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3月17日 05:17 莱顿大学·天文台穹顶
晨雾中的第一缕阳光穿透玻璃穹顶,在林小满的星砂笔尖折射出七彩光斑。她蜷缩在天文望远镜的基座旁,素描本摊在膝头,未完成的星图上残留着昨夜未干的蓝墨水。陆川的外套滑落肩头,松木香混着星砂的金属气息,像张无形的网将她温柔包裹。
"仙女座M31的旋臂角度错了。"
陆川的声音突然从头顶传来,带着晨起的沙哑。他俯身时发梢扫过她耳廓,沾着夜露的凉意。修长的手指覆上她执笔的手,引导笔尖在纸面多画出3.7度的弧度——正是父亲笔记里记载的"信使航道"标准角度。
林小满仰头看他。逆光中的陆川轮廓镀着金边,虹膜里的星云纹路比昨日更明显,像两团被囚禁的星系。他下颌新冒出的胡茬蹭在她额角,有些刺痒,却莫名让人安心。
"又熬夜监测辐射值?"她戳了戳他腰间发烫的监测仪,屏幕上的数字正在从256跳向257——这是全球第257个Ω异变点,"东京湾那个怎么样了?"
陆川的睫毛垂下来,在眼下投出扇形阴影。他摸出手机,调出实时卫星图:东京湾上空悬浮着巨大的Ω形云团,云层下隐约可见变异的蓝色海水,正以每秒37米的速度侵蚀正常海域。
"和荷兰的潮汐异变同步。"他放大画面,云团中心有个模糊的黑影,"今早传来的图像更清晰了。"
林小满的笔尖顿住。那个黑影的形状她太熟悉了——与青海冰窟里见过的"观察者原型体"完全一致,只是放大了数百倍。她的素描本突然自动翻页,露出上周画的预知图:东京塔尖顶悬浮着同样的黑影,只是当时她以为那是梦境。
"德克说的'收割期'..."她声音发紧,"是不是要提前了?"
陆川没有立即回答。他转身调整望远镜焦距,镜筒转动时发出轻微的机械嗡鸣。当M31星云清晰呈现时,他忽然握住林小满的手腕,将她的掌心按在目镜调节轮上。
"看旋臂内侧。"他的呼吸喷在她耳后,"有东西在移动。"
林小满眯起眼。在仙女座旋涡的阴影处,七个光点正排成Ω形队列。那不是恒星,而是某种人工构造体,表面反射的冷光与陆川皮肤下的星砂流动同频。
"观察者母舰?"她声音发抖。
"前哨站。"陆川的指尖划过她突跳的脉搏,"按照这个速度..."
他的话被突然响起的警报打断。林小满的监护手环迸出红光,显示她的量子纠缠度突然从92%暴跌至67%。与此同时,东京湾的卫星图像剧烈抖动,黑影的轮廓骤然清晰——那分明是放大版的德克机械体,胸口镶嵌着巨大的Ω形能量核心。
06:17 实验室核心区
离心机的嗡鸣在密闭空间里格外刺耳。林小满盯着试管中分层的液体——上层是陆川今早抽取的脊髓液,泛着不正常的蓝金色;下层是她改良的抑制剂,混入了青海带回的塔黄萃取物。
"第37次配比。"她咬开滴管胶头,"如果再失败..."
试管突然被人抽走。陆川站在生物安全柜前,白大褂袖口挽到手肘,露出小臂内侧新植入的神经接口。接口周围的皮肤己经泛蓝,像被墨水浸染的宣纸。
"今天换方案。"他将试管放入冷冻槽,"用我的星砂做载体。"
林小满猛地拽过他手臂。那些蓝色纹路根本不是静脉,而是皮下蔓延的微型电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心脏方向延伸。监护仪上的数字随着她的触碰剧烈波动,从257跳向258——西伯利亚冻土带刚刚出现新的异变点。
"你疯了?"她指甲几乎掐进他皮肤,"星砂会加速基因解离!"
陆川突然低头吻住她。这个吻带着星砂的苦涩和晨咖啡的醇香,唇舌交缠间,林小满尝到某种陌生的金属味——是他在舌下藏了微型胶囊。她用力推开他,却看见他唇角溢出的蓝色液体正形成Ω形蒸汽。
"新型稳定剂。"他抹去唇边的蓝渍,"德克记忆芯片里提取的配方。"
实验室的灯光突然频闪。林小满的星砂笔从口袋飞出,在空中疯狂书写:「警告!基因污染指数超标!」字迹未干便蒸发成蓝雾,在通风口形成小型的星云漩涡。
"来不及了。"陆川拉开防辐射柜,取出冷冻的星砂原石,"东京湾的异变速度超预期37倍。"
原石在灯光下像块凝固的星空,内部封印着跃动的光点。当陆川将它贴近胸口的星门时,那些光点突然活跃起来,顺着皮肤下的蓝色纹路流窜全身。监护仪上的数字疯狂跳动,最终停在「333」——全球异变点总数。
林小满的素描本从包里滑出,自动翻到最新完成的那页:陆川站在燃烧的城市废墟前,背后是七个Ω形黑影。画旁是她梦游时写下的日期:2026年3月21日。
"还有西天..."她声音发颤,"你的预测是真的?"
陆川沉默地调出全球监测图。333个异变点正在地图上组成巨大的Ω形网络,每个节点都对应着人口稠密区。而在大西洋上空,七个光点正从同步轨道下降,排列方式与仙女座旋臂中的前哨站完全一致。
"不是预测。"他指向屏幕角落的时间戳,"是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