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 第50章 河间府衙

第50章 河间府衙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作者:
陆海横流
本章字数:
4126
更新时间:
2024-11-25

河间府衙。

“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到皇上驾到,河间知府谢文大开中门,跪迎朱祐樘一行的到来。

几天前,已有人偷偷带话给他,皇帝微服出巡到了河间地界,让他务必小心在意。

是以他猜到皇上住在城里最大的客栈,也不敢前来拜见。微服私访,地方官上门拜见,有种示威的意味在里面。是该说外臣结交内廷呢,还是说皇帝保密工作工作没到位?

“平身吧。朕是微服出巡,不必多礼。”朱祐樘摆手道。

不必多礼,不叩迎试试?大不敬也。

朱祐樘、陈青阳、牟斌等人,在锦衣卫的引导下,步入府衙后院。还没到升堂的时候,先在后面计议计议。

“谢卿,家乡是哪里?哪年出仕的?”,进入内堂坐下后,朱祐樘拉起了家常。

看到皇帝陛下如此随和,谢文登时宽心,原来惴惴不安的心情瞬间消解不少。

“臣是陕西金州人,”谢文顿了顿,继续回道,“宪宗成化十四年进士。”

朱祐樘转头看了看陈青阳,调侃道道:“成化十四年?青阳,谢大人中进士的时候,你出生了吗?”

陈青阳笑道:“臣当时已经会唱歌了。”

“哦?都唱什么歌啊?”朱祐樘饶有兴致的问道。

彼时陈青阳尚未穿越,即便穿越,不足一岁,哪里会歌唱。

“吃奶歌。不给奶吃,我嗷嗷的唱。”陈青阳打趣道。

“你呀你,好歹是状元郎,怎么有时说出来的话这么粗鄙。”陈青阳一句话,令朱祐樘哭笑不得。

“尊驾难道是连中三元的陈青阳陈大人?”,听着皇上和陈青阳一问一答的凑趣,谢文上前施礼道。

“在下正是陈青阳,尊驾二字愧不敢当。”谢文如此行礼,陈青阳连忙还礼答复。

“陈大人二十余岁,连中三元,乃国朝一百多年来未有之人物。谢某佩服至极。”

“陛下垂青,小子侥幸扬名,安敢在长者面前居大。”

一番寒暄之后,谢文转向皇帝朱祐樘说道:“陛下请吩咐,臣万死不辞!”

皇帝大老远跑过来,不可能为了拉家常。

朱祐樘打量了谢文几眼,开口道:“吩咐之事,先放一下。朕有几件事不甚明了,今日特来向爱卿请教。”

一听请教,谢文迅疾跪倒在客厅地板上。皇帝上门请教臣子,这反讽的意味太浓了,谢文羞愧的恨不得变成封神演义里的土行孙,找个地缝钻进去。

“罪臣,请皇上明示!”谢文匍匐着回禀。

“河间的大户富户,坐拥大量良田。卿可知否?”

“臣知道。”

“既然知道,为什么不抑制土地兼并?!”

“臣努力做过,只是实在做不到,有负圣恩。”

“做不到?你是河间父母官,河间最大的朝廷命官,河间百姓的天,为什么做不到?只怕是怕得罪人,不愿意做吧。”

“臣到任以来,即着手打击豪强、抑制土地兼并,但官小职微,收效不大。”,谢文回了一句,看皇上的神色没什么变化,谢文咽了一口唾沫,接着说道:“河间离京城近,北京很多达官贵人在本地买田,期间少不得强买、低价买卖之事。说句不中听的,宰相门人七品官,臣这个四品知府,别说权贵们看不上,就连他们的恶仆也不把臣放在眼里。”

“寿宁侯府的张高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臣数次想将其明正典刑。臣派衙役拘传他,衙役们竟吓得不敢上门。在臣的强势逼迫之下,他们鼓起勇气登门拿人,结果让寿宁侯府的奴才们给打了回来。臣一怒之下,趁张高在城里晃悠的时候将其拘押。本想根据原告诉状,请旨秋后处决了他。谁知五天不到,京城刑部来了文,要提取张高去京城会审。臣原以为,张高的恶名传到了京城,刑部老爷们打算严办他。但是半个月后他就回来了,案子也结了。受害人纷纷撤诉。”

“臣不忿,明白是寿宁侯在背后做了手脚。心一横,干脆连寿宁侯也弹劾了。这几年来,臣至少往京城上书了四次,皆是杳无音信。寿宁侯的奴才我拿不下,去整治别的豪强时,他们说我欺软怕硬,柿子专捡软的捏,他们也不是好欺负的。若想让他们退还田地,除非寿宁侯先退,不然就是不公。”

谢文的长篇倾诉,朱祐樘、陈青阳都明白了。敢情不是谢文不作为,而是作为不下去。

“那你为什么不向户部、内阁报告?”

“户部、内阁,臣都上报过,论述土地兼并之危害。但和弹劾文书一样,石沉大海。”

陈青阳明白了,难怪谢文多年没有提升,甚至都没挪个地方,原来是得罪了权贵。权贵们故意打压他,看来如果不是谢文官场上有些人缘,怕是这个知府的位子也保不住。

陈青阳道:“除了官小职微,谢大人以为,土地兼并难以制止,还有什么原因?”

“律法。大明律例没有明确的关于打击土地兼并的条款,皇上也没下过相关诏令。”谢文硬着头皮说道。

真不愧是史书上评价的“所到之处,不畏权贵,不循私情,秉公断案,剔除弊端,抑制豪恶,深得民心”,竟然还敢埋怨皇上。

果然皇帝朱祐樘怫然不悦:“你的意思,朕也有过失喽?”

“微臣不敢!”

“你明明就是这个意思,还敢说不敢?!”朱祐樘十分生气,登基十二年了,还没有哪个臣子胆敢这么指责他。

“朝中小人蒙蔽陛下。但陛下明朝秋毫,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万民之幸也。”谢文赶紧夸赞道。

他倒不是故意阿谀奉承,而是在他的心中,弘治皇帝已经是难得一见的好皇帝了。谢文不忍苛责这个人生不易的皇上。

“得,正反话都让你给说了。”朱祐樘尴尬的说道。

谢文说了一箩筐话,隐隐还是责怪,皇上对张鹤龄太过放纵。

自民女李欣然告状开始,朱祐樘听闻的皆是张鹤龄的不法之事,此时再疏不间亲,他也明白,严惩大舅子张鹤龄刻不容缓,不然河间的民心无法挽回。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