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别在这里发愁了。”秦风踢了踢脚下的土,“我们先回去准备,明天我就去搬救兵。”
“搬救兵?”扶苏愣了一下,“什么救兵?”
“挖掘机啊。”秦风眨眨眼,“忘了?我昨天跟你说的现代设备。”
扶苏这才反应过来,眼中瞬间爆发出炙热的光芒:“对啊!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他激动得在原地转了一圈,差点没抱着秦风亲两口:“有了那些神器,别说一个月,半个月都能搞定!”
“别高兴太早。”秦风泼了盆冷水,“那些设备可不是玩具,动静会很大。到时候整个咸阳都会知道。”
“怕什么?”扶苏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有父皇撑腰,谁敢多嘴?”
正说着,后面的禁军将领走了过来,恭敬地说道:“长公子,国师,天色不早了,是否该回城了?”
秦风看了看天空,太阳确实偏西了。
“也好,今天就到这里。”
回程路上,扶苏一首在和秦风讨论工坊的细节。
从地基深度到水渠宽度,从机器布局到人员配置,两人越聊越投机。
“对了,还有一个问题。”扶苏突然想起什么,“那些现代设备,咱们的工匠会用吗?”
“这个…”秦风摸了摸下巴,“确实是个问题。现代设备的操作方式和古代完全不同。”
“那怎么办?”
“现场教学呗。”秦风耸耸肩,“我来当教练,你们当学员。”
扶苏想象了一下那个场面,忍不住笑了:“那些老工匠看到会是什么表情?”
“估计会被吓傻吧。”秦风也笑了,“不过很快就会适应的,人的适应能力很强。”
两人正聊得起劲,前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怎么回事?”扶苏皱起眉头。
禁军将领策马上前查看,很快回来报告:“长公子,前面有两帮商贩在争执,堵了道路。”
“什么争执?”
“好像是因为货物运输的问题。”
秦风来了兴趣:“我们去看看。”
几人策马来到前方,只见道路中央围着一群人,吵吵嚷嚷的。
“让开!让开!”扶苏的亲卫上前驱散人群。
人群散开后,露出了争执的双方。
一方是几个衣着华贵的商人,另一方是一群衣衫褴褛的脚夫。
“这是怎么回事?”扶苏问道。
一个商人连忙上前行礼:“参见长公子!小民等正在运送货物进城,但这些脚夫临时坐地起价,要求加钱。”
“胡说!”一个脚夫不服气地喊道,“说好的是运到城门口,你们现在要我们运到城里,当然要加钱!”
“我们给的钱己经够多了!”商人怒道。
“够多?”脚夫冷笑,“这么重的货物,从河边扛到城里,少说要走十几里路!”
两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秦风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突然对扶苏说:“苏哥,你看到什么了?”
“看到什么?”扶苏不解。
“商机。”秦风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巨大的商机!”
“什么商机?”
“物流啊!”秦风拍了拍扶苏的肩膀,“你看,这些商人有货物要运,脚夫有力气要卖,但双方经常产生纠纷。”
“这说明什么?”
“说明现在的运输体系效率太低了。”秦风分析道,“如果我们能建立一个统一的运输网络,制定标准的收费标准,既能保证商人的利益,又能保障脚夫的收入。”
扶苏听得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
“建立一个类似于现代物流公司的组织。”秦风解释道,“统一管理,统一定价,统一服务。”
“这个想法不错!”扶苏激动起来,“而且还能为国家创造税收!”
“没错。”秦风点点头,“不过这个想法可以留到以后再实施,现在先解决眼前的问题。”
他走到争执的双方中间,清了清嗓子:“各位,我有个建议。”
商人和脚夫都停下争吵,好奇地看着这个穿着华贵的年轻人。
“这位公子,您有什么建议?”商人恭敬地问道。
“很简单。”秦风笑道,“你们争执的焦点是距离和价格,对吧?”
“对。”双方同时点头。
“那我们就按距离计价。”秦风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比如说,每里路多少钱,这样就公平了。”
“可是怎么算距离?”脚夫问道。
“用脚步。”秦风说道,“一个成年人的正常步幅大约是两尺,一千步就是一里。”
“这样算出来的价格,你们能接受吗?”
商人和脚夫相视而望,觉得这个方法确实公平。
“那就这么定了。”秦风拍板,“以后你们再有类似的争执,就用这个方法解决。”
争执很快平息,双方各自散去。
“秦风,你刚才那个方法不错。”扶苏赞道,“简单实用。”
“小菜一碟。”秦风摆摆手,“关键是找到争执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
“不过你刚才说的那个物流网络,我觉得很有前途。”扶苏若有所思,“如果真能建立起来,对国家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
“当然。”秦风点点头,“不过这个项目比较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我们可以先从咸阳周边开始试点。”扶苏提议道。
“好想法。”秦风赞同,“等工坊建好了,我们就开始筹备这个项目。”
两人一路聊着,很快就回到了城里。
在城门口,秦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李相?”他有些惊讶,“您怎么在这里?”
李斯转过身,看到秦风,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国师,臣在等您。”
“等我?有什么事吗?”
“是关于工坊建设的问题。”李斯说道,“臣仔细考虑了您的建议,觉得有些地方需要调整。”
“什么地方?”
“资金和人员的配置。”李斯解释道,“按照您的规划,这个工坊的规模相当庞大,需要的资金也是天文数字。”
“具体多少?”扶苏问道。
李斯掏出一卷竹简:“臣粗略估算了一下,仅仅是建设成本,就需要黄金三万两。”
“三万两?”扶苏倒吸一口冷气,“这么多?”
“这还不包括后期的运营成本。”李斯继续说道,“如果加上人员工资、设备维护、原材料采购等费用,每年至少需要黄金五万两。”
扶苏的脸色变得苍白。五万两黄金,这几乎是大秦一年税收的十分之一!
“看来我们确实需要重新规划。”秦风沉思片刻,“不过我觉得这个投资是值得的。”
“值得?”李斯质疑道,“如此巨大的投入,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不会失败的。”秦风信心十足,“只要我们按计划执行,这个工坊不但能收回成本,还能创造巨大的利润。”
“利润?”李斯更加不解了,“一个生产水泥的工坊,能有什么利润?”
“当然有。”秦风笑道,“水泥可不只是用来修路的,还能用来建房子、修水利、造桥梁。”
“市场需求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垄断了生产技术,就等于垄断了市场。”
李斯听得若有所思,但脸上的担忧并没有消除。
“再说了,”秦风继续说道,“我们还可以考虑对外销售。”
“对外销售?”
“对啊,六国的那些贵族们,不是都喜欢奢华的建筑吗?”秦风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我们可以向他们出售水泥,让他们用来建造更加坚固美观的宫殿。”
“这样一来,我们不但能赚钱,还能加强对各地的控制。”
扶苏听得眼前一亮:“这个想法太妙了!”
李斯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想法确实很有创意。
“不过,”李斯还是有些担心,“如果把这种技术传播出去,会不会影响我们的优势?”
“不会的。”秦风摆摆手,“我们只卖成品,不卖技术。”
“而且,就算有人想要仿制,也没那么容易。”
“为什么?”
“因为制作水泥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工艺。”秦风解释道,“没有我们的机器,他们根本生产不出来。”
“这就是技术壁垒的作用。”
李斯听得连连点头,对秦风的敬佩又增加了几分。
“既然如此,那臣就去准备资金了。”李斯说道。
“等等。”秦风叫住了他,“我还有个建议。”
“什么建议?”
“分期投资。”秦风说道,“我们可以先建一个小规模的工坊,验证可行性,然后再逐步扩大。”
“这样既能降低风险,又能积累经验。”
李斯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国师考虑得很周全。”
“那就这么定了。”扶苏拍板道,“先建小工坊,再扩大规模。”
“好。”李斯点点头,“臣这就去安排。”
看着李斯离去的背影,秦风心中松了一口气。
这位丞相的态度明显有所改变,这对他们的计划是个好消息。
“秦风,谢谢你。”扶苏真诚地说道。
“谢什么?”
“如果没有你的建议,我们可能会犯很多错误。”扶苏感慨道,“有你在,我感觉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别这么说。”秦风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是合作伙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对了,明天我去搬那些设备,你有什么要求吗?”
“要求?”扶苏想了想,“能不能搬一台特别厉害的?”
“多厉害?”
“就是那种…一看就很震撼的。”扶苏比划着,“让那些工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神器。”
秦风哭笑不得:“苏哥,你这是要搞震慑吗?”
“没错!”扶苏认真地说道,“既然要做,就要做得漂亮。”
“行,我明白了。”秦风点点头,“保证给你搬个大家伙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