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一旁的齐大志不禁斜眼瞪了一记。
李易可是每餐都能炖上三盘肉,这还能算是食不果腹?要知道,齐大志和他的同伴们长期以窝窝头为主食,已经有许久未尝过肉味。
这让齐大志心里愈发不是滋味。
他真希望有机会冲过去狠狠揍李易一顿,来发泄心头的愤慨。
然而,他又不敢付诸行动。
同时,他心中充满了好奇——为何这些人会赠送生活必需品给李易。
现场的所有人都带着同样的疑问,包括队长王明。
因此,王队长问到,“李易,你说的那位张伯为什么送你生活用品呢?难道他是你的亲属?”
“不是亲戚关系,是我帮了一位朋友的小忙,张伯才代他送来一些礼物。”
李易简要解释道,但没有多说其他。
“原来如此,这个朋友似乎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值得一交。”
王队长评价。
“我也这样认为,队长,外面天冷,请进屋坐吧。”
李易立刻邀请王队长入内,以免老人家在外受寒。
“好吧。”
想到要商谈的挖井事项,王队长决定进去好好谈一谈。
刚踏入门槛,却意外地发现李易房里摆着一堆东西。
鲜嫩的猪肉、奶粉甜饼、红糖以及一个满满的大包。
谁也猜不透那个鼓鼓的大包里究竟藏着多少宝物。
这一幕同样没有逃过李易的眼睛。
在众人瞩目之下,他把带来的物品小心翼翼地收入了储藏室。
然而,暗地里他还有一个小心思。
从他的私人储备中拿出了大白兔奶糖,偷偷放入储藏室。
待到双手从柜子里抽出,装模作样地说是从里面取出来的糖。
这些糖果其实他对味道不太感冒,长时间存放又担心变质。
趁现在人群热闹的时候,正好可以做个好人,攒点阴德。
因此,他开始把糖果一颗颗派发给附近的乡亲们。
“来来来,大家尝尝糖,人手一个。”
“哪里哪里,这糖那么珍贵,真是不好意思啊。”
一位乡亲面露尴尬之色。
“是呀,这糖少说也得一角一块的吧。”
一位老婆婆半信半疑地询问。
“一角钱哪买的了,这是大白兔奶糖,来自上海的好东西,至少也值两三角一个吧。”
“两三角!这么奢侈的东西怎么好意思拿。”
老婆婆大吃一惊,连忙看向李易。
“您收着吧,我不缺这一点儿,家里存得太多吃都吃不完了。”
李易淡淡地道。
事实上,他还真存了五斤这样的糖果,量如此大的糖果即使想吃完也够折腾一阵子的。
倒不如趁机散发出去,积些阴德也好。
不出所料。
片刻之后,他发现自已阴德的增长竟有三十点之多。
这无疑激发了他的热情,分糖的手也愈发慷慨起来。
“谢谢李叔叔,您真是太好了。”
王大头诚挚地感谢。
“是啊,要是我的父亲能对我有李叔叔一半的好,我也就算满足了。”
王歪嘴羡慕不已。
“你这是作梦呢!”
…
场面的气氛融洽且欢快,所有人都沉浸其中,享受这片刻的美好。
站在一旁的王队长,见状不由得对李易心生赞美。
如此大公无私之人,必然是不会 ** 他人的。
这使王队长更加坚信,李易的确发现了新的水源。
想象着村庄即将多出第二处水源,他心中满是期待与希望。
等所有人都得到了糖果。
王队长挥了挥手,“大家该散就散了吧,不要在这里扎堆儿了。
小军,记得去后山砍点儿柴火,送给你李哥哥。”
“好咧,爷爷。”
王小军看了一眼李易,旋即飞快跑去了后山。
王队长不想让这样一个善良的好青年吃了亏。
因此特命自已的孙儿替李易分担一点,也算是表达对他的一片心意。
这让李易颇感无奈,也对村民们这份朴素的热情倍感欣慰。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第二天又到了。
清晨,王队长如往常一般布置完一天的任务。
特别留下十几名体力充沛的年轻人。
让他们带上撬杠与铲子,陪同李易前往村庄东边的巨大岩石前。
看到这里,众人满心好奇。
不少正准备下地干活的农民们也对即将发生的事一知半解。
在大家的好奇与期盼中,
李易与王队长等人一同来到了巨大的石块边。
开始了对这巨石的移位。
这石块确实非比寻常,分量极沉。
大家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
终于,在众人的努力下,巨石被挪开了,暴露出下面的土地。
“行了,小军、小虎、小山,你们三位留在这里,听从李易的安排。
不论他说什么做什么,一定要遵照执行。
其余的人跟我出发干活。”
随着王队长的话语落下,带着一众不明所以的村民纷纷离开。
唯独留下李易以及那三名年轻壮士。
“李大哥,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三人齐声问道。
王小军注视着李易,等待指示。
"你们拿上这三个铁锹,从这里向下挖十米就行了。
" 李易确定好了井的位置,随即分配起了任务。
"知道了。
"
于是,王小军、王小虎和王小山立刻开始行动,挥动铁锹向下挖掘。
自幼劳动的锻炼使他们有着健硕的身体,
加上这块大石下的土壤比预期得多,
仅仅用了三个小时,
三人就已经在地上挖掘出了一个不小的坑洞。
"李大哥,挖这么深是要干啥呢?是不是要把土堆起来沤肥用啊?" 王小山忍不住问道。
"不是这样的。
" 李易摆了摆手。
"那究竟是为啥?" 王小山追问道。
"到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现在赶快干活吧。
" 李易暂时不想透露真实目的,他想等到挖到水后大家自会明白。
"哦,明白。
" 虽没有得到直接回答,王小山的好奇心却更加高涨。
他边挖边想着,还不时地观察着周围的泥土。
忽然间,他似乎灵光一闪。
"我知道啦!你是准备开拓这块地?"
"哈哈哈!" 一旁的王小军不由得笑了出来。
"小山啊,你就别想了,哪有开垦地皮要挖到这么深的?" 王小军调侃着。
"对啊。
" 王小山挠着头,承认了这点确实在理。
只是仍猜测不到为何要挖得如此之深,他只好专注地用力挖着。
随着时间推进,他们辛勤工作,
直到工具碰触到石头,
起初只是小块,随后大块的小石层出不穷,
严重减慢了挖掘速度。
于是,他们决定扩大挖掘范围,将大石头一一移除。
到了中午时分,
队长王来到现场查看,
看见进度缓慢且下面仍有石头,
便建议:“先去吃午饭,下午再回来继续干。”
“好。”
因为一早劳作,几人都感到了饥饿,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在他们离开后,
村民们吃过午饭,相继围到挖掘现场围观,
大家都十分好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人试着向队长询问,然而得到的回答却含糊不清。
这样的神秘反而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
大家经过现场的种种线索,逐渐推测出:
这可能是为了寻找水源而挖掘水井。
尤其当回想昨天下午李易在外四处勘察,
显然似在寻找水源。
于是更多村民认同这是在寻找新的饮用水源。
由李易领头进行这项工作也让他们感到振奋。
然而想到过去村里多次尝试找水均未成功,加上村落特有的地质环境,
以及连专业人士也无法在此处找到水的事实,
人们对成功的信心再次减弱。
考虑到李易及队长的隐晦态度,显然是为了不让他们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
这也反映出找到水的可能性极低。
意识到这一点后,村民们无不叹息,选择不过分寄予希望。
他们都害怕,若期望越高,最后落空时的失落也会更大。
正当这时。
杨秋风与齐大志闻讯赶到现场。
二人来到挖掘地点旁,低头细细观察。
当得知是李易带头挖水源后,不禁感到十分惊讶。
他们心里清楚得很,缺水问题已经长久困扰着山村,若李易真的挖出水源,他的地位和声望必定迅速上升。
想到这里,杨秋风和齐大志的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担忧——他们同样是知识青年,已在山村生活了整整三个月,但却没有给村民留下任何值得称道的贡献。
若李易刚来就取得了成果,那岂不是会让两人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
听到四周村民们纷纷讨论起当地的复杂地形,以及先前多批专业打井队伍无功而返的情况,他们的情绪稍微放松了一些。
这些声音如同一道防线,保护着他们免受被李易超过的命运。
夜幕降临,更多村民围过来观看挖掘的情况。
然而,挖掘现场除了一口逐渐加深且底部尽是石块的大坑外,未见到丝毫水的踪迹。
场面一度陷入沉寂。
见此情景,杨秋风与齐大志心中更加安定,似乎李易不会威胁到他们的位置。
转眼间第二天早晨来临。
李易和团队依旧在村里东部继续作业。
虽然这里岩石众多,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但是这并不能阻挡他们的步伐。
王小山听说他们在挖掘水井的消息后,立即前往了解状况,对目前毫无进展的挖掘过程表示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