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瑶传
若瑶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若瑶传 > 第12章 北望

第12章 北望

加入书架
书名:
若瑶传
作者:
小福xf
本章字数:
3578
更新时间:
2025-07-06

紫禁城的琉璃瓦在残冬的阳光下泛着冷光,咸福宫内却暖意融融。谢云深斜倚在铺着狐裘的软榻上,肩胛的伤口己结痂,只是脸色仍有些苍白。尹若瑶正坐在案前研墨,紫檀砚台里的松烟墨被磨得细腻如脂,香气氤氲中,她指尖的动作轻柔得像在描摹一幅绝世画作。

“伤口还疼吗?”她头也不抬,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谢云深看着她素白的侧影,鬓边一缕青丝垂落,被窗棂切割的阳光镀上金边。他轻笑一声,撑着身子坐起:“比起北境的风雪,这点伤算什么。”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案头新换的宣纸,“倒是你,这些日子替我挡了多少明枪暗箭。”

尹若瑶握着墨锭的手微微一顿。自尹明姝被打入冷宫,尹氏倒台,皇帝虽未深究她的真实身份,却也对这位“明才人”多了几分忌惮。前日御花园赏梅,皇后看似无意地提起“北境苦寒”,话里话外皆是驱逐之意。

“柳儿说,内务府己备好了去北境的行装。”尹若瑶放下墨锭,转身递过一杯温酒,“皇上特许我们以‘体察民情’之名离宫,也算……仁至义尽。”

谢云深接过酒杯,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指腹。他知道,这“仁至义尽”背后,是皇帝对尹家余党的最后清算,也是对他们这对“画魂”的无声放逐。他忽然握住她的手,目光灼灼:“若瑶,还记得北境的约定吗?”

窗外忽然飘起细雪,如絮如丝,落在残荷的枯茎上。尹若瑶望着谢云深眼中的星火,想起五年前城隍庙的寒夜,他说“一生够不够”时的决绝。她轻轻点头,从妆奁深处取出一个锦盒——里面是谢云深当年血绘《不悔》时用过的狼毫笔,笔杆上的血渍己凝成暗红,却依旧透着一股不屈的风骨。

“老掌柜的暗室里,我找到了这个。”谢云深从枕下摸出一卷画轴,展开来竟是《万梅图》的终稿。画中千枝万梅在风雪中怒放,每一朵都用混合了朱砂的墨色点染,细看之下,梅瓣的纹路竟组成了她的眉眼。“我用了三年,才补全你眼中的星光。”

尹若瑶指尖抚过画中最艳的那朵梅,泪水悄然滑落。她想起昨夜在钦天监,谢云深挡在她身前的决绝,想起他鬓角的霜华,忽然握住他的手:“云深,我们今日就走。”

两人换上平民装束,从宫后角门悄然离去。谢云深背着画具行囊,尹若瑶怀揣着那卷《万梅图》,走过熟悉的宫道,每一步都像踩碎了过去的幻影。当宫门在身后缓缓关闭,谢云深忽然停下脚步,从行囊中取出那方缺角的旧砚,将它轻轻放在宫墙根的积雪里。

“这砚台,就留给紫禁城吧。”他低声道,“让它记住,曾有两颗不肯屈服的心,从这里走出去。”

尹若瑶看着砚台边缘的朱砂梅纹渐渐被雪覆盖,忽然想起母亲的遗言:“真正的寒梅,开在天地间。”她挽住谢云深的手臂,迎着漫天飞雪,向城门走去。城外的马车己等候多时,车夫竟是当年在北境救过他们的神秘人,此刻卸去伪装,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谢公子,尹姑娘,”车夫拱手道,“北境的雪,正适合画梅。”

马车辘辘驶离京都,将巍峨的宫墙甩在身后。谢云深打开车窗,任风雪扑打在脸上,忽然从行囊中取出笔墨,在颠簸的车厢里勾勒起来。尹若瑶凑过去看,只见宣纸上是两个依偎的身影,背景是苍茫的雪原和一株怒放的寒梅,题款只有两个字——“归处”。

“你在画什么?”她轻声问。

“画我们的余生。”谢云深笔尖一顿,墨点落在梅心处,像一滴凝固的血,“画尽天下寒梅,也画尽……你我不散的魂。”

尹若瑶靠在他肩上,听着车轮碾过雪地的声响,忽然觉得心中从未有过的安宁。她想起五年前莽州月夜,那个翻墙而入的落魄画师,掌心托着带露的野梅,说“愿为姑娘画尽天下寒梅”。如今,他们终于挣脱了朱门画地的牢笼,奔向真正属于他们的荒寒天地。

马车行至黄河渡口,谢云深忽然停笔,指着远处被冰雪覆盖的山峦:“若瑶,你看。”

只见连绵的山脉上,点点红梅在风雪中绽放,像天上的星子坠落人间。尹若瑶眼中泛起泪光,她知道,那是北境的梅,是他们用墨与血换来的、永不凋零的春天。

谢云深握住她的手,将一枚用朱砂雕刻的梅形玉扣放在她掌心——那是用尹明姝的玉印边角料所制,上面刻着“砚心”二字。

“这一次,”他望着她眼中的星光,声音坚定如昔,“我们用北境的雪研墨,用天地为砚,画一幅真正的《万梅图》。”

风雪更紧了,却吹不散两人交握的手。远处的寒梅在天地间勾勒出倔强的轮廓,如同他们的爱,历经劫波,终在荒寒中找到了归宿。而那座渐渐远去的紫禁城,终将成为他们画笔下一抹模糊的背景,唯有手中的墨,心中的血,和北境永不熄灭的梅香,才是此生不渝的约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