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去邻居那里玩耍了吧,先烧饭吧。”
李易进入内屋取了些熏肉和蘑菇。
这是孙大亮之前赠予他的感谢礼,食材相当丰富,李易随即准备做一道熏肉拌蘑菇。
除此之外,
李易尚未领取属于自已的口粮份额,故暂时动用了王小斌的部分食物。
搜遍家中后,
发现红薯已经消耗完毕,剩余的只有几袋玉米面。
这让李易不禁皱起眉头,
心中隐隐觉得,早上的红薯可能是王小斌能拿出的最佳食物。
“别胡思乱想了,先来做几个玉米饼垫垫肚子吧。”
李易的烹饪技艺不错。
前世就爱好烹饪,转生后几乎每日亲自下厨。
经历两个生命的累积,
让他的厨技更加娴熟,即便是做几张简单的玉米饼也是轻而易举。
不久之后,饼子已在锅中发酵膨大。
不过王小斌依旧未归,李易感到困惑不解。
......
村边不远处的山坡上,
王小斌手持柴刀,肩上背满了沉甸甸的木柴,艰难地沿着山坡下移。
他的背后,
略年长一些的王大头也背着一堆木柴,但量相对少一些。
见小斌吃力行走的模样,急忙赶来支持。
“小斌啊,你负担太多了些,这条山路可不好走,得多小心呀。”
“明白了,多谢大头哥。”
王小斌点头应允,缓缓地走向山脚下。
“对了小斌,早晨吃的是不是猪油渣?”
大头忽然想起问道。
“哎?怎么突然这么问?”
王小斌感到意外。
“今早你身上的味道明显是猪油渣。”
王大头一脸认真地说。
“这个……这个……”
王小斌一时语塞,他没得到李易的允许,不敢泄露。
“不告诉我,我也有数,一定是新来的知青给你的,真是太幸运了,
我都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品尝过猪油渣,真想再尝尝。”
王大头露出向往的眼神。
“到过年了,你或许就能尝到了。”
王小斌安慰道。
“但愿如此。”
……………
随后,两人一路并肩下山,回到了村中。
路过王小斌家门口时,一阵的肉香从厨房飘散出来。
王大头闻香驻足,难以挪步,看着王小斌说道:
“小斌,你们午餐又准备吃猪油渣了吗?”
“大概不会吧。”
王小斌回答有些含糊。
他记得昨天最后一块猪油渣饼已经吃光了,但这股香味确实让人猜不准。
这时,李易从屋内走出,见状赶紧上前帮忙:“还以为找不着你了,原来是砍柴去了,辛苦啦。”
接着,李易替王小斌卸下了肩上的柴火。
“李大叔,今天中午你们还吃猪油渣吗?”
王大头盯着厨房的方向,询问道。
“猪油渣吗?其实早晨吃的猪油渣饼都吃完了,今天午间打算做腊肉炒蘑菇。”
李易解释道。
“腊肉……”
一提到腊肉,王大头几乎流出口水。
在那个年代,腊肉甚至比新鲜的猪肉更珍贵。
看到李易和王小斌即将享用腊肉,他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这毕竟是别人家的食物,再羡慕也没用,只能无奈咽了一口唾沫离开。
待王大头离去之后,李易领着王小斌一同享受了丰盛的午餐。
那些美味的腊肉令王小斌心满意足,觉得即使过年期间,也不会感受到这般快乐。
而这之后,王大头并没有忘记此事,将李易和王小斌享用肉食的情况四处传播开来。
短短一个中午的时间,整个村庄的居民就得知了这一消息。
“那个新来的知青真是个有钱人,早上是猪油渣饼,到了中午竟然是腊肉,
这样的生活太过分了吧,太奢侈了。”
“对啊,家里有点积蓄也不能这么挥霍无度呀。”
“就是,平日里没有特别的庆祝,居然连续两顿都是荤的。”
“确实是,即便是过去富裕的地主也不会这么做吧。”
……
村里的人议论纷纷,虽然他们私下批评李易花钱大手大脚,但也无不羡慕。
在那样贫穷的日子里,每个人都渴望尝尝可口的肉肴。
当队长王满仓最初为李易分配住处时,
许多家庭曾犹豫拒绝,主要是之前来的两名知识青年行为不当,给村民造成不少困扰。
因此对新来的人有所抵触。
但如今,
李易不仅与王小斌相处融洽,而且愿意分享美食,这与前两位知青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让村民们开始反省自已的决定,甚至希望能有机会欢迎李易到自已家中居住。
“真是那两个坏例子害的,如果不是因为留下的不好影响,我又怎么会拒绝让李易住在我们家呢?”
如今,王小斌和李易在一起生活得很是幸福,简直让人羡慕不已。”
“确实,每天都能吃到两次炖肉,这可是我一年都难得享用几次的待遇啊。”
“这一切都是因为杨秋风和齐大志的无能,真的恨不得打他们一顿。”
……
村民们个个心生妒忌,计划日后找时机好好教训一下这两个知青。
然而,杨秋风和齐大志对此浑然不觉,还在那里抱怨着李易。
“真是让人火大,我们找他借钱的时候,一毛不拔,说什么没钱,
而今天居然能享受到天天吃肉的日子,实在是太过分!”
杨秋风忿忿说道。
“没错,看他穿的衣服就知道他财大气粗,偏偏就不出钱,
他这种小气鬼没人喜欢,必定会受到排斥,
到时候,他被村民们孤立起来,没人愿意帮他是迟早的事情。”
齐大志附和道。
“嗯,你说的一点也没错,在这样贫困的山村合作社里,李易却过得如此滋润,
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在给自已埋下怨恨的种子,村民自然会远离他,不愿同他亲近。”
“就是这个理,到那时他遇到麻烦,说不定还得来找我们求助。”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就得意了,哈哈哈哈。”
……
中午用餐之后。
家家户户陆续外出准备上班。
李易和王小斌也走了出来,他们的出现立即吸引了周围村民的好奇目光。
众人的视线带着满满的羡慕落在王小斌身上,都觉得这孩子真是太走运了。
村里的小孩也凑过来围着王小斌,打听哪种食物更美味——是猪油渣饼还是腊肉?
孩子们各有各的说法,一边争论不休,一边垂涎欲滴,仿佛美食已经近在咫尺。
而李易则悄悄离开了村庄,开始了他的水文探索之旅。
他把手 ** 口袋,悄悄启用了藏在其中的寻水符卡。
瞬间之间,
眼前的景致为之一变,那平静的山水之中隐现许多奇妙的线条,
它们宛如夜空中的星系,缓慢流转着。
李易清晰可见那些线条的方向及其起伏变化。
这样不同寻常的景象使人心感震撼,仿佛打开了一扇认识自然界规律的新窗口。
“真是太神奇了,实在是太神奇了!”
李易专注地追踪这些线路,缓缓向村子周边走去。
很快,他从错综复杂的水脉中锁定了一道最为浅表化的支流。
跟随其轨迹来到村落东边的一个大石块旁停留。
经过仔细观察,
李易确定这大石块下的大约十米深处藏着一道十分充足的水脉。
若能移开这巨石,掘土至十米左右的深度,就能找到所需的水源。
确认了此水源的准确位置,李易的心情轻松了不少。
解决了这一棘手难题之后,他对手中的寻水符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这个小物件实在是充满了奥秘与吸引力。
这次特殊的视觉体验,让李易感受到从未有过的世界观察方式。
就像是穿越一层层云雾,直达事物的核心,令人感到无比惊奇。
怀着探究的态度,
李易继续在村周徘徊,细致考察水文情况。
不多时,
村子里响起三声急促的铜锣声,那是通知开始劳动的信号。
“找到了水源,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去王队长那里请个假,
找个合适的理由出去探测一番,就说是寻找新的水路……”
### 重述后的文本
时间快到了,就说发现了水源,然后直接动工开挖。
李易做出这样的计划之后,迅速回到了村中的打麦场。
此时,场地已聚集了许多人,村民们都在等着领取各自的任务。
没过多久,王满仓队长赶到现场。
他迅速地给大家安排好了下午的工作。
今天下午,村民们不再承担挑水的任务。
因为小水塘的水量已经严重不足,若继续使用,连日常的生活用水都无法满足。
所以今天的任务改为运输肥料。
秋天的收获季节即将来临,
大家需要提前把沤好的肥料从粪池运到田地里存放。
这样一来,秋收结束后,就可以迅速将肥料撒入田地,确保土地的肥力。
这项任务交给了村里的年轻人,包括三位下乡青年。
对李易而言,这项任务显得不太合适——主要原因是这项工作的肮脏和恶臭让人难以接受。
但村民们已经习惯,大家都神情自若地开始了工作。
另外两位下乡青年的脸色却不太好,
显然,他们同样不喜欢这种工作。
可是工作和口粮息息相关,不劳作就意味着没有饭吃,他们只能硬着头皮上。
李易没有加入他们的行列,也不愿意这么做。
他打算借口去寻找水源,趁机避免下午的工作。
决定后,李易找到了王满仓队长,提到了水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