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 第18章 池塘养鱼

第18章 池塘养鱼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作者:
北泽的刘家人
本章字数:
6094
更新时间:
2024-12-23

面对王小山的怀疑,李易信心满满地回应:“肯定能找到水源。

难道你没注意到,我们挖得越深,土壤就越潮湿了吗?”

这使得王小山重新振作起来,开始密切留意挖掘出的泥土变化,果然发现越往下挖掘,泥巴变得更加

受到李易话语激励,众人重拾热情,工作速度大大提升。

接近中午时分,他们遇上了更大的挑战——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了去路。

所幸王队长的出现带来了解决办法,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移开了石头障碍。

移开石头后的好消息接踵而来,地下不再出现岩石,土地变得更加润湿。

目睹此番景象,王队长难以抑制住心中的喜悦,意识到李易或许真的找到了那个至关重要的水源点。

他向李易递去了自已的感激之意,“从你第一天寻找水源起,我就应该记录下这一切。

你的工作记录簿给我吧,我要为你记载所有的功劳。”

“我会给你每天30个工分作为酬劳,如果能找到水源,我还会再加奖赏。”

*

“谢谢队长。”

虽然李易挖水源的目的是为了做善事,并不在意这些工分。

但见王队长开口了,还是把自已的工分册递了过去。

“你们先开始工作,我随后赶到。”

王队长查看了一下时间,确信已经接近收工时刻。

于是急忙前往麦场,为村民们记录工分。

但他最先做的,就是给李易登记那30个破例的高工分,从李易开始在村里寻找水源起算,每一天都是30个工分。

这种待遇前所未闻,因为即便是最卖力的农村劳动力,全天劳动也只有10个工分。

完成登记后,王队长拿出自已的印章,仔细地在李易的工分上盖下了标记。

就在此刻,劳作的村民收工前来记录分数,队伍里带头的是杨秋风与齐大志。

这两位一向上工迟,下工却异常迅速。

当他们看见王队长正在给李易工分工本上盖章的场景时,眼睛顿时瞪圆了。

“30个工分?这怎么可能,队长,为什么给李易如此多的工分?”

齐大志惊讶道。

“这简直不可思议,从来没有听过一次给予这么多的工分,王队长,您是不是在包庇什么?”

杨秋风提高嗓音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指控,还特意使周围的农民们听见他的讲话,引发了更多村民的关注。

“30个工分,这打破了所有记录!”

尽管众人表现出极大的疑虑,王队长的态度依然平和。

他不仅拿起了李易的工分簿,直接展示给所有人看。

村民们的反应各不相同,但大多数人出于对家族和长辈(如王队长)的信任,并未直接质疑。

唯有杨秋风不顾一切地说:“大家看清楚了,自从前天下午以来,天天给李易30个工分!前天下午他根本就在到处乱转,并没做事。

昨天和今天虽然他在工地挖掘,但这显然不符合给他这么多工分的标准,队长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否则我们要向更高一级的机关报告!”

“是的,这个问题需要得到明确的回答。”

齐大志附和,尽管他曾因接受李易的糖果而心存感激,但现在看来也不愿意轻易放过这个疑点。

面对众多疑惑的视线,以及来自杨秋风和齐大志的直接质问,王队长并未立即回应,而是大笑起来,目光转向正快速向这里奔跑来的王小军。

王小军身上全是泥水,看起来刚从泥地里赶来,但他的脸上却难掩兴奋之色。

随着他的靠近,一种即将揭开谜底的气氛悄然弥漫开来。

王队长获悉井中已有水源,山沟村村民们期盼的水终于出现。

不出所料,

随即王小军激动地大声呼唤起来。

“爷爷,爷爷,有水了,我们真的有水了,村里有救了!”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难以掩饰的喜悦,声音从远处渐渐逼近。

村民们听到叫声纷纷回头望向奔跑而来的王小军。

看着衣衫凌乱、疲惫不堪的王小军,村民们迫不及待地问道。

“你说什么,王小军?找到水了?”

“没错,我们确实找到了水,而且水源丰富,请大家跟我来!”

王小军兴奋地几乎语无伦次,面色因为激动而通红。

“快,我们赶快去看看!”

村民们不顾一切奔向东村的方向。

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在家人的帮助下,也急不可待地赶去。

这是村里的大事,是命运转折的关键时刻,老一辈的人似乎比年轻一代还要急切。

当所有人到达村东的时候,

眼前的景象让人心潮澎湃——巨大的泥水从坑洞中涌出。

这直冲云霄的水柱,像是希望的光芒一般振奋人心。

几位老年人更是因喜极而泣。

多年来对清洁水源的渴望,

让他们曾经求助无数专业队伍,

但换来的却总是一次次令人失望的结果。

直到现在,

李易带领村民们找到了这一宝贵的水源,

这一发现给予了每一个人希望的力量,

现场的情绪几乎无法自抑。

尤其是看到李易身上斑斑点点,尽是泥土与水花的 ** 服装时,

连最为坚毅的心也在这刻动摇不已。

“大家都看到了吗?我之所以给李易分配三十份劳动成果,正是因为这个,

自前天开始,李易一直在默默地为我们的村子找寻着生命之源。

你们或许觉得他在无所事事地转悠,但这其实是在全心全意地研究地质,寻找水源的迹象,

为了让我们的生产小组更加繁荣。”

王队长站出身来说,并且投向杨秋风一个意味深长的目光,继续解释说。

“而这些天,杨秋风和齐大志始终在质疑甚至控诉李易的行为,

为了避免大家因期望落空产生不满,我也为了避免李易承受无端指责、

让他能够全神贯注于找水任务,我才谎称他请假去了。

当我今天上午来看时,看到挖井处土壤起来,就知道成功将近,

便当即给他加了分数作为激励。

然而杨秋风和齐大志却又开始反对,

我想问问大家,这样的成绩和贡献值,是否应当获得认可?”

“应该!”

所有的声音响彻天际,无比坚决。

水源对于村庄来说太重要了,不仅仅是三十分的贡献,即便是再多,

村民们也都认为值得!

在王队长的提问声结束后,

现场响起了一致的肯定答复,没有人持任何异议。

而在人群之中,年过半百的王家二老步履蹒跚地站出来发言道:

“多少年来,水源短缺一直是压在我们心头的大石头,让我们生活困难重重,

田地里的作物因得不到充足的水分滋养,产量总是不尽如人意,有时甚至会全部 ** 。

而如今李易为大家解决了这个问题,确保了田地得到足够的灌溉,

这意味着我们的希望已经到来。”

“的确,如老爷子所说,我们不缺少田地,真正缺少的就是水,”

旁边有村民附和。

若水有保证,咱田地上的作物便能丰盈起来,

李易找来的水资源解决了我们最关键的问题,这样的恩情,不要说分给我工分了,就算是让我以命相报我也心甘情愿。”

“我也是,现在有了水源,不仅能扩大耕种面积,还能提高粮食产量,

以后咱们再也不担心挨饿的日子了,也不用眼睁睁看着家人忍饥挨渴。”

“就是这个理儿!”

...

村里的百姓个个情绪激昂,眼中含着谢意,一齐看向李易。

那份感动出自真心,几乎能够触碰到人的灵魂深处。

但是当他们的视线转向杨秋风和齐大志时,则满是怒气。

这两位知青要是还敢告状,或是再有半点儿不尽如人意,村人定然会马上给他们好看。

杨秋风和齐大志也不是蠢材。

见到村民们这种态势,顿时心里咯噔了一下。

倘若说错话,激起民愤来。

只怕自已俩人的性命就堪忧了。

因此杨秋风与齐大志像两只会颤的小鸡,不敢出一丝声响。

见到二位不再胡言乱语,村民的心头火才渐渐平息。

因为村民此时心中还有更重要的人需要感恩——李易。

他为大家寻找到了水源,给村子带去了生机。

人们自然满怀着感激之情。

于是,在众人激动的心情中。

李易被一群热情的村民围绕着,接受他们的感激。

有人甚至提议。

应该给李易写上一封表彰信,送到县上以作嘉奖。

更有人说。

新凿成的这口井应该以李易的名字命名,叫做‘李易之井’。

李易连忙劝止大家的好意。

他原本就是想行点儿善举而已,对起什么名字倒并不在意。

最主要的,叫李易之井总有点奇怪。

直到村民们逐渐平静下来后。

李易才同眼含红丝的王队长讨论下一步的计划。

鉴于井中的水流量极其充足,不断地涌出来。

李易提出了可以在附近开挖一个池塘养鱼的想法。

这样做不仅能让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还能额外为村子带来经济效益。

如果不这样做,如此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浪费,岂不是太可惜?

“就这么办!”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