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女,带崽跑路
穿成农女,带崽跑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穿成农女,带崽跑路 > 第22章 智破价格战

第22章 智破价格战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农女,带崽跑路
作者:
睡羊
本章字数:
5552
更新时间:
2025-07-08

县城铺子里的冷清像块冰坨子,沉甸甸地压回村里。青桐和翠花耷拉着脑袋回来,把吴记铺子门口那抢购劣货的闹腾场面和自家铺子门可罗雀的憋屈,一股脑倒了出来。空气里还残留着新酱的辛香,却混进了一股子挥之不去的酸馊味,仿佛吴家那劣质豆酱的阴影己经顺着风飘进了李家村。

江小鱼听完,脸上没什么表情,只说了句:“知道了。”她没在院里多待,转身就进了灶房。灶膛里火还没熄,她拨了拨火,添了把柴,盯着跳跃的火苗看了片刻。火光映着她沉静的眼,里面没有慌乱,只有一种近乎冰冷的专注。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江小鱼就收拾利索,对青林嘱咐了几句看家,便独自一人往镇上去了。她没去自家铺子,先绕到了街对角吴记山货铺附近。找了个不起眼的墙角,靠着,像看风景似的,目光平静地扫视着。

吴记铺子门口果然热闹。那刺眼的“三文一罐”红纸招贴在晨风里抖着。几个伙计吆喝得震天响,唾沫星子横飞。排队的多是些穿着粗布短褂、挎着旧篮子的妇人老汉,也有几个穿着稍体面、探头探脑想尝鲜的。一个伙计揭开一个黑陶罐盖子,一股混杂着豆腥和可疑酸气的味道就散了出来。旁边试吃的小碗里,酱体灰暗粘稠。一个妇人尝了一口,眉头立刻皱成疙瘩,呸呸吐了两口唾沫,小声抱怨:“啥味儿啊!又咸又涩!”可看看那三文钱的价格,犹豫了一下,还是掏钱买了一罐。

江小鱼看得仔细。她注意到那些买了吴记酱的人,脸上大多带着一种占了便宜又隐隐觉得不对劲的矛盾表情。而那些衣着稍好、更讲究些的客人,在铺子前探头探脑一番,嗅嗅空气里的味道,大多摇摇头,转身走了。

她心里有了底。吴家这招,打的就是个“信息差”和“价格差”。用最劣质的货,最低的价格,吸引那些对品质不敏感、只图便宜或者被低价蒙蔽的客人。这招狠毒,但并非无懈可击。

她没再停留,转身走向自家铺子。青桐和翠花正蔫头耷脑地守着柜台,见江小鱼来了,眼睛才亮了一下。

“娘!”

“嫂子!”

江小鱼没多话,目光在铺子里扫了一圈,落在墙角堆着的几个空酱罐上。“青桐,去把咱家最好的那罐新酱搬出来。翠花,找块干净木板,再拿笔墨来。”

青桐不明所以,但还是麻利地搬出一个油亮亮的酱罐。翠花找来一块洗刷干净的旧门板和一截烧黑的木炭条。

江小鱼接过木炭条,在门板上刷刷写下几个歪扭却力道十足的大字:“真假豆酱!当场品鉴!好坏自辨!”她把门板往铺子门口一立,又指挥青桐:“把咱家这罐酱,打开盖子,放木板右边!再去找个吴记的空罐子来,也打开,放木板左边!”

青桐和翠花面面相觑,但还是依言照做。很快,一块醒目的品鉴板立在铺子门口。左边是吴记那黑乎乎、散发酸馊气的劣酱,右边是小鱼家油亮醇厚、辛香扑鼻的好酱!对比之强烈,触目惊心!

江小鱼又用小竹片做了几个简易签子,插在两边酱碗里。她站在牌子旁,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开:“各位乡亲父老!买酱图个实在!小鱼工坊今日设下品鉴台!左边是别家三文一罐的‘实惠酱’,右边是咱家五文一罐的‘实在酱’!味道如何,您自己尝!尝完了,买哪家,您说了算!小鱼工坊,童叟无欺!”

这动静立刻吸引了路人的目光。有人好奇地围过来,看着那对比鲜明的两碗酱,啧啧称奇。

“嚯!这差别……也忒大了!”

“左边那碗……看着就腻歪,闻着也不对劲……”

“右边这个……油亮亮的,闻着就香!”

有人大着胆子拿起左边吴记酱的签子,蘸了一点放进嘴里,立刻呸呸吐了出来:“我的娘!又咸又苦!还有股子怪味儿!”又有人拿起右边小鱼家的签子尝了尝,眼睛一亮:“嗯!香!厚实!这才是正经酱味儿!”

江小鱼适时开口:“买酱下饭,吃进肚里的东西,图个安心!小鱼家的酱,豆子是自家坡地种的,一颗颗挑干净,小火慢熬,费工费料!五文钱一罐,贵有贵的道理!您要实在觉得贵……”她顿了顿,声音拔高,“今日特惠!凡拿着吴记空酱罐(不论大小)来小鱼工坊的乡亲,买同等大小小鱼豆酱,立减两文!只限今日!认准小鱼家,好酱有底气!”

“立减两文?!”人群里炸开了锅!这意味着,拿着吴记那难吃的空罐子过来,买小鱼家的好酱,只要三文钱!跟吴记一个价!但东西是天壤之别!

“还有这好事?!”

“我家里正好有个吴记的空罐!”

“快!回去拿罐子!”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出去。不一会儿,就有妇人攥着个黑黢黢的空罐子气喘吁吁跑回来:“掌柜的!减两文是吧?给我来一罐!”

青桐和翠花精神大振,手脚麻利地收罐子、递酱、收钱(三文)。铺子前很快排起了小队,不少人手里都攥着吴记的空罐子,脸上带着点占了便宜的兴奋。

江小鱼看着渐渐聚拢的人气,心头稍定。但这还不够。她转身对翠花低声说:“你看着铺子,我和青桐回村一趟。”

回村路上,江小鱼脚步飞快。她没回家,首奔田婶子家。田婶子正在院里喂鸡,见江小鱼神色凝重地进来,忙问:“小鱼?咋了?镇上出事了?”

江小鱼把吴记的劣货倾销和自家铺子的反击快速说了一遍。“婶子,光靠铺子那头还不够。吴家这是想用烂货砸咱招牌!咱得让更多人知道,啥是好东西!”

田婶子一听就炸了:“呸!吴扒皮!黑心烂肺的东西!小鱼你说!要婶子干啥?撕了那吴扒皮的嘴?”

“不用撕嘴,”江小鱼眼神锐利,“婶子,您人缘好,认识人多。您帮我个忙,叫上刘二婶、周嫂子她们几个相熟的,咱们这样……”

她把准备好的几小包油纸包拿出来,里面是切成小块的自家腐乳和豆干。“您几位,带上这点小东西,去镇上集市、茶馆门口、或者人多唠嗑的地方,不用特意提吴记,就说说咱家东西的好。比如,您可以说:‘昨儿尝了小鱼家新出的腐乳,那味儿,咸鲜里透着香,拌粥就馍馍,绝了!’或者说:‘小鱼家的豆干,炖肉吸饱了汤汁,筋道有嚼头,比肉还香!’”

她顿了顿,强调:“记住,咱不说别人坏话,只夸自家东西好!东西实在,味道骗不了人!”

田婶子一点就透,拍着胸脯:“明白了!夸咱自己!这个婶子在行!你放心!我这就去找刘二她们!保管让半个镇子都知道小鱼工坊的东西好!”

田婶子风风火火地去了。江小鱼又带着青桐去了赵石家和另外几家交好的邻里,如法炮制,分发了小包试吃品,叮嘱他们“只夸好,不说坏”。

傍晚时分,县城铺子那边传来消息。青桐兴奋地跑回来:“娘!娘!成了!下午人多了好多!不少人是拿着吴记空罐子来的!还有几个婶子大娘,在铺子附近跟人唠嗑,说咱家东西好,味道正!引得不少人都过来看品鉴台!连林掌柜都派人来问,说晚上酒楼要再加五罐酱!”

翠花也小脸红扑扑的:“桐哥说的对!下午来了好几个生面孔,说是听人夸咱家酱香,特意来买的!还问那品鉴台啥时候撤呢!”

江小鱼紧绷的心弦终于松了一分。她看着灶膛里跳跃的火苗,映着脸上沉静的光。吴家的脏水泼过来了,但她用“品质对比”这把利刃,划开了信息差的迷雾;用“精准促销”这根杠杆,撬动了贪便宜者的心理;再用“邻里口碑”这张无形的网,编织着信任的护城河。

反击的号角,才刚刚吹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