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贞观:开局和蝗虫抢口粮
穿越贞观:开局和蝗虫抢口粮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贞观:开局和蝗虫抢口粮 > 第103章 琉璃大棚

第103章 琉璃大棚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贞观:开局和蝗虫抢口粮
作者:
旷野的羊儿
本章字数:
5236
更新时间:
2025-07-02

永和村旁的皇庄。

一片向阳坡地上,司农寺丞杨知远正指挥着上百庄户在地里开垦、搭设大棚的支架。

深挖的地基轮廓初现,粗大的原木以榫卯结合,搭建起一个巨大弧形骨架的雏形。

砖石与树桩垒砌,将这块区域闭合了起来。

“杨寺丞,”

一个老成的庄户头领忍不住问道,脸上满是疑惑,

“这大冬天的,挖这么深的地基,用这么多好料,是要建行宫吗?”

杨知远望着忙碌的工地,低声道:“张少卿有大用,说是要……在此地试验种植蔬菜。”

庄户们听了面面相觑,这个季节种菜?这念头听着就玄乎。

与此同时,皇庄偏僻院落里,被改造的工坊区域。

炉火熊熊燃烧,呼哧作响的鼓风皮囊不断送风,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烟火气和矿物粉尘的味道。

窑工老王赤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上汗珠滚滚。

他紧盯着炉口观察孔里跳跃的火焰,嘶声吼道:“加炭!风口再大点!这火还欠着劲儿!”

旁边的冶铁学徒李二狗奋力踩动踏板。

陶匠胡三则小心翼翼地将新配比的原料——淘洗得极细的河沙、雪白的草木灰碱、磨碎的白垩石——投入坩埚炉中。

张佑安静静站在一旁,面前托盘里堆着近期的成果:几块扭曲变形、布满气泡的深绿色疙瘩;几片浑浊不堪、边缘锋利的薄片;还有一堆颜色诡异的碎渣。

胡三用长铁钩将又一炉粘稠、冒着黑泡的失败品扒拉出来,“噗嗤”一声丢进冷却池。

他脸上的表情有些失落:“张少卿,配比换了很多次,炉温也调了又调……这琉璃,真的可以烧制出来么?”

老王抹了把额头的汗:“是啊,这火候也太难控了。”

张佑安拿起一块浑浊的绿片,对着光看了看,只有模糊的影子。

“颜色深绿,是铁多了;气泡多,是杂质或熔炼不均;易碎,是冷太快;一次次的失败不可怕,但每一次失败都要找到原因;导致失败的原因,就是在告诉我们接下来的路该怎么去走。”

他语气沉稳,用炭笔在木板上飞快写下调整方案:“砂淘三遍!用最白的碱灰!加一点硝石助熔!炉温务必稳住!冷却池水不能太凉!模具预热!”

“每一次失败,只要找到原因,就说明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继续!”

老王虽然信心消磨了不少,但也不想就此低头认输。“胡三,配材料!二狗,照看好风口!”

几天后,再一次熔炼开始了。

熔融物在坩埚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澄澈淡青色,流动平稳,气泡稀少。

“快!入模!退火!”

张佑安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坩埚被迅速移入恒温的退火窑,窑门封死。

煎熬的等待持续了一天一夜。

当窑门再次打开,老王用湿布垫手,屏住呼吸,极其小心地取出一片平板琉璃;只见它不再是浑浊的绿色,中心区域呈现出一种近乎无色的透明!虽然边缘仍有波纹和厚度不均,但中心平整光滑。

胡三小心翼翼的凑近,对着它吹了口气,散开在表面形成一层淡淡薄雾。

一束阳光恰好穿过窗户,毫无阻碍地穿透这片结晶,在地面投下明亮的光斑,连窗外的枯树枝桠都清晰可见!

“成了!透亮!真透亮啊!”

胡三的声音充满惊喜。

老王用粗糙的手指着那光滑冰凉的表面,将它紧紧贴在胸口。

张佑安舒了一口气,对老王他们说道:“按此法全力烧制!大小按我画的草图来,越快越好!做好之后,每人赏钱一贯!”

“谢谢张少卿,我等必定抓紧烧制!”

听到有赏钱,在场的每个人都兴奋起来。

一晃十天过去,皇庄地里,巨大的木质骨架己然矗立,只等覆顶。

张佑安带着第一批烧制出来的琉璃来到现场。

庄户们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琉璃瓦,如同镶嵌珍宝般,一块一块覆盖在骨架上。

在冬日阳光下折射着璀璨光芒的琉璃宫殿终于落成!

就在大棚完成之际,李世民、房玄龄和魏征,来到了皇庄。

君臣三人望着阳光下那座流光溢彩、庞大得惊人的琉璃建筑,瞬间如同被钉在了原地!

李世民瞳孔骤缩,指着那璀璨的棚顶,声音带着难以置信:“佑安!这……这琉璃……如此之多?!你从何得来?耗费了多少国库?”

房玄龄痛心疾首:“琉璃为瓦,覆盖范围如此之大,穷奢极欲!倾国之力也难支撑啊!佑安,你糊涂!”

魏征不由分说冲到张佑安面前,“你可知罪?!挪用国帑,建此堪比桀纣瑶台的奢靡之物!罔顾民生,辜负圣恩!罪该万死!”

他怒不可遏,眼看就要当场弹劾。

张佑安神色平静,对着盛怒的君臣深深一揖:“陛下、房相、魏大夫;你们先别急,容我解释。”

他声音清晰有力,“此琉璃,非购自西域,亦未动用国库一钱一粮。

乃臣率农研所工匠,以此地寻常砂石、草木灰烬、山中白垩为料,经百次试炼,自行烧制而成!”

“自行烧制?”

“砂石……烧成琉璃?”

君臣三人表情精彩至极,这东西也能烧制出来?

“眼见为实,三位请随臣来。”

张佑安引着三人走向旁边严密看守的工棚。

掀开门帘,棚内木架上几件物品在透入的光线下熠熠生辉:

一面高约两尺的明镜:镜框是朴实的硬木,镜面却澄澈如水。

李世民清晰无比地看到了自己震惊的面容,甚至鬓角新添的白发。

几只晶莹剔透的高脚杯和碗盘:纯净无瑕,远超他们见过的任何水晶器皿。

一盒各色琉璃珠:赤红如火,湛蓝如海,翠绿欲滴,金黄耀眼,宝光流转。

三人走进来后,眼睛就没离开过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这些可都是宝贝啊!

张佑安随手拿起一颗金红耀眼的珠子看了看,语气平淡地仿佛在谈论石子:“此乃烧制琉璃时,火候或配比偏差的‘次品’;色泽杂乱,形状不一;本想丢弃,工匠觉得可惜;在臣看来,除了好看,别无大用。”

说完,随手将其丢回盒中,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房玄龄被张佑安的举动吓了一跳,忍不住道:“佑安,当心!”

魏征紧跟其后:“佑安,这可是宝贝啊,你怎么能这样随意丢弃!”

张佑安有些无语,开口道:“房相,魏大夫,这些东西烧制起来又费不了多大功夫,你们这么小心干嘛?这里的东西你们看上了就拿,就当送你们好了!”

李世民听张佑安说完,立即说道:“那这些朕就收下了。”

这镜子李世民越看越喜欢,他己经想好要送给长孙皇后,定能让她十分欢喜。

而那些高脚杯和碗盘,则是李世民自己一眼就看上了的。

至于那些珠子,李世民十分不舍地拿了几颗很大气的分给了房玄龄和魏征。

看到房玄龄和魏征脸上不舍的表情,张佑安接着说道:“房相,魏大夫,你们别急,后续等技术成熟了,烧制出来的成品比这个更好!”

听到张佑安的安慰,房玄龄和魏征心里好受了一些,但房玄龄还是问出了内心的疑惑:“佑安,这琉璃既为你烧制而成,但眼下于整个大唐而言仍属奇缺之物,价格不菲,你为何在田地用此物……”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