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金甲:重生黄巢定乾坤
长安金甲:重生黄巢定乾坤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长安金甲:重生黄巢定乾坤 > 第66章 组建情报暗桩网

第66章 组建情报暗桩网

加入书架
书名:
长安金甲:重生黄巢定乾坤
作者:
胡说六道
本章字数:
4532
更新时间:
2025-07-08

汴州城重建后,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石灰与泥土混合的气息。黄巢站在新筑的城墙上,望着城外蜿蜒的官道,一队衣衫褴褛的流民正扶老携幼地朝城门走来。

一个孩童被饿得首哭,母亲只能撕下衣角沾些露水喂进孩子嘴里,这一幕如利刃般刺痛着他的心。他握紧腰间玉佩,心中暗暗想着:若想彻底改变这乱世,光有坚不可摧的城防远远不够,还得在暗处织就一张无孔不入的情报网。

当日午后,议事帐内烛火摇曳。黄巢将一卷写满州县名称的竹简重重拍在案上,沉声道:"唐军虽在汴州惨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们既要防着他们卷土重来,也要摸清各地百姓的真实处境。"他的目光扫过帐中众人,落在尚让身上时,特意加重了语气,"尚让,你跟随我最久,深知情报如战场的眼睛。这次组建暗桩网,你有何想法?"

尚让展开一幅泛黄的舆图,指尖沿着黄河故道划过:"将军,依末将之见,当以漕运码头、驿站要道为节点安插眼线。不过......"他的声音突然压低,"这些地方唐军盘查极严,寻常百姓根本无法立足。"

黄巢沉思片刻,忽然想起在救治百姓时遇到的游方郎中,眼睛一亮:"医馆药铺!"见众人露出疑惑之色,他解释道:"《唐六典》规定,各州县须设医博士掌管医药,民间医馆更是数不胜数。我们以行医为名,在各地开设药铺。既能救治百姓,又能名正言顺地往来西方。"

这时,角落里的阿青突然开口:"将军,我认识不少民间医师,他们痛恨唐廷苛政,又苦于无处报国。若能以'医天下'之名相邀,定能召集一批忠义之士。"她想起那些在疫病中舍命救人的同行,眼眶微微发热,"只是这些人大多不通武艺,如何应对突况?"

黄巢起身踱步,烛影在他脸上明明灭灭:"《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我们的暗桩不需要武艺高强,要的是心思缜密、善于观察。"他突然停住脚步,"就像中医诊病,需望闻问切,暗桩收集情报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遇到紧急情况,可用药香为号——比如艾草为警,檀香为安。"

散会后,阿青连夜写了十几封书信,字迹工整隽秀:"吾等行医济世,岂能见苍生受虐而袖手?今有明主黄巢,以医道治国,若愿共襄义举......"她想起前日在医棚里,一位老妇人跪在地上,哭着说儿子被唐军抓去修工事,活活累死在工地上。泪水滴落在信笺上,晕开一片墨痕。

三日后,汴州城的一处宅院里,二十余名男女济济一堂。有背着药箱的游方郎中,有挎着竹篮的采药女,还有鬓角斑白的老医师。

黄巢站在台阶上,目光扫过众人:"诸位皆是杏林中人,当知医人易,医国难。如今唐室腐朽,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患者——"他举起一碗熬好的汤药,"这碗'西逆汤'能回阳救逆,我们这张情报网,就是要成为医治天下的一剂猛药!"

人群中,一位精瘦的年轻郎中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小人王福,曾在长安医馆当学徒。长安乃都城,若能在那里设个药铺......"他的声音突然哽咽,"小人的师父,就是因为给饥民施粥,被唐军活活打死......"

黄巢走下台阶,拍了拍他的肩膀:"长安就交给你!记住,遇到紧急情况,可用'紫雪丹'的配方为密语——这味药需用黄金百两,正合唐军爱财如命的特性。"他转头对尚让说道:"即刻派人绘制密语图谱,将常用药方与情报暗号一一对应。"

半个月后,第一支暗桩队伍出发了。王福带着三个伙计,赶着装满药材的马车,车辕上挂着"济世堂"的招牌。临行前,黄巢特意塞给他一包"银翘散":"此药可防时疫,遇到染病的百姓,记得施药。民心,才是我们最坚固的城墙。"

随着暗桩陆续就位,情报开始源源不断地传回汴州。一天深夜,黄巢正在研读医书,尚让匆匆赶来,手中攥着一张浸着药香的密信:"将军,长安传来急报!唐廷准备在周边州县强征十万民夫,修筑防御工事。"

黄巢猛地站起身,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宛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果然不出所料!唐军表面上龟缩不出,实则在暗中筹备。传令下去,让各州县暗桩密切关注民夫动向,若有百姓反抗......"他握紧拳头,"我们的军队立刻前去支援!"

与此同时,在陈州的一家小药铺里,老医师李伯正为一位衣着华贵的客人抓药。客人咳嗽两声,压低声音:"听说汴州在闹瘟疫?"

李伯一边称药,一边不动声色地回答:"不过是些风寒之症,服了我的'桂枝汤',保管药到病除。"客人满意地点点头,丢下一锭银子匆匆离去。

李伯望着客人远去的背影,从药柜底层取出一张桑皮纸,用特殊的药水写下:"陈州刺史与朱温来往密切,近日频繁调动粮草。"他将纸折成纸鹤,放入药箱夹层。三天后,这只纸鹤将出现在汴州城的"济世堂"里,成为黄巢手中重要的情报。

在许州,一名暗桩因给起义军通风报信,被唐军抓获。当他被押往刑场时,怀里还揣着未送出的密信——那是用《伤寒论》的药方写成的情报。阿青得知消息后,躲在医棚里哭了整整一夜:"他明明可以逃走的......他说过,要亲眼看着这乱世结束......"

黄巢拍了拍她的肩膀:"他没有白白牺牲。他的死,让我们更清楚该如何保护这些暗桩。"他下令改良情报传递方式,采用"人传、信传、物传"三管齐下,同时在各州县设立"中转站",由专人负责接应。

随着情报网的不断完善,黄巢对唐军的动向了如指掌。他得知唐僖宗在长安日夜笙歌,全然不顾百姓死活;也得知朱温在同州招兵买马,野心勃勃。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各地暗桩了解到百姓的真实需求——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吃饱饭、不生病、不受欺压。

这一日,黄巢站在城墙上,看着百姓们在田里劳作。一个孩童追着蝴蝶跑过,笑声清脆悦耳。他转头对尚让说:"你看,这才是我想要的天下。而这张情报网,就是我们守护这一切的利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