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 第25章 清流的希望:穆清远的暗中支持

第25章 清流的希望:穆清远的暗中支持

加入书架
书名:
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作者:
紫气东来黄貔貅
本章字数:
4062
更新时间:
2025-06-17

夜风更冷。

顾维桢的自负消散。

棋盘铺开。

对手是和珅。

每一步都需精打细算。

他脑中那座“活体书库”,在京城深水里触到边界。

律法条文,验尸格目,清晰无比。

人心诡谲。

官场如迷宫。

单凭实证,难以撞开紧闭的门。

他需要援手。

哪怕只是一线微光。

几日后。

沈鉴之带来朝堂风声。

“穆清远穆御史,又上折子了。”

沈鉴之语气平静。

“还是为了漕运那摊子事。”

他轻叹一声。

“连参三本,皇上都留中不发。”

穆清远,都察院“硬骨头”。

他以弹劾和珅闻名。

清流领袖,却常年郁郁不得志。

顾维桢指尖轻叩桌面。

此人是友是敌,尚难判断。

清流声望,有时是助力。

有时也是催命符。

“穆大人倒是托我转交一样东西。”

沈鉴之从袖中取出一张素笺。

上面抄录一首咏梅诗。

“前日在城南璞玉书院的诗会,穆大人新作。”

“嘱咐我务必让顾大人一观。”

顾维桢接过诗笺。

目光落在字里行间。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诗是好诗。

绝非单纯咏物。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己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顾维桢反复吟哦。

他心中一动。

“驿外断桥”、“无主”、“风雨”,分明暗指漕帮线人赵西处境。

“暗香浮动”,莫非是指那本关键“暗账”?

穆清远竟用这种方式传递消息。

这是一种隐晦的援手姿态。

此人行事,比传闻中更多几分玲珑。

“穆大人还说了什么?”顾维桢问。

沈鉴之摇头。

他转述穆清远的原话。

“只说诗中自有深意,顾大人一看便知。”

“还说,有些腌臜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需得行于暗处,方能克敌。”

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

穆清远这是在提醒顾维桢。

这也在表明自己的立场。

他可以提供帮助,但必须秘密进行。

清流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手中并无多少实权。

顾维桢对此心知肚明。

他们的支持,更多是一种道义鼓舞。

一种“吾道不孤”的慰藉。

但眼下,这己是难得。

“鉴之兄,我想请你再为我走一趟穆府。”

顾维桢将那诗笺折好。

他递还给沈鉴之。

沈鉴之应声:“大人有何吩咐?”

“你替我问穆大人一件事。”

顾维桢压低声音。

“就问他,三日前,西山大营是否有一批军械入库?”

“其中可有记录不详的火铳三百杆?”

沈鉴之面露困惑。

他低声说:“这……与漕运案何干?”

“且此事军机,穆大人未必知晓。”

“即便知晓,恐怕也……”

这确实是个“无理”的要求。

军械调度乃兵部机密。

穆清远一个御史,难以轻易探知。

即便有心,贸然打探军务,也是大忌。

顾维桢唇角微勾。

“穆大人自有他的办法。”

“你只需将话带到即可。”

这既是试探。

也是一步险棋。

若穆清远真心相助,且有足够手段,他会明白三百杆火铳意义。

若他退缩,或敷衍了事,便说明此路不通。

两日后的早朝,波澜不惊。

户部尚书奏报秋粮征缴事宜。

工部启奏河工修缮进展。

乾隆帝听得有些意兴阑珊。

他微微摆手。

示意下一位。

穆清远出班。

他声音平静。

“启奏陛下,臣有事不明。”

“请教兵部堂官。”

“闻西山大营日前操演频繁,军械损耗颇巨。”

“不知近日是否有新械补充,账目可曾清晰?”

此言一出。

队列中几位官员脸色微变。

兵部尚书傅长安出列。

他躬身回话。

“回穆大人,西山大营军械皆按定制补充。”

“账目清晰,并无不妥。”

乾隆帝原本倦怠。

闻“军械”“账目”,他眉头微蹙。

“哦?穆爱卿为何有此一问?”

穆清远不慌不忙。

“臣近日偶闻市井传言,称有不明军械流入。”

“恐与漕帮私运有关。”

“臣以为,军国重器,不可不察。”

“若账目清晰,自然能正视听,消弭谣言。”

他提及漕帮,却又轻轻放过。

只点在军械账目上。

和珅站在班首。

他眼皮微跳,旋即恢复如常。

乾隆帝沉吟片刻。

“傅长安,将西山大营近一月军械出入库的账册,呈交军机处核验。”

傅长安心中一紧。

额头渗出细汗。

“臣……遵旨。”

穆清远叩首。

“陛下圣明。”

他随即退回班列。

仿佛只是随口一提。

沈鉴之再来顾维桢府上时。

他脸上带着几分兴奋与不解。

“大人,您是如何料到穆大人会……”

顾维桢正端详那张京城水道舆图。

他抬手。

示意沈鉴之坐下。

“穆大人没有首接回答我的问题。”

沈鉴之说:“是。”

“但他今日在朝上那番话,分明是……”

“是敲山震虎。”

顾维桢的手指点在舆图一处水闸。

“也是给我送来一份大礼。”

穆清远没有首接告诉他火铳下落。

却迫使兵部必须交出账册。

和珅想在账册上做手脚,需要时间。

也会留下痕迹。

更重要的是,穆清远此举,己向顾维桢证明诚意与能力。

这个盟友,行事隐秘。

却是个能办实事的人。

顾维桢提起笔。

他在舆图上重重画了一个圈。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