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佑安的话一出口,朝堂之上,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张佑安。
张佑安的话虽然很简短,但是世家的人好像没听明白似的;
他们私下里对视,似乎在说:“什么情况?这张佑安吃错药?”
看着张佑安从容不慌乱,反而十分的平静;世家的人反而都安静了下来,他们很想知道这张佑安到底唱的哪出?
“嗯?佑安,你也要朕下罪己诏?”
李世民有些迷惑,面上略微不喜。
张佑安先是对着李世民再次躬身行礼,然后看向世家官员,语气平和:“诸位痛心同州之案,佑安感同身受;贪墨赈灾粮款,罪大恶极,无论有何理由,都不可饶恕!此乃共识。”
但是诸位将此祸根源归咎于‘公开监督’之法,甚至归咎于必陛下,恕佑安不敢苟同!”
“敢问诸位,‘公开监督’之法开始前,难道就没有贪腐吗?我倒是觉得陛下实行这‘公开监督’之法非常好,好在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好在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今日同州贪腐问题发现并且阻止,这不正是此法的好处?”
他目光扫视全场,声音陡然提高:“贪腐,是人性之恶,是制度之漏,是监管不力之果!岂是因‘阳光’太强而生?难道将一切掩盖于黑暗之中,贪腐就不存在了吗?同州之案,恰恰证明了一点:若无魏公领衔的监察使团,若无张榜公示接受万民监督的决心,如此触目惊心的贪腐,可能至今仍被掩盖在‘完美’的假象之下!受害的灾民依旧在吃沙石霉粮,冒领者依旧在逍遥法外!这,才是真正的祸国殃民!”
他顿了顿,掷地有声:“此次事件,非但不是‘公开透明’之过,恰恰证明了它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肌体上的脓疮!发现问题,不是制度的失败,而是制度开始起作用的证明!”
张佑安转向李世民,朗声道:“陛下!诸位!同州之案,错在贪官污吏丧尽天良!错在监管执行中仍有疏漏!错在朝廷未能尽善尽美!而非错在让阳光照进来!若因噎废食,因惧怕暴露问题而重回暗箱操作的老路,那才是真正的灾难,才是对天下捐献义士、对受灾黎庶最大的辜负!”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李世民继续问道,他的情绪张佑安的话有些激动。
张佑安深吸一口气,抛出了他深思熟虑的“阳谋”:
“陛下!臣以为,朝廷当有大气魄、大担当!此事非但不能掩盖,反而要做得更彻底、更公开!”
“第一,请陛下下罪己诏,坦诚认错,昭告天下! 由陛下发布《罪己诏》告知天下百姓;将同州贪腐案的基本事实、涉案人员、贪腐手段、造成的恶劣影响,原原本本、不加掩饰地公告天下!承认朝廷在赈灾监管过程中存在疏漏,未能尽善尽美保护善款,愧对捐献义士与受灾百姓!此乃取信于民之根本!”
“第二,严惩不贷,公开结果! 对涉案人员,依律从严从快惩处!该杀者杀,该流者流,该抄家者抄家!并将最终判决结果,连同其罪行,张榜公布于州县市集,让天下人皆知朝廷惩治贪腐之决心!其贪墨所得,务必全力追缴,发还赈灾专库!”
“第三,亡羊补牢,完善制度! 总结此案教训,在现有监察制度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强化监管环节。例如:设立更独立的灾情与款项信息核查渠道;引入更多民间力量(如商贾代表、灾民代表)参与阶段性监督;对举报贪腐者给予重奖并严格保密保护。将这些完善后的措施,同样公告天下!”
“第西,公开承诺,专款专用! 再次重申并庄严承诺,所有追缴款项及剩余善款,必一分一厘用于赈灾!后续每一笔大宗物资采购、调拨、发放,其去向、用途、经手人,皆按旬张榜公布,接受最广泛监督!并请魏公的监察使团继续严格履行职责!”
张佑安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陛下!诸位!朝廷有错,敢于承认!贪官污吏,敢于严惩!制度漏洞,敢于修补!款项去向,敢于公开! ”
“此乃真正的王者气度!此乃真正的取信于民!经此一事,朝廷的信誉非但不会受损,反而会因其坦诚、担当、刮骨疗毒的勇气而更加坚不可摧!万民只会更加坚信,他们捐献的钱粮,朝廷是认真的在守护,在用于救命!那些试图借此攻击‘新法’、掩盖自身无能的言论,在煌煌事实与朝廷的磊落胸襟面前,必将不攻自破!至于世家大人们担心的‘祖制’…佑安以为,利于国家、泽被苍生的善法,便是最好的‘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