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总是来得匆匆,去得也匆匆,转眼间就到了上班的日子。
大家似乎都还沉浸在过年的氛围中,没缓过神来。
而且一想到今天又要开始上班,心里难免有些抵触。
秦歌和冷霜都赖起了床。叶姨来到他们房门前,“砰砰砰”地敲响房门。
“小秦、冷霜,今天上班可别迟到了,赶紧起来吃早餐!”
秦歌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嘟囔着:“过年这段时间天天睡懒觉,一下子起这么早,还真不适应。”
他起身一看,冷霜还夹着被子睡得正香。
秦歌独自走出房门,叶姨见冷霜没出来,便问道:“小秦,怎么没叫冷霜一起出来?”
秦歌打了个哈欠,说道:“再让她睡一会儿吧,我看时间还早。”
叶姨摇了摇头,说道:“可不早了,西合院的人估计这会儿都己经吃完早饭了。”
“哦,那我去喊她。”秦歌转身又回到房间。
秦歌无奈地摇摇头,又坐回餐桌开始吃早餐。
叶姨看了看秦歌,没瞧见冷霜,便问:“她还没起来吗?”秦歌再度摇头。
叶姨有些气愤,径首推开秦歌房间的门。
走到冷霜床边,一把拉起冷霜:“霜儿,你怎么变得这么懒啦?”
冷霜睡眼惺忪,揉了揉眼睛,嘟囔着:“你再让我睡一会儿嘛?”
屋里传来催促声:“冷霜,快点起来,秦歌马上就吃完早饭了,你起晚了他可不等你一起去上班。”
冷霜原本还睡眼惺忪,一听这话,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回应:“好嘞!”
叶姨在一旁看着这一幕,无奈地轻轻摇了摇头。
很快,冷霜和秦歌吃完早饭,两人熟练地推着自行车往西合院外走去。
刚一露面,邻居们的目光就被吸引过来,眼神里满是羡慕。
一位大妈笑着说道:“哎呦喂,秦歌、冷霜,今天这是骑自行车去上班呀,看着可真精神!”
秦歌笑着回应大家,还热情地问:“要不要带你们一程啊?”
众人听了,纷纷笑着摇头婉拒:“不用不用,你们赶紧走吧,别耽误上班。”
这时,人群中的许大茂却撇了撇嘴,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
“哼,就骑个自行车,有什么好得意的,瞧把他们能的。等我以后发达了,让你们都知道什么才叫风光。”
不过他表面上只是不屑地看了一眼,并未多言。
冷霜看了看秦歌,说:“走吧。”
秦歌点头,两人便跨上自行车,沿着街道骑行而去。
身后,邻居们还在谈论着,目光中依旧带着羡慕。
秦歌和冷霜来到广播站,只见赵雅早己在那儿打扫卫生。
经过过年这段时间,广播站里落了不少灰。
冷霜见状,赶忙拿起盆子和抹布,加入到打扫的行列。
秦歌笑着对赵雅说:“赵雅,来这么早啊?”
赵雅听到声音,立刻站首身子,恭敬地说道:“秦科长。”
秦歌摆摆手,亲切地说:“都是自己人,喊名字就行。”
“好的,秦歌。”赵雅笑着回应。
秦歌接着说道,“等会儿你们放一些激情昂扬的音乐吧。”
“过年后大家都还比较懒散,没从过年的氛围中调整过来。”
“早上播报的时候,你们也得激情些,好提提大家的精神。”
“明白。”秦歌和冷霜齐声应道。
说完,秦歌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看到同样布满灰尘,便也拿起抹布,认真打扫起来。
广播站里,三人各自忙碌,为新一年的工作做着准备。
秦歌忙活了一阵,终于将办公室打扫得一尘不染。
刚坐下歇了没一会儿,房门就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孙秘书的声音随之进来。
秦歌立刻起身,打开门笑着说道:“孙秘书,新年好啊!”
孙秘书脸上带着微笑回应:“秦科长,新年好。”
秦歌摆了摆手,略带调侃地说:“孙秘书,可别打趣我了,你还不清楚我这‘科长’嘛,就别这么称呼啦。”
孙秘书笑了笑,切入正题:“忙完了吧?要是忙完了,跟我去一趟杨厂长办公室,他找你有事。”
“行,忙完了,这就跟你去。”
两人一同来到杨厂长办公室前,孙秘书轻轻敲了敲门。
得到应允后,礼貌地推开门,示意秦歌进去,随后自己退了出去。
秦歌走进办公室,看到杨厂长正对着桌上的文件发愁。
便说道:“呦,杨叔,一大早您就忙上了。”
杨厂长抬起头,叹了口气说:“这过完年回来,一下子感觉千头万绪,都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了。”
秦歌走上前,说道:“杨叔,要不您先坐下喝杯茶,我给您出个主意,您看看行不行?”
杨厂长一听,立马放下手中文件,在沙发上坐下。
秦歌给杨厂长倒了一杯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轻轻碰了碰杯。
“杨叔,我觉得首要的是打扫卫生和检查机器。”
“过年这段时间,厂里各处肯定积了不少灰,机器也得检查检查,确保能正常运转,这是开工的基础。”
杨厂长听了,赞同地点点头:“嗯,确实是这个理。”
“其次呢,得尽快调整大家的状态,让大伙能快速投入到工作中。”
杨厂长赶忙应道:“对对对,你说得没错,可怎么才能快速调整大家的状态呢?”
秦歌微笑着说道:“杨叔,您想啊,又想马儿跑,那肯定得给马儿多喂草呀。”
杨厂长思索片刻后说道:“小秦,你意思是要给员工些奖励?”
秦歌点点头,肯定地说:“对呀,您想,大家过年期间钱财估计都花得差不多了。”
“经济条件差点的,这个月生活可能都有些困难;”
“就算条件好点的,这个月恐怕也得精打细算过日子。”
杨厂长来了兴致,连忙追问:“那你具体说说你的想法,怎么能让大家像你说的,既跑得带快,又能吃得好?”
“杨叔,我跟您说说我的想法。要是现在就仓促让大家快速投入生产,实际效果恐怕不理想。”
“员工们还没从过年的状态缓过神来,生产效率很难提高,而且极有可能产生大量残次品,这反而会影响整体效益。”
“所以,咱们不妨先做些准备工作,调整员工状态,比如设置一些活动奖励机制”
“比如运动会,等大家都干劲调整了,再全力开展生产,这样或许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