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柳儿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店铺,近日因接下了张大老爷家的活儿而忙碌不堪。这不,张大老爷府上连着举办了两场盛大的宴席,张柳儿为此操劳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刚进门,她便迫不及待地向家人嚷嚷道:“哎呀呀,可把我给累坏啦!明天谁都别来叫我起床哦,我得好好睡一觉补补眠呢!”说完,她便一头栽倒在床上,很快进入了梦乡。
果不其然,次日清晨,全家人都谨遵张柳儿的嘱咐,没有任何人前去唤醒她。当她终于从美梦中悠悠转醒时,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打着哈欠望向四周,却惊讶地发现家里竟然空无一人!这可真是奇了怪了,她心里暗自嘀咕着,最近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出门处理呀?带着满心的疑惑和不解,张柳儿就这样静静地坐在床边等待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过了整整一个时辰之后,门外才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声。张柳儿急忙起身走到门边张望,只见鲁迅慢悠悠地走了进来,手上还提着一只装满东西的大篮子。谭清竹见状连忙好奇地凑上前去查看,定睛一瞧,好家伙,篮子里装的居然全都是刚刚采摘下来、鲜嫩欲滴的蚕豆!
看到这些蚕豆,谭清竹不禁想起前几日自已也曾到地里去看过它们生长的情况。当时她还估摸着这些蚕豆应该还能再多生长几天,没想到今天就已经被全部采摘回来了。不过这样也好,正好可以用这些新鲜的蚕豆做几道美味可口的菜肴呢!想到这里,谭清竹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抹欣喜的笑容。
张柳儿忙接过篮子,笑着说:“今日怎的想着摘蚕豆了,我原以为还要再等些时日呢。”鲁迅挠挠头道:“昨日夜里下了场小雨,今晨一看,这蚕豆长得得很,就赶忙摘了,想给你个惊喜。”
张柳儿一边把蚕豆往厨房拿,一边说道:“那今儿中午咱们就吃蚕豆饭,再炒一盘嫩蚕豆。”正说着,家人也陆续回来了。原来他们一早出去赶集,顺带买了些肉和新鲜蔬菜,打算晚上做顿丰盛的大餐。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剥蚕豆,欢声笑语不断。张柳儿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满是幸福。她心想,虽然平日干活辛苦,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互相照顾关爱,生活便是美好的。
很快,厨房里飘出阵阵香气。热腾腾的蚕豆饭端上桌,还有炒得翠绿的嫩蚕豆。张柳儿尝了一口,满足地眯起眼睛,这充满烟火气的农家日子,平淡却又无比珍贵。
吃完饭后,大家商量着把剩下的蚕豆做成酱。于是一家人又开始忙活起来,洗豆子、煮豆子、准备调料。正当大家干得起劲的时候,村里的刘婶匆匆跑来。
“不好了,柳儿啊,你之前接张大老爷家活儿时认识的那个工匠王大哥,他家的牛病了,那可是耕地的主力啊,这可咋办呢?”
张柳儿听闻放下手中的活计,赶忙跟着刘婶去看。到了王大哥家,兽医正在摇头,表示这病难治。张柳儿围着牛仔细观察了一番,突然想到小时候爷爷教过的土方子。
她赶紧让人找来所需材料,按照记忆中的方法给牛喂下。众人焦急地等待着,过了半晌,牛竟缓缓站了起来。
王大哥激动不已,直夸张柳儿聪明能干。张柳儿笑笑说:“也是多亏了爷爷以前的教导。”
回到家后,家人纷纷询问情况,听到结果后都松了口气。夜晚来临,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望着天上的星星,张柳儿感叹今天发生的事。虽然有波折,但邻里间互帮互助,家人也一直陪伴左右,这种感觉让她更加珍惜这平凡而美好的田园生活。
第二日清晨,阳光洒进小院。张柳儿早早起来打扫庭院,盘算着今天要把园子里的菜浇浇水。这时,村头的李二娃跑来说,镇上来了几个商人,想买一些特色的农产品回去。张柳儿一听,心中一动,自家的蚕豆酱做得不错,或许可以拿去试试。她赶忙回屋取了一小罐蚕豆酱,带着家人的期许前往镇上。
商人们看到蚕豆酱,眼睛一亮。品尝之后更是赞不绝口,当即表示愿意高价收购一批。张柳儿高兴极了,这笔收入够家里添置不少东西。回家途中,路过一片野花丛,她采了一束花,想着放在餐桌上一定很美。
到家后,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全家欢呼雀跃。随后的日子里,全家一起动手制作更多的蚕豆酱。张柳儿将这份手艺传给了村里其他妇人,大家齐心协力做出的蚕豆酱数量可观。等到商人再来时,顺利带走货物并付了钱。村民们得到报酬后,对张柳儿感激不尽。张柳儿只是微笑着说,大家互相帮忙,日子才能越过越好。从此,村子里的生活更加富足和谐。
随着蚕豆酱带来的收益,张柳儿家的小店铺生意越来越好。慕名而来购买蚕豆酱的顾客络绎不绝,甚至还有人从邻村赶来。
一日,张柳儿正在店里忙碌,突然来了一位穿着讲究的老者。他四处打量着店铺,最后目光落在了蚕豆酱上。老者尝过后大为赞赏,原来是城里一家大酒楼的掌柜。他希望张柳儿能长期供应蚕豆酱给酒楼。
这可是个大好机会,张柳儿欣然答应。但要大量供货,单靠自家和村里的力量不够。于是她组织村民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
在这个过程中,张柳儿遇到了不少难题,比如种子不够、灌溉不便。但全村人集思广益,互相支援。有的拿出自家留存的种子,有的合力修缮灌溉沟渠。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第一批足量的蚕豆酱送到了酒楼。酒楼推出的以蚕豆酱为配料的菜品深受欢迎。随着订单增多,村庄变得越发富裕。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堂,老人们的生活也更舒适。张柳儿看着繁荣的村子,心中满是欣慰,深知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然而好景不长,邻村的人眼红张柳儿所在村子靠着蚕豆酱致富,便偷偷在水源处投了毒,导致许多蚕豆苗开始枯萎发黄。张柳儿心急如焚,召集村民商议对策。有人提议挖井找新的水源,大家纷纷响应。男人们负责挖掘,女人和孩子则负责后勤保障。
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挖到了清泉。可新的问题又来了,因为之前的耽误,这一季的蚕豆产量受到影响,无法满足酒楼的订单。张柳儿只好亲自前往酒楼解释。酒楼掌柜虽有些失望,但被张柳儿诚恳的态度打动,同意减少订单量,并给予一定时间恢复产量。
回到村子后,张柳儿鼓励大家不要气馁。她决定带领村民尝试改良蚕豆种植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经过反复试验,成功找到了合适的施肥和培育方法。下一季,蚕豆获得丰收,不仅满足了酒楼订单,还能开拓新的市场。村庄再次迎来发展高峰,大家愈发团结一心,而张柳儿也成为了村里当之无愧的带头人。
随着村庄的日益繁荣,名声也传得越来越远。一天,县令派人前来,说是听闻此地的蚕豆酱甚是美味独特,欲邀请张柳儿参加县里举办的美食大赛。张柳儿欣然应允,带着精心制作的蚕豆酱前往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