军随行,先给这些蛮夷一个下马威,若他们仍旧一意孤行,明年开春大军必将出征踏平高句丽。”
李承乾点点头,彻底放下心来。
论起军事方面的能力,自己骑马都赶不上自己的爹。
“既然如此,孩儿就先告退了,马上稚奴就要大婚,孩儿想去陪陪他。”
“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