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像课结束后球员们像一群打了败仗的士兵默默地收拾东西准备离开。那压抑的气氛依旧没有散去。弗朗西斯的道歉虽然让大家的心里好受了一些但那场25分的惨败如同烙印深深地刻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当所有人都准备离开时杨瀚森却没有动。
他看着范甘迪教练独自一人站在战术板前眉头紧锁似乎还在为球队的防守问题而苦恼。
杨瀚森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现在是最好的时机也是唯一的时机。
他攥紧了手里那本写满了战术构想的笔记本迈步走向了范甘迪。
听到脚步声范甘迪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抬起头看到是杨瀚森眼神中闪过一丝意外。
“教练。”杨瀚森的声音有些干涩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手心在微微出汗“关于我们的防守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说。”
范甘迪没有立刻回答。他只是用他那双锐利的眼睛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年仅二十岁的菜鸟。这个赛季杨瀚森带给他的惊喜己经太多了。从选秀大会上的无人问津到训练营里的技惊西座再到常规赛中展现出的超越年龄的成熟和高球商。他知道这个年轻人绝不是一个普通的二轮秀。
“说来听听。”范甘迪的语气很平静听不出喜怒。
得到了教练的许可杨瀚森的内心稍微安定了一些。他鼓起勇气将自己那本己经被翻得有些卷边的笔记本递了过去。
“教练这是我在飞机上的一些思考。”
范甘迪接过笔记本翻开了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画得异常清晰和标准的战术图。每一个跑位、每一次掩护、每一次轮转都用不同颜色的箭头标注得清清楚楚。图的旁边还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英文注释。字迹虽然略显稚嫩但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范甘迪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没想到一个新秀会对战术有如此深入的研究。
“教练您看。”杨瀚森指着其中一幅图开始解释“篮网队的核心战术是利用基德和内线的挡拆来发起进攻。我们之前的防守策略无论是人盯人还是联防都无法有效地限制他们。因为我们的内线移动速度太慢。”
“我的想法是我们不应该被动地去适应他们的节奏而是应该主动地去破坏他们的节奏。这个战术我称之为‘ICE’也就是强侧压迫。”
杨瀚森开始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战术理念。他的声音不大但充满了自信和逻辑的力量。
“当基德和马丁在弧顶挡拆时我们的后卫比如弗老大不再选择绕后而是强行挤过去用身体封锁中路逼迫基德只能向边线走。”
“与此同时我们的内线比如姚哥或者我不再是收缩在篮下而是立刻上提一步到罚球线附近与后卫形成一个短暂的‘墙’。这个墙的目的不是抢断而是延误。把基德的速度降下来把他逼到边线的陷阱里。”
范甘迪听得眉头紧锁。这个理念和他所信奉的“人盯人、不失位”的传统防守哲学有着巨大的出入。在他的体系里内线球员的职责就是守护禁区绝不能轻易地离开三秒区。而杨瀚森的这个战术却要求内线球员主动上提这无疑会暴露出身后巨大的空档。
“这会漏掉顺下的内线和弱侧的射手。”范甘迪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
“是的教练。”杨瀚森没有否认“所以这套战术最关键的一环在于弱侧的轮转。”
他翻到下一页。“当基德被延误在边线时我们弱侧的防守球员必须像一个整体一样高速轮转。离底角射手最近的锋线球员要去补防三分。而离篮筐最近的后卫则要立刻收缩保护禁区。这就像一个精密的齿轮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这套体系的核心是用我们内线的高度和臂展去压缩对手的进攻空间。姚哥和我不需要完全跟防出去我们只需要在罚球线附近形成一道移动的屏障。我们的身高足以干扰任何后卫的传球路线和投篮视野。这样一来基德的突破和传球威胁就会被大大降低。而当他被迫将球传给外线时我们的轮转也己经到位了。”
杨瀚森越说越流畅。他将2025年己经发展得无比成熟的防守理论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范甘迪娓娓道来。
范甘迪沉默了。他低着头反复地看着笔记本上那些战术图。杨瀚森的分析有理有据逻辑严密。最重要的是这套战术首指火箭队目前最核心的痛点——内线移动缓慢。
他信奉的铁血防守在面对篮网这种极致速度和空间的球队时确实显得力不从心。他可以要求球员们用意志和身体去对抗但篮球终究不是单纯的摔跤。当战术理念落后时再强的意志力也无济于事。
而杨瀚森提出的这套“ICE”防守体系虽然看起来离经叛道充满了风险但它却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一种用整体弥补个体用智商战胜速度的可能性。
范甘迪抬起头他那双锐利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杨瀚森的眼睛仿佛要将他看穿。
“你的这些东西从哪学来的?”他沉声问道。
这个问题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杨瀚森。他的心脏猛地漏跳了一拍。他知道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最难回答的问题。他总不能说自己是来自二十多年后吧。
杨瀚森的大脑飞速运转着。
“我……我平时喜欢看欧洲联赛的录像。”他找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借口“欧洲球队的整体配合和防守轮转我觉得很有启发。然后……然后就自己瞎琢磨。”
“瞎琢磨?”范甘迪的嘴角扯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当然不相信这是“瞎琢磨”就能琢磨出来的东西。这套防守体系的成熟度和严密性己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新秀甚至一个普通教练的认知范畴。
但他没有再追问下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他关心的是这个东西到底管不管用。
范甘迪沉默了良久。整个录像室里只剩下投影仪风扇的嗡嗡声。杨瀚森紧张地等待着最后的审判。
终于范甘迪合上了笔记本。他将它还给了杨瀚森。
“想法很大胆。”他看着杨瀚森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明天训练你来做防守示范。”
“我看看你的‘瞎琢磨’到底管不管用。”
说完范甘迪转身离开了录像室只留下一个坚毅的背影。
杨瀚森站在原地。他知道他成功了。他为自己也为这支球队争取到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明天训练场上他将不再仅仅是一个球员。他将成为一个“菜鸟教练”去说服一群桀骜不驯的NBA老将接受一套来自未来的全新防守体系。
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争。但他己经做好了准备。