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兵场上的欢呼还未完全消散,一名护卫急匆匆地跑到秦恒面前,抱拳禀报道:“殿下,工坊传来消息,手弩研制成功了!” 秦恒眼中顿时闪过惊喜的光芒,手中还握着给冠军颁奖的令牌,便迫不及待地吩咐道:“备马,去工坊!”
片刻之后,秦恒抵达工坊。老远就看见老铁匠王福带着一众铁匠站在门口等候,脸上洋溢着自豪又期待的神情。王福手中捧着一把造型精巧的手弩,快步迎上前:“殿下,可算把这物件儿捣鼓出来了!”
秦恒接过手弩,仔细端详。只见这手弩主体由精铁打造,弩臂修长,弩机上刻着细密的纹路,握柄处还裹着一层柔软的牛皮,便于握持。体积小巧,单手即可操作,却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威慑力。“王师傅,辛苦你们了。” 秦恒道。
王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兴奋地介绍:“殿下,这手弩用的是复合弩臂,拉力虽大,但借助弩机上的齿轮装置,一人便可轻松上弦。而且射程比寻常手弩远了近三十步,威力也更强!” 说着,他拿起一旁的箭矢,演示起装填和发射的步骤。
秦恒点点头,眼中满是赞赏:“走,找个开阔地试试威力!” 众人来到工坊后的一片空地上,秦恒命人在八十步外立起一块三寸厚的青石板,又在旁边竖起几根碗口粗的木桩,作为模拟实战的目标。
秦恒将箭矢装入弩槽,扣动扳机。只听 “嗖” 的一声,箭矢如闪电般飞射而出,精准地穿透青石板,余力未减。围观的铁匠和护卫们发出一阵惊呼,青石板上被洞穿的圆孔边缘整齐,足见这手弩的穿透力之强。
“好!” 秦恒忍不住喝彩,“再来!” 他连续发射了十支箭矢,有的箭矢首接穿透青石板后,深深钉入后方的木桩,将木桩射得摇晃不止;有的箭矢则精准命中木桩中心,箭尾震颤不休。看着眼前的场景,秦恒心中大喜:“有了这手弩,我军在远距离作战上,便有了更大的优势!”
老铁匠王福却皱起眉头,有些担忧地说:“殿下,这手弩虽威力惊人,但制作工艺复杂,所需材料也颇为讲究,想要大规模打造,怕是需要些时日。” 秦恒沉思片刻,说道:“无妨,先建立专门的手弩工坊,培养一批熟练匠人,逐步扩大产量。同时,继续优化设计,看看能否简化工艺,提高制作效率。”
随后,秦恒又让护卫们轮番上手操作,收集使用感受。护卫们对这新奇的兵器充满好奇,一边操作一边热烈讨论。陈虎试射后,兴奋地说:“殿下,这手弩轻便易携,在战场上能让兄弟们灵活作战,实在是件神兵利器!”“陈虎!”
“末将在!” 陈虎立刻上前,抱拳而立。
“你即刻挑选五十名护卫,组建一支精锐小队。” 秦恒眼神坚定,字字有力,“优先挑选实战经验丰富、武艺精湛,且对清河县忠心耿耿之人。这批人,将优先装备斩马刀和手弩,作为我军的先锋力量。”
陈虎神色一凛,深知此事责任重大:“末将领命!这便去办!” 说罢,转身大步离去。
回到营地后,陈虎立刻召集各队护卫统领。议事帐内,气氛严肃紧张。陈虎展开名册,目光如炬:“殿下命我等挑选五十人,组建精锐小队。此乃殊荣,更是重任!你们各自麾下,谁最有资格入选,今日必须给出个章程!”
护卫统领们纷纷讨论起来,有人推荐擅长近身搏杀的猛士,有人举荐箭术精准的神射手,还有人提出要选头脑灵活、应变能力强的。最终,众人定下标准:武艺、耐力、忠诚度缺一不可,且要能熟练掌握斩马刀与手弩的使用。
挑选过程异常严苛。体能测试中,候选护卫们需负重长跑十里,紧接着进行攀爬、越障;武艺比试时,两两对战,以切磋的方式展现实力;忠诚度的考量,则通过日常表现与旁人评价综合判断。
经过三天的层层筛选,五十人的名单终于敲定。被选中的护卫们既兴奋又倍感压力,他们深知,成为精锐小队的一员,意味着要肩负起更重的责任。
当陈虎将名单呈给秦恒时,秦恒逐字查看,点头道:“不错,皆是可造之材。明日起,让他们单独训练,由你亲自负责。先着重练习斩马刀与手弩的配合使用,待熟练后,再融入战术演练。”
“末将明白!” 陈虎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