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靖难刚成功,朱棣要杀我!
大明:靖难刚成功,朱棣要杀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靖难刚成功,朱棣要杀我! > 第31章 朱允熥炒菜,皇后的心思

第31章 朱允熥炒菜,皇后的心思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靖难刚成功,朱棣要杀我!
作者:
蜂仙
本章字数:
8740
更新时间:
2025-07-02

那名老者却说:“杨将军,这没关系,你随便给我安排一个差事,哪怕让我去砍柴、挑水,当一名火头兵也行,

只要能给碗饭吃就行了,什么军饷不军饷的都无所谓。”

杨荣是一个十分贪财的人。

他一听,这位老者好像还挺大方,要求也不高,不在乎军饷,如果把他收来,供他点吃喝,不发给他军饷,那么,这份军饷就会落入自己的腰包。

他想了想,问道:“那你都会干些什么?”

张大山朗声说道:“我除了会砍柴,挑水,做饭之外,我还会炒菜。”

杨荣一听,乐了:“会炒菜,算什么特殊的本领?”

张大山摆了摆手:“你说错了,我炒出来的菜,比那御膳房的大厨烧得都好吃。”

杨荣一听乐了,心想这位老者还挺能吹呀。

“你有那本事?”

“如果你不相信,我现在就可以给你露一手给你尝尝。”

此时,夜已经深了。

杨荣的确有点饿了。

“那行,你去给我炒一盘红烧肉来。”

杨荣最爱吃红烧肉,要不然他也不能长那么胖,跟一个肉球似的。

“可以!”

当即,张大山洗了手,然后,撸胳膊,挽袖子,到外面临时搭建的厨房炒炒菜去了。

时间不长,一股红烧肉的香味顺风传来。

张大山把一盘红烧肉给端了上来。

杨荣闪目观看,发现那盘红烧肉的颜色黄亮亮的,看上去,就让人忍不住地流口水。

他用筷子夹起一块,放进嘴里,口感特别好,既不是太老,也不是太嫩,

既不是太咸,也不是太淡,

他感觉自己已经有很多年没吃过这么可口的红烧肉了。

杨荣满意地点了点头,问道:“老人家,你这手艺是跟谁学的?”

“这是我们张家祖传的秘方,从不外传,一般的厨子没有这样的手艺。”张大山胸有成竹。

杨荣一想,吃喝乃人生大事,若能有这么一个老者天天烧好吃的给自己吃,也不错呀,

而且,人家不要军饷,自己还能多得一份军饷,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杨荣点头答应了:“好吧,张大山,我把你收下了。”

“多谢将军。”

杨荣吃得可香了。

高高侠在旁边看着,直流水口。

杨荣也没赏他一块红烧肉吃。

高高侠忍不住地说道:“头儿,你把肉都吃了,能不能赏我一口汤喝。”

杨荣瞪了他一眼:“你还小呢,以后,有的吃呢。

再说了,你那么瘦,吃了也不长肉,不是白浪费粮食嘛?”

高高侠一听,心中那个骂呀:“好你个杨茶,撑死你才好呢!”

此时,但听张大山说:“杨将军,我初次来投军,也没有什么见面礼,

不过,我有一份大礼要送给你们,不知你们可感兴趣?”

杨荣一听,瞪大了眼睛问道:“哦?你有什么礼物?说来听听。”

张大山用手指着西边的方向:“北去往西三十里,有一座山叫蜀山。

山上有一伙盗贼,最近,抢来一批好马,大约有两百匹。

以将军之威名,到了那里,不就是手到擒来的事儿吗?

那两百匹战马可就归了将军了。

这不是老天爷要送给将军你的吗?”

一般来说,为将者都十分爱马,杨荣也不例外。

他手下的这些弟兄,还有一半没有马。

因为这件事儿,他曾经找朱高炽申请过,把他手下的弟兄全部配齐战马。

朱高炽把眼一瞪,说:“孤把你们的战马都配齐了,那样一来,其他的将军岂不是有意见?”

从那以后,杨荣就明白,要想把战马配齐,就得靠自己想办法解决,指望朱高炽是不可能的。

此时,他听张大山这么一说,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问道:“你说的是真的吗?”

“将军在上,小老儿岂敢撒谎?”张大山再次施礼。

杨荣站起身来,迈着两条罗圈腿,在大帐里来回走动。

随即,他看了看身边的高高侠,问道:“你觉得呢?”

高高侠因为刚才没吃到红烧肉,心中有气,随口说道:“我也是这认为的,这买卖可做。

只是常茂尚且关押在营地之中,如果我们去抢马,

倘若有什么闪失,怎么办?”

杨荣低头想了想:“咱们留下一半步兵,在此守营,剩下的一百骑兵跟着我赶往蜀山。

三十里眨眼就到,等我们到那里把两百匹马赶回来,估计天还没亮。”

高高侠也觉得杨荣分析得有道理,表示赞成。

当即,杨荣决定让高高侠和骷髅守营,自己带着一百名骑兵和张大山一起赶往蜀山。

大蜀山在逍遥街的西边,

那山巍峨壮观,云山雾海,怪石嶙峋,郁郁葱葱。

果然是个好地方。

大约半个多时辰之后,他们便赶到了大蜀山。

杨荣就问张大山:“那些盗贼在什么地方?”

张大山用手指着大蜀山,说:“就在山上。”

因为山路崎岖难行,众人只好下了马,

他们把马拴在山脚下,留下五名军士在看着马。

然后,杨荣和众人一起徒步向山上攀爬。

那山挺高,不太好走。

杨荣又胖,走得挺慢。

片刻过后,杨荣累得呼呼直喘粗气,额头上直冒虚汗。

他们一直来到了半山腰,可是,还没见到盗贼的影子。

杨荣有点不耐烦了。

他问手下人:“张大山何在?把他找来,我来问问他,那些盗贼到底在哪里,怎么到现在连个鬼影子都没看到?”

“诺!”

手下人等去找了一圈,回来向他禀报,说:“张大山不见了。”

杨荣顿时就愣了:“你说什么?”

“张大山不见了,头儿。”

“这怎么可能?

那老家伙难道还没有我走的快吗?是不是落在了后面,再去找找!”

那些人又找了一圈,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张大山。

杨荣头脑冷静了冷静,感到情况不妙,心想难道说我上了当?

那位曾经挨了朱允熥两箭的家伙,道:“将军,咱们赶快回去吧,莫不是中了人家调虎离山之计?”

杨荣听他这么一说,心里更加着急了,心想我天天打雁,今日却被雁啄瞎了眼,阴沟里翻船了。

可是,等他们到了山下,也傻了眼,

杨荣他们自己骑来的一百匹马,也看不见了。

有军士发现那五名看守马匹的军士被捆成了一串,嘴巴里面都塞满了东西。

杨荣来到他们的面前,命人把他们嘴里的东西取下,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其中有一名军士说道:“将军,你们刚刚上山不久,那个张大山便回来了,

我们就问他怎么回来了?

他说,将军你让他回来牵马,

当时,我问他牵什么马?将军不是去牵盗贼的马吗?

张大山却说要牵我们的马。

当时,我们不理解他是什么意思。

谁知张大山趁我们不备,迅速地出手,把我们五人全部生擒活拿,并且,把我们的嘴里塞了臭袜子和抹布等物,我们想喊也喊不出声去呀。”

杨荣听了,气得把脚一跺,心中暗骂好你个张大山,如果下次再让我抓住你,我要杀了你,你特么也太狠了,连一匹马也没给我留下。

有手下人问杨荣:“那咱们怎么回去?”

杨荣没好气地说:“能怎么回去?跑步回去,就当是拉练了。”

众人一听,苦瓜着脸,只好跟着杨荣一起往回走。

因为杨荣太胖,根本就跑不动,等到他们回到军营之时,却发现喊杀声震天。

原来常升已经率领军队和高高侠、骷髅他们干上了,不得不说高高侠他们这些死士真是一个顶十个。

常升率领手下1000来人,愣是没把他们这个军营给攻破。

不过,高高侠和骷髅他们也损失惨重,一百人还剩下不到五十人了。

眼看常升他们就要得手了,

恰巧此时,杨荣率领着一帮死士赶到了,双方又是一场混战。

终于,杨荣把常升他们给击退了,还好,常茂没被他们劫走。

直把杨荣累得气喘吁吁,口中大骂:“张大山,你个老不死的,竟然来忽悠我,让我损失了一百匹马,又损失了那么多的兄弟,

这事儿,我和你玩不了。”他气得在帐中大骂。

高高侠就在旁边劝说:“将军,头儿,就别生气了。

好在常茂还在咱们的手上。

如果常茂被他们救走了,那罪过可就大了。”

杨荣一想,可不是吗?

亏本打个倒算盘。

原来那名老者并非什么张大山,乃是朱允熥所装扮。

他的脸上戴着一个面具,自称是什么当地的百姓,

他这一招调虎离山之计本来使得很好,

但是,常升大意了。

他小看了杨荣手下的那些人,等到交上手的时候,他才想起朱允熥所说的话,那些人果然不是等闲之辈,尤其他们手里使用的那种长刀,造型独特,刀法惊奇,和常规的刀法大不相同。

虽然自己一方人马众多,也杀死了数十名死士,但是,终究没把常茂救回来。

常升十分气恼,垂头丧气,朱允熥就在旁边劝说:“二舅,此乃天意,你就不要想那么多了。”

常升叹息了一声:“都怪我太大意了,本来你这个计策是非常完美的。

不过,咱们也得了上百匹好马,这个战绩也算是不错了。”

朱允熥双手揣着袖子里,在厅堂里来回踱着步子,缓缓道:“这事儿,还是等到了京师,再说吧。

你这么多的军队要化整为零,否则,快到京师了,太过招眼了些。”

常升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没错,可是,

咱们到了京师之后,又如何能把大哥搭救出来呢?”

京师好比铜墙铁壁,这也太难了点儿。

朱允熥沉吟了片刻,道:“朱棣是个爱财的人,而且,他刚刚几位不久,

我想他不会那么轻易就把大舅杀掉的。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像大舅这样的人才,他到哪里去找啊?”

常升一忻,也只好如此了。

晚上。

徐妙云的寝宫。

徐妙云刚刚在佛堂里诵完经回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已经开始诵经了。

她感觉到只有自己在面对佛祖的时候,心才会静下来。

每次诵完经,她都会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她终于明白道衍和尚为什么要出家了,看来还是人家的觉悟高啊。

自从她把妹妹徐妙锦敬献给朱棣之后,朱棣就很少到她这里来了。

她这里也变得冷清了许多。

最近,朱高炽到蜀地去了,

朱高煦镇守北平去了,朱高燧也不在自己的身边。

徐妙云感到落寞了许多。

她心里想着大明的江山能够平稳过渡,将来朱高炽能够顺利地继承王位,那么她也就不枉此生了。

人贵在知足。

汉高祖的皇后吕雉是一个很精明能干的女人,她的儿子刘盈做了汉惠帝。

按理说,这也是一个很完美的结局了。

可是,没想到汉惠帝只做了七年的皇帝,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死了。

吕后立了孙子做了皇帝,吕后独掌大权。

她拼命地提拔吕氏家族的人,把吕禄、吕产都封为王,一个南军王,一个北军王。

吕后及吕氏家族,看上去风光无限,

但是,到最后的结局却很悲惨。

当初,汉景帝立了长子刘荣为太子。

当时薄皇后还占据着皇后的位置,只是她没有生育孩子。

栗姬本应该是做皇后的。

有一次,汉景帝病重,单独把栗姬叫到身边,向她托付后事,

汉景帝让她好好地照顾自己另外几个儿子,

没想到栗姬却拒绝了。

像这样的女人真是幼稚而又愚蠢。

隋文帝的皇后,独孤皇后十分善妒。

她容不得隋文帝再有别的女人,曾经当着隋文帝的面把他的一个宠姬杀死了。

隋文帝气得要离家出走,

后来,隋文帝把自己的长子杨勇给废了,立了自己的次子杨广。

结局却是二世而亡,

杨广弑父杀兄,干净了坏事。

值得一提的是,唐太宗的皇后,长孙皇后,李承乾做了太子。

按理说这是一个很圆满的结局,可是,长孙皇后为国事操劳,在她很年轻的时候就死了。

后来,李承乾也造反了,被发配至黔州,两年后死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